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听说过“紫色土”?

你都见过哪些颜色的土壤?

黄土、红土、黑土?

可曾留意过紫色土?

我国疆域广阔,且冷热和干湿变化明显,地貌起伏变化大,成土母岩多种,植被类型也多种多样,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土壤类型十分丰富。其中一些土壤还为我国所独有,例如紫色土。

在我国,紫色土分布最广的地区是四川盆地,在一些南方省市的盆地中也有分布。

1

紫色土的形成

紫色土是由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时代形成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岩层上发育而成的土壤。

紫色砂岩和页岩的一大特点就是容易风化,因此气候湿热的地区也有利于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紫色土的母岩对土壤形成有深刻的影响,母质颜色、矿物组成、理化性质等常常会显现在紫色土上,从而影响紫色土的肥力水平。

如紫色砂页岩风化形成的紫泥土,能较完整地保留母质本身的优点。这是由于紫色砂页岩的吸热性强,当它处于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下时,易受热胀冷缩的影响。由表及里的物理分解,使原本完整的岩体逐步被分解为碎屑状物质。紫色砂页岩中含有铁、硅、碳酸盐等复杂化合物,它们以较稳定的胶膜覆被在矿粒表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化学风化作用,一些品质优良的黏土矿物就此被保留下来。

2

紫色土的特点

紫色土之所以得名,和其色泽有很大的关系,紫色土的紫色不褪色,土里大多富含钙质和磷、钾等营养元素,在四川盆地的丘陵地区中属于较肥沃土壤,比较适合农业生产。紫色土的发育程度比红壤和黄壤要晚一点,属于化学风化微弱的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由于母质存在差异,不同的紫色土中石灰含量也有所不同。

虽然紫色土有丰富的矿质养分,但是由于紫色土一般分布在地形起伏明显的丘陵坡地,水土流失不断发生,紫色土土层浅薄,造成植被生长状况较差,导致紫色土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一般不高,而且表土也没有明显的腐殖质聚积层。

3

紫色土的利用改良

基于紫色土母岩松脆,易于风化分解,矿质养分丰富,肥力较高。即使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但稍加耕锄,就能种植作物。所以要想合理利用紫色土就成为了一项值得研究的工作。

紫色土的开发利用首先以保持水土为重点,开展土、水、林综合治理,比如改坡地为梯地,兴修蓄水池,造林绿化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其次旱地蓄水浇灌紫色土,以此弥补紫色土干旱缺水的弊端。再次,增施有机肥和氯、磷肥,以此创造良好的结构和提高氮素的供应水平。

合理间套轮作也是提高紫色土利用率的一大妙招,因为大多数紫色土含钙丰富,磷、钾含量也较多,这样的土壤环境对豆科作物而言再好不过。因此采用豆科作物或绿肥与玉米、小麦等作物间作套种或轮作,能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实现用养结合,不断提高土壤肥力。

本文来源:新华网科普

统筹策划:文成锋(微信13673365366)

原标题:《你可曾听说过“紫色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