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体育建筑并不是凭空而来,它吸收了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的优点,并没有完全生搬硬套西方体育建筑。换言之,中国近代体育建筑的诞生是西方体育建筑改造和中国传统体育建筑的基础上产生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中国最早的体育建筑类型:跑马场
跑马场是中国近代城市最早出现的且影响最大的体育建筑类型。它以上海、天津、汉口、青岛等地传入的跑马场建设作为起点,转入中国内陆城市,包括北京、哈尔滨等城市。
1905年,汉口西商赛马会建成了西商跑马场 ,是汉口最早的近代大型体育设施,它是由宋裕记、李培记、明昌裕等营造厂施工的。最初西方侨民出于文体生活的目的建立跑马场,并未完全用于体育竞技,后期跑马场具备了现代体育场馆的基本功能,可以举办专业体育竞技比赛和大型运动会。
▲汉口西商跑马场鸟瞰
国人最早自己修建的体育建筑也当是跑马场。建于1862年的上海跑马场是上海开埠后的第三个跑马场。它是上海开埠后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上海体育赛事最频繁的重要公共体育娱乐场所之一,举办了许多西人重要的赛事和职业球赛。
▲1862年建成的上海跑马总会大楼
1905年的哈尔滨马匹繁殖组织租借中东铁路管理局的一块土地建设了哈尔滨的第一个跑马场,也是东北的第一个跑马场,也是中国唯一的轻驾赛跑马场。该跑马场有1600m跑道和看台。1908年,汉口华商体育运动会集资购买义门铁路外地皮并建成了华商跑马场。罗汉《汉口竹枝词》有《西人跑马场》一首云:“分道扬镳各自有,此风原是创西欧。莫轻驰骤夸先进,合算华人胜一筹。”1909年,武汉人自己建造的华商跑马场完全模仿了西商跑马场,这也是属于武汉自己的第一个体育设施建筑。国内其他开埠城市陆续建设了跑马场,1863年,赛马活动传入天津,先后建设了几座小型赛马场。
➤从校园到社会:公共体育场馆初展
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之后,推动了体育场地的建设,近代体育运动体制开始在中国建立。1915年,教育部曾通令各府筹建体育场,在这一指令下,体育场地得到迅速发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近代体育建筑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高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很大提升。这些体育场馆的兴建也为现代体育项目走向社会、走向市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学校中最早出现了真正供中国人使用的体育建筑。在中国开办的大中小的教会学校一般都设置了体育课程,如上海的圣约翰书院、北京的汇文书院和北通州的协和书院的体育场地。
教会学校修建的操场是最早的运动场来源之一,随着体操、田径、球类等近代项目的输入,不少学校在19世纪末就辟有田径运动场,并逐步修建了包括网球场、足球场、篮球场在内的简单的体育场地。这些体育设施逐渐从最初简单的运动场地发展成为标准田径场,从风雨操场逐渐发展成为室内体操房、健身房、球类场馆。然而该时期的近代体育场地还只是在学校中流行,社会体育场地还远远不够。
随着租界体育和校园体育的兴起,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共体育场。“据体育史学家的研究,1913年民国教育部建设了中国最早的自行修建的公共体育场——京师通俗图书馆附设公共体育场。这个图书馆是第一个为大众服务的图书馆,里面附设了一个公众体育场,置备一些铁杠、浪木、庭球、跳绳、秋千、铁哑铃、木哑铃、踢球等体育用品,并修建了一个球场。”
此后,教育部陆续通令各省在省城筹设体育场。1917年3月30日,占地28亩(1.87公顷)的上海公共体育场率先建成,意味着中国的近代体育从租界侨民和学校走向了社会。上海公共体育场出现了简单的跑道和辅助用房,有两座办公楼,一片足球场,300m跑道,一座健身房,还有篮球、排球、网球和妇孺活动等场地。
▲上海市立公共体育场
国民政府时期建设了许多公共体育场,按照教育部1929年(民国十八年)发表的统计:全国公共体育场共计247个。全国重要的城市几乎都建立了省立体育场。南京、安庆、南昌、西安、镇江、北京等城市相继建立了公共体育场。
▲中国近代公共体育场(1912—1949)
(点击可查看大图)
随着中国近代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定期召开运动会、全运会促进了体育场馆的建设。1924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的主会场——武昌体育场,是国人首次以奥林匹克体育场馆为典范建造的第一个大型运动场地。
举办了民国第六届、第七届“全运会”的体育场馆——上海市体育场建成于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占地约300余亩。 “上海市体育场建筑之伟大、范围之广袤,其于体育场之地位,目下远东殆无与匹。” 建筑师董大酉主持设计,将中国古典元素糅合进现代体育场馆,既宏伟又典雅。体育场由运动场、体育馆、游泳池三大建筑组成,运动场由田径场和看台组成,为体育场的主体。全部参照当时欧美最先进的标准,功能性也十分强大,被称为“远东第一体育场”。
▲上海市体育场
➤走向现代化:体育建筑绘新图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场馆的建设逐渐开展,在空间结构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政治制度的变迁是这段时期体育建筑发展的一个重大分水岭,它宣告了过去的以移植西方体育建筑的体育建筑模式的终结。新中国开启了体育建筑的科学研究,全面探索了体育建筑的视线、结构、疏散等技术问题,形成了影响至今的体育建筑模式,开创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体育建筑建设高潮。
新中国对已有的体育建筑接管改造,并重新修整,向群众开放。此时的体育建筑建设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并开始系统性地、有规划地兴建。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间,中国体育馆的观众座席数已近40万个。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重点城市和地区,首先解决了有无问题,到了60年代,数量与质量都有了较大飞跃,到70年代,中国的大中型体育建筑有了广泛的实践,60年代、70年代两个十年步入正常发展轨道,以每十年增长一倍半的速率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体育场地的用地面积和场地面积也稳步增长。
