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好企业红色史实,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围绕司史学党史,让广大干部职工充分了解企业发展历史,总结企业发展历程中的宝贵经验,谋划好企业发展蓝图,在高质量发展征途上行稳致远,在回望红色历程中坚定爱党、爱国、爱企初心,我们特开辟“走近·企业红色故事”专栏,对中建七局企业发展史进行展播。本期为第一期,为大家讲述中建七局前身——东北工程管理局第二建筑公司第五工程处进驻葫芦岛,参与渤海造船厂建设的故事。
七十年前,我们从这里起步
——中建七局是一个创建于东北,转战于西南,而后又移师中原的国有建筑劲旅,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
中建七局发展历史
1952年,新中国成立之初,百业待兴。
中建七局前身——东北工程管理局第二建筑公司第五工程处(以下简称“五处”)在沈阳应运而生,它以巨大的热情投身于国家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中,步履铿锵。
建筑工程部东北工程管理局第二建筑公司第五工程处旧址
1955年冬,五处开赴江宁省锦州市葫芦岛,奉命承建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渤海造船厂。
为什么要在葫芦岛建设这样一个造船厂?中建七局党委办公室第一任主任姜庆印同志介绍:葫芦岛脚下是一有名的深水港、不冻港,大型船舶、军舰可以直接靠岸,是天然的战略要地。据说,朱德元帅曾多次到此视察;日本投降后,有105万日本侨俘也是从此地遣返回国的。所以,国家在这里建设造船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渤海造船厂
参加过渤海造船厂工程建设的周庆安老人说:“我是第一批进来的,时间是1955年冬天。我记得当时北风刮得呼呼的,脸都冻疼了。第一批进来的是先遣队,管搬运东西,那个时候我是装卸工。当时五处的材料、设备还有别的东西,先是从沈阳运到锦西的马仗房火车站,再从马仗房火车站把东西运到渔民村。马仗房车站离渔民村大约3公里路。当时葫芦岛很小,归锦西县管,听说是一个镇。渔民村有十多户渔民,有几条小筏子,没有路,汽车进不去,要绕路。我记得当时运东西除了汽车外,还用了20多辆马车……第二批人员是过了1956年春节进来的,是正月初三从沈阳出发进的葫芦岛。”
职工参加锦州公安局培训班
1957年,经建工部和东北工程管理局批准,在五处的基础上,充实力量组建了东北第五工程公司。1958年,更名为辽宁省第五建筑工程公司(以下简称“五公司”),公司机关也由锦西迁入葫芦岛。
参加全国群英会锦州全体代表合影
到了1960年,渤海造船厂工程进入大干阶段,辽宁省第三建筑公司、安装工程公司、建工部五局第二基础公司陆续调入岛内,作为五公司的分包单位参与项目建设。造船厂工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施工高潮,厂区主要工程如造船车间、放样车间、锅炉房以及围堰、防渗围幕等相继开工。
中共建筑工程部渤海工程局首届党员代表会全体代表、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1960年,为确保众多参建单位施工生产科学有序,以五公司等为主,经过系列整合,汇集各方施工力量,正式成立渤海工程局(下称“渤海局”)。李景昭为第一任局长兼党委书记,李裕民、康郁文为党委副书记,周华、张芥士、刘一心为副局长。
根据老员工回忆,李景昭局长不仅注重抓好生活,更注意抓好生产和技术。1963年2月8日,渤海局在一工区施工的石油五厂金工车间召开质量现场会,李景昭在用实例教育大家的时候特别强调,质量不好,推倒重来,不留后患。当时,预制板加工厂生产的一批预制板质量没有达到要求,李景昭亲自举起大锤砸碎了一块预制板,在场的干部职工随后纷纷动手,共同销毁了这批劣质产品。这次质量现场会后,全局的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历经数年,在技术条件相对落后、施工力量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渤海工程局一路披荆斩棘,出色地完成了国家交付的重点建设任务,中建七局在这里起步,缓缓开启了企业发展的崭新历程……
素材来源:党建工作部
原标题:《【走近·企业红色故事】第一期:七十年前,我们从这里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