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又到一年一度冷面时候,怎么调花生酱、怎么炒浇头,怎么做冷面,且听蝴蝶慢慢道来。让我们吃口面,一起缅怀下“冷饮冷面 冷气开放”的美好时代。
1
花生酱
有亲问上海冷面上的花生酱怎么做,其实是花生酱和芝麻酱的混合。花生酱要用柔滑质感的,那种颗粒的就算了,吃起来费牙不合适。花生酱多些,芝麻酱少些放在深碗里,然后慢慢加水慢慢调,千万别一次加太多,否则累死都调不好。筷子往一个方向打,就和小时候打蛋黄酱的方法一样,厚度么,调到筷子挑得起来就可以了。太厚拌不开,成浆糊了,太薄那是无良国营店的做法,要打击。
酱调好,再弄个碗调汁。一点生抽、一点醋、一点糖,味精什么的也可以稍稍放两颗。放心,只有提味,破坏不了品质的。当然如果你坚持,那我也就不坚持,自家吃饭自家做法,没什么原则好讲的。再放些麻油,如果欢喜吃辣,就放点辣油。记住是辣油!买现成的可以,自己用干辣椒炸也可以,哪怕是辣酱油,蝴蝶都觉得不错。千万千万不是老干妈!如果侬非欢喜老干妈,那侬就别说是上海冷面。海纳百川之事,也是有底线的。
再然后,就多多酱,一点汁,拌呀拌,这就是清冷面。至于浇头什么的,那是后面的事情。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2
冷面浇头
万变不离其中的冷面,变化的是一碟碟的浇头。配上什么,就是什么冷面。最经典的是三丝冷面,然后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加素鸡、加大排、加荷包蛋。所以吃冷面的盘子要大,要深,否则这些嗲东西是要浦出来的。
除了三丝,还有一样灵魂伴侣就是银芽。银芽就是绿豆芽,叫着雅一点,有些小情调。绿豆芽和青椒丝,还可以放一点榨菜丝,吃口爽脆也是蝴蝶的最爱。买绿豆芽要早,最上面的抓一把就可以,去晚了剩下的那些颜色发黄,垃拉稀稀,哪还是什么“银芽”。然后回去去头去脚,揲清爽,那种乱七八糟一起扔进去炒的,是单位食堂的做法,那不是人类食物,是牛吃草。
侬要问,为什么浇头组合都是三。三在中国汉语里是数字,也有多的意思,表示从量表产生了质变。比如一生二,二生三,三就生万物,再比如三顾茅庐,表示刘皇叔多少有诚意,至于具体去了几次诸葛家,根本就是浮云。江南富饶,随便找出三种应季食材搭配,味道丰富,吃口好。侬再问,为什么是丝,不是丁。想想看,这是面,不是面片,一筷子面裹着各种丝,多少契合。要是丁,一筷子下去,只有面,没有料;再小鸡啄米一样的去捡茭白丁、肉丁,难过瓦。所谓习俗,其实也就是经验,创新木有问题,但总得弄好了一,再去搞二和三。
三丝备好,其他的都属于锦上添花,有更好,没有也无伤大雅。至于说那基础的基础,冷面,各么明朝再讲。天气嘎热,蝴蝶也要喝口茶,歇一歇,大家再会。
3
冷面
说了花生酱、三丝浇头,各么现在讲讲冷面。其实这才是重中之重,面不好,其他的再嗲,也不完美。买椟还珠的事情,在美食界是不存在的。常看电视比赛里,评委对着一盘不知可否的菜说,它配色好,装盘不错,营养搭配也考虑周全,但亲,他就是死活不说味道好。大家都懂得呀,当不能直接了当评价一个妞丑的时候,我们总说,你其实很可爱。
上海的菜场是这个城市最人性化的地方。夏天要吃冷面了,面档的一半面积就堆着一捧捧的蒸面。是的,面要先蒸过,这样才不粘牙,这个步骤自家可以完全省略。老底子副食品店也有蒸面卖,穿白大褂的阿叔,抓一把扔在天平秤上,左拨拨右拨拨,扔到你自带的钢精锅子里。现在这些功能都有菜场承担。当然如果侬只欢喜去高端大气的超市,那就最好仔细辨认一下包装说明;各么就只好自己开煤气蒸一下。此步骤不能省,否则拌出来的就是洋泾浜的冷面。
拌了油的面摊摊开,放在电风扇底下吹凉。记得一度餐饮店到夏天总在门口贴上“冷饮冷面、 冷气开放”,表示自家高档点,天热更有竞争力。在开了冷气的店里,吃一碗三丝冷面,再来一瓶冰的橘子水,是多么惬意的事情。那时候很少人家家里有空调,有的也就一个日立牌窗式空调,一开家里轰轰乱响。空调都装在卧室里,晚上才舍得开。所以电风扇也就是最好的消暑工具。电扇下,一盆冷面,一碟三丝,一碗花生酱,运道好的时候,再加一碟子油爆虾,厨房里还有一锅子绿豆汤。一家人就这样围着吃夜饭,头顶上双鹿吊扇翁翁做响,妈妈絮叨,小人娇嗔,爸爸开一瓶上海黄牌冰啤酒,一天的故事就在饭桌上进入高潮。
到这里,上海冷面的故事讲完了。其实自家做的面地不地道,蝴蝶觉得真的没什么要紧。要紧的是,你愿意做,家人愿意吃,热天时候一家人吃着冷面,说说聊聊最是开心。如今家家都好“冷饮冷面 冷气开放”,各么能不能快乐继续,就看你自己了。
文章来源:蝴蝶厨房
配图来源:网络
原标题:《舌尖上海丨“冷饮冷面,冷气开放”:手把手教你做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