编辑:李俊霞 责编:杨田 监制:欣君
来源:甘肃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引洮工程】数百万老百姓的幸福梦
引洮工程九甸峡水库。省引洮建管局供图
“陇中苦瘠甲天下”。引洮河水,解陇中渴,是甘肃人民一直以来的梦想。
引洮工程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切。这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是陇中群众盼了半个世纪的“圆梦工程”,是陇中人民的“生命线工程”。
跨越半个世纪,历经千难万险,2006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底建成通水。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成为陇中大地发展的坚实保障。曾饱受缺水之苦的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会宁县等7个县区以及天水城区,因水而活、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梦想在延续。2015年8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20年10月17日,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总干渠全线贯通。建设如火如荼,通水胜利在望。
一渠清水幸福长。引洮的圆梦之旅,不断延续,不停前进。
上世纪50年代,甘肃就探索引洮河水解陇中渴。(资料图)
01
左中括号
念念不忘 引洮润陇中
左中括号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陇中大地贫瘠的黄土地,赋予了诗人无限的渴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甘肃省就提出将黄河上游最大支流的洮河水,引到中部地区的设想。
1958年6月17日,引洮工程在岷县古城举行开工典礼,全国各地都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运送各种器材工具前来支援,一时间车轮滚滚、人喊马嘶。但囿于当时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的限制,引洮工程于1961年全线停工。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嘱咐当时主政甘肃的宋平同志要“解决水的问题”。历经多年研究探索,引洮工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得以重启。又经过几届省委、省政府的努力,2006年11月,引洮供水工程再上马。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跨区域广、战线长、隧洞多、地质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让引洮工程建设难度非常大。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需建设总干渠110多公里、干渠146公里、支渠256公里。因为跨流域调水,引洮工程要穿越崇山峻岭,需开凿大量隧洞,架设诸多渡槽。仅总干渠就要开凿隧洞18座,总长超过96公里,是我省隧洞线路最长的水利工程。众多的隧洞一路穿越西秦岭山地、兴隆山—马衔山山地及黄土高原三大区域,给工程施工增添了很多变数。
2013年2月3日,引洮工程进入最艰难的施工阶段时,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6号隧洞工地,实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就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引洮工程是造福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地区的一项民生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解决甘肃六分之一人口长期饮水困难问题,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带着总书记的嘱托和数百万陇中群众的期盼,引洮建设者们扛起责任与担当。2014年12月28日一大早,随着一声“通水”令下,洮河上游九甸峡水库的取水闸口缓缓开启,清澈的洮河水倾泻而出,涌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引洮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在流经18座隧洞、109.3公里后,洮河水抵达定西市安定区,再经过3条干渠、18条支渠、2条城市专用输水管线,流向陇西、通渭、渭源、临洮县及会宁县和榆中县。
半个世纪的渴望,半个世纪的心血。自此,洮河水在“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开枝散叶,甘肃中部水资源极度短缺的问题得以解决。
在洮河水的滋润下,陇中大地产业活了,农民富了,日子甜了。
吃上洮河水,让甘肃中部山区群众开心不已。省水利厅供图
02
左中括号
水来业兴 换了新天地
左中括号
夕阳斜照,余晖洒落,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小山村宁静而祥和。
住在新搬进的房子里,苏进财看着自来水哗哗入桶,不自觉地露出心满意足的微笑。能够喝上甘甜的洮河水,这样的日子,苏进财想都没想过。
苏进财是安定区葛家岔镇黄家湾村段家门社村民。曾几何时,水成了生活在陇中地区人民的伤痛。
