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1924年发现于临洮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200——4000年。主要分布在甘肃中南部地区,东起渭河上游,西到河西走廊和青海东北部,北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南抵四川省北部。马家窑文化的制陶业非常发达,其彩陶受到了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陶质呈橙黄色,器表光洁,纹饰繁缛,图案精美。彩陶发达是马家窑文化的显著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马家窑文化彩陶比例是最高的。马家窑文化经历了1000多年的发展,可分为马家窑、边家林、半山、马厂四种类型,代表四个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
马家窑类型水波纹彩陶盆
马家窑文化的定名
马家窑遗址虽发现较早,但以其命名却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最早对马家窑遗址进行调查发掘的安特生,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存和广河的半山遗存合称为仰韶期或仰韶文化,为了与河南、陕西的仰韶文化相区别,也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1945年,夏鼐先生在甘肃进行考古工作,调查发掘了宁定(甘肃广河县)阳洼湾等遗址,第一次从地层学上确认仰韶文化的年代早于齐家文化,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称之为马家窑期或马家窑文化。
折线纹鸟形彩陶壶
网点纹彩陶缽
锯齿漩涡纹单耳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的遗址
马家窑文化的村落遗址一般位于黄河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上,接近水源、土壤发育良好,主要农作物为粟。房屋多为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在平地上起建的,房屋的平面形状有方形、圆形和分间三大类,以方形房屋最为普遍。方形房屋为半地穴式,面积较大,一般在10平方米—50平方米,屋内有圆形火塘,门外常挖一方形窖穴存放食物。圆形房屋多为平地或挖一浅坑起建,进门有火塘,中间立一中心柱支撑斜柱,房屋呈圆锥形、分间房屋最少,主要见于东乡林家,一般在主室中间设一火塘,侧面分出隔间。
马家窑文化的墓地一般和住地相邻,流行公共墓地,墓葬排列不太规则,多数为东或东南方向。盛行土坑墓,有长方形、方形和圆形等。葬式因时期和地区不同而有变化,一般有仰身直肢、侧身屈肢和二次葬。墓葬内一般都有随葬品,主要有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装饰品等,少数随葬粮食和猪、狗、羊等家畜。有的墓地的随葬品,男性多石斧、石锛和石凿等工具,女性多纺轮和曰用陶器,反映出男女间的分工。随葬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差别,而且越到晚期差别越大,有的随葬品达90多件,而有的却一无所有。这种贫富差别的增大,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步走向解体和中国文明曙光的来临。
马家窑文化彩陶的绘制中以毛笔作为绘画工具、以线条作为造形手段、以黑色作为主要基调,奠定了中国画发展的历史基础与以线描为特征的基本形式。彩陶是中国文化的根,绘画的源,马家窑文化将史前文化的发展推向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创造了绘画表现的许多新的形式,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图画,就是神奇丰富的史前“中国画”。它的图案之多样,题材之丰富,花纹之精美,构思之灵妙,是史前任何一种远古文化所不可比拟的,它丰富多姿的图案构成了典丽、古朴、大器、浑厚的艺术风格。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继承了仰韶文化中、晚期的彩陶艺术传统,但表现更为精细,形成了绚丽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比仰韶文化有进一步的发展,艺术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被誉为新石器时代彩陶之冠。
边家林遗址
马家窑文化分为马家窑、边家林、半山和马厂四个相继发展的文化类型和时期。陶器器表打磨得非常光滑,彩陶以黑、红、白色绘制花纹,早期以纯黑彩绘花纹为主,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白色,黑白映衬,对比鲜明;中期使用纯黑彩或黑、红二彩绘制花纹。纹饰华丽,极为精美;晚期多以黑、红二彩并用绘制花纹,表现出了娴熟的绘画技巧。常见花纹为旋纹、水波纹、同心圆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和三角纹等,线条流畅,图案明丽,时代特点十分鲜明。
彩陶的装饰部位一般都在器物的上腹、肩部或器内,少数器物通体绘彩。这表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是实用品,图案纹饰表现的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大多是自然崇拜的反映,其装饰部位也反映了它的实用性。彩陶图案布局合理,图案和器物的造型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装饰部位根据器形的不同和用途的不同而变化,根据器形和摆放的位置进行设计。在多数彩陶图案绘制时,采取了以点定位的方法,图案中点犹如河水的浪花,象征着河流波涛起伏、奔流向前的情形。马家窑文化晚期,彩陶图案逐渐变得简练,表现手法多样,形成了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彩陶发达是马家窑文化显著的特点。在我国所发现的所有彩陶文化中,其彩陶比例是最高的,而且它的内彩也特别发达。马家窑文化的彩陶造型端庄,图案精美,线条流畅,构图严谨,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
来源:民族日报
原标题:《彩陶之冠——马家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