▲中国体育场的数量变化
(新中国成立前—1978年)
这时期的体育建筑借鉴国外经验,在表现体育建筑性格、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和设备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探索,视觉质量和屋盖结构的设计质量有所提升,这些场馆标志着中国体育事业和体育建筑的实践进入新的时期。
这一阶段的体育建筑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布局特征,大型体育建筑分布于重点城市的中心区域,位于城市体育中心或体育公园,或沿城市干线接近城市中心布置。与民国时期的体育建筑相比,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专用的建筑类型,如射击场、自行车比赛场馆、水上运动站等建筑类型,体育建筑的形制已经基本完善。
▲内蒙古射击场
部分体育建筑的建筑类型在这一时期经过多种尝试和优化逐渐成熟和定型,以运动会的主体建筑——体育场最为突出。此外,一些抗天气变化干扰差的项目,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渐从室外走向室内,如篮球、乒乓球、排球等各种球类项目,以及摔跤、举重、拳击、跳水等。
➤进入新阶段:体育建筑的融合转型
1978年改革开放后,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中国体育设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条件具备了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和技术的能力,中国的体育场馆在规模、规格上都进入了新的阶段。
1980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中国建筑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这标志着中国建筑学领域新时代的开始,中国的建筑设计进入前所未有的健康发展阶段。现代主义建筑的原则是功能性、经济性、科学性,20世纪80年代的体育建筑,在现代主义原则的基础上,突破了固定的模式,表现了时代精神和特色。体育建筑作为体现现代主义精神的一种建筑类型,其功能较为复杂,结构形式多样化,造型丰富,进入了全面升级的阶段。
改革开放后,中国体育实现较大发展,体育建筑建设速度加快。体育建筑的总体用地面积、场地面积、场地数量都呈现稳步上升的状态。围绕着国家举办的全运会、亚运会等一系列大型赛事,开始从单体设计扩展到体育中心设计、城市设计、环境设计和城市发展等领域,可以一次规划、兴建大型赛事所需场馆,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综合体育中心等,建设了一批高规格、高标准的体育中心和场馆,有代表性的有上海游泳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北京亚运会工程等。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总平面图与建筑外观
这一时期,中国援外场馆的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如巴基斯坦综合体育中心、贝宁科托努体育中心、肯尼亚体育中心等。援外工程对国内的体育建筑设计产生了积极影响,如深圳体育馆就是在巴基斯坦体育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提高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体育场地的用地面积和场地面积也以稳步的数量增长。
➤多元化建筑思潮:体育建筑新转折
中国参加的大规模体育赛事促进了中国体育建筑的建设,从1984年重返奥运会,到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第十一届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在本土举办大型国际性综合赛事,并由此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体育建筑。这次亚运会共设27个比赛项,2个表演项目。新建场馆25个,扩建和改造场馆8个,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国内最大规模的体育场馆建设项目。
为这场亚运会兴建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体育建筑都是由国内建筑师设计完成的,其中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获得了国际体育休闲建筑协会(IAKS)的银奖,表明中国的体育建筑的设计水平受到国际认可。
▲第十一届亚运会比赛场馆分布图
(点击可查看大图)
北京亚运会场馆无论从平面,还是结构造型、立面处理手法上,都丰富多彩。建筑的群体组合不仅反映了群体意识,更加突出了独立意识和自己的特点。
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体育馆和游泳馆将建国初期对传统建筑的折中式表达转变为隐喻的手段。体育场馆没有做传统形式的简单重复,建筑物的细部处理,更多地将传统构件通过变形、隐喻将以使用。高耸的塔筒、斜拉索和曲面网架表达了体育建筑的力量和速度,而银灰色的双坡和出檐隐喻了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屋顶的形象。这一时期建筑对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结合从简单的拼贴转变为对大体量形体的隐喻,亚运建筑的传统形象在尝试建构空间的地域性。体育中心的规划设计从整体到局部,也探索了一些现代和传统的结合。
▲奥体中心体育馆(上)、游泳馆(下)
石景山体育馆得到“三角王国”的美称,三角形平面和尾部翘起的三个三角形白色钢架给人展翅的动感。北京体育学院体育馆的八角形平面和外露的落地刚架结构、四周悬挑的网架给人深刻的印象,表达了大跨度建筑的结构之美。白色网架、红色金属屋面、大片玻璃幕、白色实墙形成虚实对比,构筑新颖的造型。
▲石景山体育馆
▲北京体育学院体育馆
海淀体育馆以“蓝色宝石”为别称,四面悬挑的大块实墙表现了建筑力度,端部斜翘表现蓬勃的气势。光彩体育馆被誉为“水景世界”,长方形体和蓝色玻璃幕的三角锥结合,虚实变化展现独特的气质。
▲海淀体育馆
▲光彩体育馆
这些场馆展现了独特的风格和现代意识,丰富了北京建筑的形式,满足了精神和建筑的要求,显示了“独立融于群体,群体中见独立”的设计思想。
* 以上内容选编自《中国体育建筑150年:1840—1990》一书。
钱锋 喻汝青 著
ISBN:978-7-5608-9785-1
同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