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庄水库拦洪抗旱易水湖转型振兴乡村

■回眸百年党史 见证“治水”初心系列报道之二

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名,以防洪灌溉为主,1963年削减大洪水灾害,1972年化解特大旱灾,新时代转型发展带动乡村振兴,为京雄保一体化、保障雄安新区水生态作出贡献

安格庄水库拦洪抗旱 易水湖转型振兴乡村

满目青山,一泓碧水。

6月5日,素有“小桂林”之称的易水湖,阳光下宛如一面硕大的明镜,镶嵌在青翠的太行群山中。

湖面之上,游艇来回穿梭;大坝之下,车辆往来不断。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易水湖因吴宇森导演在这里拍摄电影《赤壁》,名声大噪。然而,在水利人心中,它有个更朴素的名字——安格庄水库。

85岁的刘宝池有着65年党龄,是水库大坝的设计者。翻箱倒柜找出60多年前手绘的大坝设计图,刘宝池脑海深处的记忆,也随之泛起阵阵涟漪……

防洪蓄水灌溉为主的大型水库

5万多群众奋战两个寒暑创造奇迹,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字

地处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中易水上游,在安格庄水库修建前,这片土地曾饱受磨难。

《安格庄水库概述》记载:水库上游是华北地区有名的暴雨中心,1550年至1959年的400多年间,曾发生17次特大洪水。1939年,中易水洪水涨发,易县36个村庄进水,4064户被淹,倒塌房屋1868间,淹地6.5万亩……

86岁的安格庄村民赵连学,提起当年水患依然心有余悸:“眼见那洪水滚滚地冲了下来,地淹了,房子毁了,四里八乡都逃不过去。”

善治国者,必重水利。

易水湖 齐桂玲 摄

兴水利、除水害,不仅是当时海河流域人民的迫切愿望,更成为关乎生态安全、人民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治国安邦大事。

半生奉献给水利事业,刘宝池除了是位专家外,还是位“有心人”。手稿中,他一笔一划记下安格庄水库的诞生——

“1958年,河北省委提出以‘小型为基础、中型为骨干,辅之必要的大型工程’的治水方针。”

“保定地委组织勘察队深入山区河道实地调查研究,最终确定在中易水修建安格庄水库。”

“保专水利建设委员会提出安格庄水库设计要点,省水勘设院提出安格庄水库坝址工程地质勘操报告。”

“成立工程指挥部,开始准备工作,进驻民工8000人修路架桥,修建了从安格庄至大龙华的长约7公里的进场公路。”

……

1958年6月,水库终于破土动工。

作为大坝的设计者,刘宝池很是自豪:“我是党员,学的又是水利,所以主动报名进了设计组……那时候没有机械化设备,饭都吃不饱,5万多人齐上阵,肩挑背扛小车推……”

至今,安格庄村民郝福堂对修水库时的口号仍张嘴就来:“一夯压半夯、夯夯保质量;让龙王献宝、让河水听调……”在他眼中,白天人车如潮,夜晚灯火相映,突击队、“铁姑娘队”比比皆是,大家都在党员带领下比着干。

“水库修建中,每到关键时刻,党员干部都会带头向前冲。”刘宝池说,1960年3月17日,大坝上游筑起围埝并准备合龙,让河水改道而行。

早春时节寒意不减,水库指挥部主任、工地党委书记何九章率先脱去棉衣跳入冰水中,身后紧跟着副主任石谦和30多位党员干部,一干就是5个多小时。

历经两年寒暑奋战,1960年6月,安格庄水库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运行。同年7月,聂荣臻元帅亲笔为水库题字。

拦洪水、解大旱、急供水的“民心工程”

1963年洪水消减洪峰92%,1972年大旱灌溉34.7万亩,为北京、雄安供水纾困

沿着198级台阶登上坝顶,水库管理处副主任李锁成极目远眺。

“坝高49.4米,长602米,总库容3.09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476平方公里,设计灌溉面积45万亩……”有关水库的种种数据,在这里已工作近40年的李锁成张口就来。

