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党员的家国情怀!他的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原创 新媒体中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赵洪璋:小麦育种领域的科学巨匠、小麦育种学界的一代宗师、我国第一个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的知识分子、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1956年1月29日,赵洪璋到中南海参加毛泽东主席主持的讨论农业发展会议,周恩来总理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接着大家发言。毛泽东听说赵洪璋也在会上,站起来用手指着他说:“讲一讲,讲一讲”。赵洪璋作了简短发言。他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被主席亲自点名,赵洪璋成为那场会议的名人,但他不敢居功,提起这段往事,他总是谦虚地笑笑。实际上,那时尚年轻的他却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选出的“碧蚂1号”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上一个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最高纪录。

当然,他的成绩和故事,远不止这一项。

麦 济 苍 生

赵洪璋院士

1949年西农解放后的第三天,军代表康迪专门到实验地看望他并征询他的意见,学校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加速推广,此情此景让赵洪璋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真正为人民谋福利。1956年,赵洪璋光荣入党,在支部会议上,他说:“今天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从今天起,我找到了光荣的归宿!”。

1959年“碧蚂1号”种植面积9000多万亩,创造了我国乃至世界上一个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最高纪录。

四批品种引领四次创新

1918年6月1日,赵洪璋出生在河南省淇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目睹农民食不饱腹、衣不遮体,灾荒之年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凄惨情景,他深感发展农业的重要。

18岁时,赵洪璋考上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大学毕业后,他到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试验场担任技佐。1942年,他被小麦育种学家、时任西农农艺学系兼农场主任沈学年调回学校,从此开始了扎根杨陵的小麦育种生涯。

用赵洪璋的话说:“我长期生活在农村,工作以后又和农民连畔种地,对农村、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农村的贫困、农民的疾苦和田园的美丽风光,使我决心干一辈子农业。”

1987年,赵洪璋(左三)在中国农科院

与庄巧生(左一)参加汇报会

赵洪璋主持选育的四批小麦品种,累计种植面积达9.5亿亩,增产小麦约256亿公斤,创造了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四次更新换代,在我国小麦育种史上实属罕见。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庄巧生的评价:“赵洪璋在开拓我国小麦育种发展前沿中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国小麦育种史写下光彩夺目的篇章。”

赵洪璋院士主持选育的“碧蚂一号”小麦

创新者和开拓者

赵洪璋认为,“没有万古长青的品种,也没有盖世的品种。育种家要不断学习、不断前进。”

小麦杂交育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节多、年限长。在此过程中需要精心设计、精密施工。赵洪璋将此总结为:“制定育种目标是运筹于帷幄之中,育成品种是决胜在十年之后。”

赵洪璋在麦田

重视试验地培养是赵洪璋育种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搞咱这一行,不吃半车土怎么能行?”他熟悉自己的试验对象,就像熟悉自己的孩子一样,对试验田里小麦生长情况、生理特征,以及每一个重要变化,他都了如指掌。

赵洪璋经常念叨,他自己有5个孩子,分别是“泥娃娃”的“碧蚂”、“铁娃娃”的“丰产”、“铜娃娃”的“矮丰”和“银娃娃”的 “西农881”,希望在有生之年,努力研究出“金娃娃”。

麦田里考察麦苗生长情况

亲力亲为诠释教书育人

赵洪璋重视育种,更重视育人。他在写给学生的信中说:“人无论干什么,要成为人才,必须有三条:一是个人德智体,二是家庭要支持,三是组织要培养。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人素质。能不能成为一个成功者,就看你能不能谦虚谨慎、集中精力刻苦钻研。”

一生与小麦育种结缘的赵洪璋,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他的助手何金江说:“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赵老师要求下雨后试验地的第一个脚印一定是他的。”

1993年5月,赵洪璋(中)与许为钢(右一)等

查看小麦长势

赵洪璋推崇的一个词是“特立独行”,他深入田间地头,以大地为课堂,手把手教学生小麦育种,更教他们踏实工作,诚实做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敢为人先。

他先后培养了原农业部副部长路明、西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李丕皋、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许为钢、加拿大农业部渥太华研发中心研究员严威凯、美国爱达荷大学副教授陈建莉、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甄霖等一大批领军人才。

“爱土地就是爱祖国,爱土地就是爱人民。”这些朴素的思想影响着他的研究生路明。1982年,路明毕业时,当赵洪璋知道他去甘肃农科院,而且从事的是小麦育种工作时,十分高兴,鼓励路明结合实际,把当地春小麦育种搞上去,为此还专程到兰州讲学两次。

许为钢至今还记得与赵洪璋第一次见面时,赵老师用红蓝铅笔写下的三句话:“大学者,入门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这是金钥匙;好逸恶劳,毁也。”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赵洪璋教授和农民在一块

倡导开放育种协作攻关

在小麦育种实践中,赵洪璋开放的学术体系和包容的学术人格有目共睹。无论哪个单位需要亲本材料,他都会主动给予,只要有合适的材料,他也想尽各种办法获得。

1974年9月,“绿色革命之父”、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勃劳格来西农,参观了赵洪璋的实验田。临走时,赵洪璋给他送了“小偃6号”“矮丰3号”两个品种。1993年,赵洪璋学生宋哲民和杨天章到世界小麦改良中心访问时,勃劳格听说他们来自西农,非常高兴,与他们单独交流,赞赏赵洪璋的育种成果,并且与他们合影留念。

1974年,赵洪璋院士(左二)与耿志训教授

在李丕皋试验地指导小麦育种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国小麦育种界盛行寻找小麦雄性不育系,研究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问题,但赵洪璋并不盲从,派人到全国各地调查、收集资料,提出要认真研究小麦杂种优势,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及田间制种技术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开启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杂交小麦遗传育种研究。

1992年,赵洪璋津津乐道的是小麦育种联合攻关,他曾对来访的记者表示:“要像搞原子弹、氢弹那样,把各路人马组织起来,齐心协力、取长补短,打一场‘淮海战役’,真正好的小麦良种是会问世的。”

根植大地的人民科学家

赵洪璋恪守“人的一生要为人民做些好事”的信条,其人生历程是学习起步为农民,工作落脚为农民。大家喜欢称呼赵洪璋为“赵劳模”,不仅是因为他贡献大,还因为他有满身的土气,满脑子都是“三农”观点。他的谈话中经常是农民如何、农村如何、农业如何,总是站在“三农”角度思考问题,从生产发展的角度研究问题。和农民交往时,他更是没有一点架子。正是因为这一身泥土气息,他的成果才接地气,对生产有巨大推动作用。

深入基层、联系群众,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生产和科研的实践问题,是赵洪璋的一贯作风。他常说:“按科学办事,凭事实讲话,上不瞒领导,下不骗群众,这是为人做事的起码准则。”

赵洪璋说:“我一个搞小麦的,住在城市怎么搞?一天不见小麦,我就不能安宁。” “杨陵三道塬自然地貌和气候特点培育小麦良种得天独厚,我的事业在杨陵,我的生命在西农,共产党给我发钱不能不干事。”

1994年,赵洪璋因病不幸逝世。追悼会那天,数不清的挽幛落款是 “某某市人民”“某某县人民”“某某乡人民”“某某村人民”。大家觉得,只能用“人民”二字才能体现对赵洪璋的崇敬,因为他是真正的人民科学家。

1996年,赵洪璋的骨灰被洒在陕西宜川黄河壶口,实现了他魂归故里、情系黄土地的最后心愿。

原文链接:

原标题:《老党员的家国情怀!他的一个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