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红色游丨带您走进荔北战役烈士陵园

传承红色基因 探寻红色足迹

富阎粉儿们

欢迎来到富阎版“红色游”专列

第六站

荔北战役烈士陵园

探寻红色足迹

荔北战役烈士陵园位于渭南市大荔县许庄镇西大壕村,距大荔县城12公里,始建于1953年,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在荔北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自发修建。

2005年,大荔县委、县政府决定对陵园进行修缮和扩建,陵园面积由原来的5亩扩大为15亩,修建高约14.8米的荔北战役烈士纪念碑和展室、纪念广场、门房、接待室、凉亭及花池,并将对越作战中牺牲的5名烈士和原葬于尧头、坡底、白马等处的65名荔北战役烈士遗骨迁葬于此。

2012年,散葬于全县各处的396冢烈士墓迁入陵园。

2015年,荔北烈士陵园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启动,陵园面积由15亩扩至41亩,建成200平方米的纪念展厅和管理用房等设施。

目前,共有1182名烈士安葬于此。

重读红色历史

荔北战役是西北野战军于1948年10月集中全部主力为了配合全国的秋季攻势,在彭德怀、贺龙、林伯渠、习仲勋、张宗逊、赵寿山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指挥下,向国民党胡宗南部队在关中东部的“机动防御”体系主动发起的一次进攻性战役。

荔北战役示意图

战役的时间为10月5日-18日,双方投入的兵力多达13万人,战役的主战场在大荔县城以北及与之相邻的澄城、合阳、蒲城的部分区域,故称“荔北战役”。

此次战役,西北野战军歼灭了国民党第17军、第38军、第65军及第36军的123师、共25300余人,争取朝邑1100余人携枪起义,解放朝邑县、平民县,收复白水县。

战役使胡宗南的四个军基本丧失了作战能力,“机动防御”计划破产,配合了陈赓、谢富治兵团在鄂豫陕边境的作战,为西北野战军以后的平原攻坚战役积累了经验。

经过荔北战役,西北战场的形势加速向有利于解放军的方面转化,巩固了渭北解放区,为迎接渭南全区解放及整个西北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激发奋进力量

松柏苍翠、庄严肃穆,荔北战役烈士陵园已成为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这里进行的以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为主旨的纪念活动,激励我们不断前行。

听了荔北战役烈士们的故事,我的感悟颇深,我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上发扬他们的精神,长大以后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通过参加纪念活动,我很受鼓舞,明白了什么叫不忘初心,对革命精神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要努力学习,将来热情工作,用自己的奋斗告慰英灵。

荔北战役蕴含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不忘先烈、铭记历史。回首当年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我们更应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忠于理想、忠于人民、奋勇拼搏、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把脚下这块英雄的土地建设得更加美好。

图文整理自网络

原标题:《学党史 红色游丨带您走进荔北战役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