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遗”记丨泊潮海龙舟:沿袭数百年的“渔家”端午习俗!

6月12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结合当前党史学习教育,在中共儋州市委宣传部、儋州市旅文局的指导下,儋州市融媒体中心、儋州市文化馆联合推出专栏《儋州“遗”记》,通过长图海报+短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全面展示儋州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魅力风采,提高群众保护非遗意识,传承创新非遗项目,使非遗项目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

端午时节赛龙舟。农历五月初五,光村镇泊潮村民划龙舟、包粽子、海浴,以特殊的习俗活动隆重度过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泊潮海龙舟的一个特点,是龙作为独立整体直接加到船上。2017年,海南端午习俗(泊潮海龙舟)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

光村镇泊潮村赛龙舟现场视频

泊潮村位于泊潮港旁,泊潮港地理条件非常利于渔业生产,是儋州一个有名的渔业港。泊潮村村民历来以打渔为业。据方言学家介绍,“泊潮”一名本为属壮侗语的临高话词,词义是打渔之地。地名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可见泊潮村村民打渔的历史之悠久。

泊潮海龙舟习俗活动始于清代。关于泊潮村举行海龙舟活动的来由,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泊潮村民的祖先数月都捕不到鱼,无奈之下,村民准备了贡品和香烛,到村里的陈杨庙祈祷,请求神明帮助他们捕抓到鱼。祈祷过后,村民下海打渔果然捕到了鱼。从那以后,村民开始定期到陈杨庙中祈祷,最后演变成端午赛龙舟的一项重要仪式。

泊潮海龙舟习俗的重要一项内容是划龙舟。端午节前,村民会集资购进新竹子,一根一根剖开,用钢丝缠绕固定,再贴上自制的画纸,涂上漂亮的颜料。最后造出的“龙”闪闪发光,惟妙惟肖。

端午节当天,村民将扎好的游龙固定在渔船上,来到陈杨庙举行祭拜仪式。仪式即将结束时,老人手持毛笔,沾上墨水后郑重地给龙点睛,点上睛的龙舟便可以下水了。男女老少身着各种颜色的节日服装,欢聚在海滩上观看划龙舟,现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划龙舟活动开始,先由青壮年汉子组成的龙舟队伍沿海岸线划龙舟表演,然后龙舟队自发性地开展竞赛活动。表演的龙舟体型较大,可称为大龙舟,舟上有鼓手,敲锣打鼓,两旁坐着划船的水手。竞赛用的龙舟较小,可称为小龙舟。小龙舟绕着大龙舟周围打转,待大龙舟上抛下物件,小龙舟上的水手便下水争抢。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龙舟在海上游弋,岸上观众看得尽兴,整个海滩上,歌声、鼓声、笑声、欢呼声如潮。

泊潮海龙舟习俗丰富多彩,

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充分体现了地域性民间文化色彩,

是儋州旅游开发的一项重要资源。

来源:儋州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黎明姬 实习生:何晓红

原标题:《儋州“遗”记丨泊潮海龙舟:沿袭数百年的“渔家”端午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