安格庄水库建成3年后,第一次迎来“强敌”——1963年特大洪水。

当年8月2日至8日,安格庄水库流域发生特大暴雨,平均降雨量898毫米,产生洪水总量3.44亿立方米(相当于344平方公里平地降水1米深)。在水库科学调度下,拦蓄洪水量2.18亿立方米,占洪水总量的63.4%,削减洪峰高达92%。

“后来经过科学测算,如果没有安格庄水库,下游淹没面积将为138.5万亩,受灾人口63万人。”李锁成说,通过水库错峰、削峰拦洪排水,下游河道堤防不至于遭受毁灭性破坏,那年,淹没面积实际为67.9万亩,受灾人口35.2万人。

资料显示,自建成以来,安格庄水库抵御了“63.8”“64.8”“96.8”“2004.8”等多次洪水考验,不仅保护了138万亩土地和京广铁路等重要设施,更守护了水库下游58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洪涝保安全,干旱保灌溉。

史料记载,1368年到1948年的500余年里,海河流域共发生水灾387次,旱灾更是高达407次。

“1972年全国特大旱灾,要是没有水库,下游不知道有多少农田要绝收。”李锁成说,那一年水库蓄水量明显减少,但仍然保障了下游34.7万亩农田灌溉。

此后的1974年春季北方旱灾、1983年夏季华北旱灾、1992年北方旱灾等,安格庄水库都发挥了作用。数据显示,水库投运以来,农业供水达42.64亿立方米,为易县、定兴县、徐水区的45万亩良田丰收提供了保障。

大坝之上,“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口号充满历史记忆。当年治水的“初心使命”仿佛跨越时空,在绿水青山间回荡着新的时代气息。

“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雄安新区建设,我们也积极走在前列。”李锁成笑着说,“从2011年到2014年,水库先后4次给北京应急供水2.6亿立方米。此外,给白洋淀生态补水7.5亿立方米,2017-2020年更为雄安新区补水3.93亿立方米……”

借势转型带动乡村振兴的4A级景区

依水库而兴的渔家乐向民宿转变,太行水镇带动周边乡村振兴

留蓄一湾湖水,润动一方活力,福泽万千百姓。

“及建水库,渐成水乡。渔歌唱晚,莺飞米香。人勤春早,小康温良……美丽乡村,开京西百渡崭新景象。万众奋勇,表古燕儿女衷心向党。”在安格庄村史馆内,一篇《安格庄赋》讲述着这里依水而兴的故事。

村党支部书记安丙午称,作为水库搬迁村,安格庄村民一度生计艰辛。改革开放后,村里依靠安格庄水库,发展以经营长寿菜肴和野生鱼虾为主的渔家乐,年接待游客6万余人。此后,又依据山水优势,在2004年开始举办“蝈蝈节”,吸引游客来住农家院。

2006年,安格庄水库改名易水湖,转型带动周边发展旅游经济,安格庄村的旅游业由渔家乐逐步向农家乐及民宿升级。

“爷爷年轻时打鱼,父亲经营农家院,一年最多才挣10万元。如今我转型升级开民宿,一年收入能达到40多万元。”村民赵志帅的老渔翁民宿,有3层楼共25间客房,收入颇丰。

安丙午说,到了2017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36人都脱了贫。“现在,我们村有酒店、农家乐、民宿共八九十家,正在建设的民宿有百余户,100多人到景区打工,全村从事旅游业的人数达到600人,占到全村劳动力的90%以上。”

清江一曲抱村流。随着易水湖的转型,下游不远处太行水镇的建设,让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未来之路,向着纵深处延展开去。

2016年9月,借着河北省首届旅发大会东风,融太行民俗体验、乡村美食、传统手工、民宿客栈、房车营地等于一体的“太行水镇”民俗体验区,在易水湖下游一公里处投用。

“一天能来几万名游客啊!年轻人都回乡创业了。”安格庄乡党委书记牛海青介绍说,围绕易水湖和太行水镇两大旅游景区,该乡不断做大做强乡村旅游、农家采摘和苗木花卉产业,年接待游客近500万人次,孵化回乡创业人员及团队296个,解决农村劳动就业岗位4000余个。

66岁的赵振响在太行水镇开了一家手工粉条坊,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能赚2000元钱,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要不怎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呢!”

原标题:《安格庄水库拦洪抗旱易水湖转型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