“半夜出门去翻山,翻过一山又一山,鸡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阳快落山。”安定区民间艺人朱熙武的快板,这样讲述着当地过去吃水的心酸。
引洮一期工程通水后,情况改变了。一池碧水,带来了入口的甘甜,带来了产业发展的蓬勃生机,带来了群众增收的铿锵底气。
曾经极度干旱缺水的会宁县,用足水资源,探索推进以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主的“万亩万座”设施蔬菜产业。2020年,全县瓜菜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其中设施瓜菜1.57万亩,露地瓜菜18.43万亩,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
安定区鲁家沟镇,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而年蒸发量高达1500毫米以上,是当地北部干旱山区典型代表。
“以前没人要的地,现在一亩700元的流转费,还要现钱。”鲁家沟镇将台村党支部书记彭明海说,自从引洮工程通水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种植蔬菜及各种特色农产品。
看着将台村这几年靠种蔬菜日子越过越好,小岔口村村民李军生也忙着转型发展。“我今年在将台村流转了300多亩地,种植西芹和毛芹。今年芹菜价格不错,相信可以有个好的收成。”李军生说。
据了解,2020年,安定区蔬菜种植面积达18.5万亩,产值26亿元。
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一个个牛羊养殖场已具规模,一个个企业落地生根……引洮一期工程通水以来,唤醒了陇中大地的发展活力。
为了让更多的人喝上甘甜的洮河水,这几年,甘肃不断扩大工程覆盖范围。受益区在规划之初的安定、陇西、渭源、临洮、榆中、会宁6县区的基础上,增加了通渭和天水城区。受益人口由规划之初的154万人增至308.5万人。
为了用好、用足来之不易的洮河水,甘肃还持续向安定关川河、会宁祖厉河、榆中宛川河等7条河流输送生态扶贫水,河流水质、沿河生态和城乡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截至2020年底,引洮一期工程累计供水4.58亿立方米。洮河水蜿蜒流淌,深刻地改变着这里的一切。
引洮工程受益区渭源县峡城乡。省引洮建管局供图
03
左中括号
持续发力 水之梦在延续
左中括号
引洮一期工程通水了,但陇原人民对水的追逐没有停止。
2015年8月,总投资73.06亿元的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开工,吹响了强劲的进军号角。
作为引洮一期工程的延伸,二期工程总干渠长95公里,从一期工程末端马河取水,沿渭河和祖厉河的分水岭,行至会宁党家岘以北的马家河沟,再沿葫芦河与祖厉河分水岭至会宁县大山川结束。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涉及范围更广、受益人群更多。将解决定西、白银、天水、平凉4市的安定、陇西、通渭、会宁、武山、甘谷、秦安及静宁等4市8县区268万人以及通渭、会宁、秦安、静宁4个县城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二期工程是引洮工程全面发挥效益的关键。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甘肃六分之一人口饮水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甘肃省中部严重干旱缺水问题,夯实陇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促进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因为“翻山越岭”,引洮二期工程和一期工程一样,需开凿大量隧洞。沿线共171座隧洞,隧洞总长达369公里,占整个工程线路总长度的65%。
其中,总干渠的95%都由洞渠构成。地质条件还很复杂,工程实施难度非常大。22号隧洞总长度达10.44公里,是二期工程中竖井最深、斜井最陡、涌水量最大、塌方最多的隧洞,是制约工程的“卡脖子”标段。
面对陇中干旱地区群众期盼,水利人深知他们肩负的使命。为加快开挖进度,甘肃省水投公司多次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现场指导技术难题,为隧洞顺利贯通提供技术支撑。
面对竖井施工中出现的13个断层及6次涌水,参建各方集思广益,通过灌浆封堵及强排水措施艰难施工,强行推进至井底。
面对主洞施工过程中发生的13次大塌方,参建各方攻坚克难,通过稳固塌方渣体坡脚、封闭掌子面等有效措施科学处理。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历时5年,2020年10月17日,在参建各方共同努力下,22号隧洞终于贯通。这也标志着,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总干渠全线贯通。
逐梦的步伐还在继续。为确保工程按计划如期建成并全面通水,甘肃水利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和资金的监督,同时协调推进定西、平凉、白银等其他市、县、区配套工程建设,确保引洮二期配套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建成、同步发挥效益。
截至今年6月上旬,引洮二期骨干工程开工累计完成隧洞开挖及一次支护361.16公里,隧洞二次砼衬砌302.37公里,暗渠砼衬砌27.57公里,管道安装145.07公里。主体工程67个施工标段,目前剩余14个正在施工的标段。
投稿、商业合作丨电话:0932-6666885 19909320932
原标题:《【引洮工程】数百万老百姓的幸福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