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祥奋战了一生,留下的却只能是一个背影。因为他所处的,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张锡祥,中国第一代电子对抗专家。
与那个时代的众多“两弹一星”元勋们甘于寂寞、投身伟大事业的情怀一样,张锡祥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贡献,却因为身负国家机密任务,无法站在聚光灯下,骄傲地向世界宣布自己的成果;也因为现代战役中,无线电雷达干扰等技术的不可见性,所以张锡祥的战场,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
张锡祥就在这样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上,奋战了一生,留下的却只能是一个背影。
▲张锡祥院士。
在张锡祥简朴的家中,他将自己人生脉络在红星新闻记者面前展开,在这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无数个故事汇集于此,铺缀在新中国发展史的长河图卷上,凝结成了一幅闪着光芒的新中国军事发展的史诗。
差点当火车司机的院士
张锡祥打趣地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自己是“没喝过洋墨水的土院士”。他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录中,自己是少有的没有任何国外高校进修学习经历的,“是我们中国土生土长,自己培养出来的人。”
这一切与张锡祥的个人成长经历有关。
1933年张锡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抗日战争时期,文水县“城里是日本人成立的日伪政府,农村里是八路军成立的抗日人民民主政府。”张锡祥回忆,那时候学的都是两种课本,一种是日伪政府发的课本;另一种是八路军发放的宣传抗日的课本,“那时候课堂上,表面上老师们教的都是日伪政府的课本,可是下课后,大家自发的学习八路军发放的课本,每天同学们轮流在校门口放哨,老师就在里面偷偷给大家上课。”
▲美国记者哈里森·福尔曼拍摄的晋绥边区八分区军民在包括文水在内的地区开展对日斗争的画面。图据“红色晋绥”网站
在日伪政府时代,张锡祥生活的地方物质非常匮乏,甚至连火柴都会被禁用,百姓自己种棉花,自己织布,自己染布做衣,教育水平也很低。老师、学生们也都要一边种地一边学习。直到1949年7月,母亲让一个北京的亲戚带张锡祥去北京(北平)做工,他才离开了家乡文水县。
张锡祥记得很清楚,从山西到北京,那是他第一次坐火车,“这么一个庞然大物,竟然可以被一个人‘驯服’,那时我对火车司机产生了崇拜,萌发出要当火车司机的念头。”到北京后,亲戚见张锡祥喜欢读书,就拿报纸上北京学校的招生启事,让他去试试,结果他一考就中了,成为了一名中学生。
▲张锡祥亲自见证了开国大典。纪录片《中国的重生》截图
在入读仅一个月后,作为学生方阵的一员,张锡祥亲自参与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老师给我们班上每个同学一支小红旗,上面有五颗星星,我们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旗子,老师告诉我们,这是新中国的国旗,当时我们虽然不懂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内心知道这是好事,我们特别激动。”
1951年7月毕业后,张锡祥没有忘记自己内心的“火车司机梦”,本来他准备去考火车司机,结果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我家只剩下我的裹小脚母亲,她没有劳动力,我瞒住了她,偷偷报名准备去保家卫国。”
报名后,张锡祥因为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统一考试成绩优异,他被分配到位于张家口的中央军委工程学校(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张锡祥院士旧照。图据红星新闻
在学校,张锡祥和同学们上课的教室,是原日本骑兵的马棚改造而来,四周窗户是纸糊的,睡觉的地方是大通铺,“上课的时候,因为天太冷,经常墨水都会冻住。”
然而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张锡祥却是新中国军事发展史上开先河的一代——他所就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工程学院工程系雷达班,是我国第一个正式以培养雷达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雷达专业,师从中国雷达工程专业的主要创始人、教育家毕德显。
在军校8年学习生涯当中,张锡祥只回家过2次。“1949年以后,才是我正规学习生涯的开始,所以我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我把所有课后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张锡祥说,“学习主要是靠自己,包括后来我搞科研,都是这样,一定要有刻苦和钻研的精神。”
战斗在“看不见的战线”上
在现代战争中雷达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导弹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电子信号本身无影无踪,雷达电子对抗,又被称为“看不见的战线”。张锡祥的一生,就是奋斗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为我国在军事战场上,贡献了一件又一件铠甲。
▲张锡祥院士当年与同事们工作的旧照。图据红星新闻
上世纪六十年代越南战争中,美军使用了世界上首个反辐射导弹——“百舌鸟空地反辐射导弹”对我方进行攻击,给我方战场上带来威胁。反辐射导弹又称反雷达导弹,它利用敌方雷达的电磁辐射进行导引,从而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在电子对抗中,它是对雷达硬杀伤最有效的武器,被称为“雷达杀手”。
1965年的一天,张锡祥临危受命。“我接到了紧急任务,要求立刻攻克‘百舌鸟’。”军令如山,接到任务后,张锡祥与工作组的同事们投入了紧张的研发当中。在有限时间内,张锡祥主持设计、研制出了“反百舌鸟导弹”雷达附加器。
▲张锡祥院士当年与同事们工作的旧照。图据红星新闻
“那段时间可以说走路在想,吃饭在想,连睡觉脑子也没有停息。”张锡祥向红星新闻记者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一切似乎历历在目。不到一个月,张锡祥就已经确定了对抗思路;不到三个月,“反百舌鸟导弹”雷达附加器的样机就已完成并投入了模拟仿真试验;不到五个月,这项研发就被派上了战场,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美方一个导弹的价格是百万量级的,而我们研发的雷达附加器一个仅一两千元,我们以四两拨千斤,这个小小的雷达附加器直接导致了美军‘反百舌鸟导弹’的退役。”张锡祥告诉记者。
▲张锡祥院士当年与同事们工作的旧照。图据红星新闻
在那个年代,我国没有反辐射导弹,连雷达附加器的模拟仿真试验都只有想尽办法找替代资源。这一切,张锡祥向红星新闻讲起来的时候,云淡风轻,但背后却是那个年代军事科学家所承载的推进新中国军事进步的千钧重任。
“背影”英雄:“主导思想就是为国家利益”
与张锡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贡献相比起来,他毕生心血却只能凝结成“背影”二字。
由于张锡祥和他所在单位背负着保卫国家的重要使命,他的很多科研成就也关系着国家机密。和很多中电“29所人”一样,张锡祥不能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去参加研讨会、不能将自己耗尽心血所著的论文拿去发表,只能在新中国的军事发展史上留下一个“背影”。
“会觉得遗憾或者委屈吗?”红星新闻记者问张锡祥。
▲张锡祥院士说,我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电子对抗专家。图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他笑了笑,说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从踏入这个领域,我们就一直被教育,要做无名英雄,我们学习的主导思想就是为了国家利益。”张锡祥说,与国家强大、百姓安康比起来,个人的名利算不了什么。“再说,评上院士已经是巨大的荣誉了,其它物质和名利上的,真的不用了。”
每一个为祖国这个“大家”无私奉献的伟大工作者背后,都有一个同样无私的“小家”。为了支持祖国的三线建设,张锡祥与整个中电29所几乎所有员工一样,带着一双儿女,举家迁至四川,全家在大山里扎了根。
▲张锡祥院士手书人生回忆。图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馆
在单位里,张锡祥是出了名的“工作狂”,而在他背后,是一位伟大女性的付出——他的妻子,为张锡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谈起妻子,张锡祥总是用“老李”来称呼,他说:“我们家老李对我的工作很支持,平时生活琐事上也会念叨我,但是一旦涉及到我的工作,她总是绝对支持的。”
关于父亲的形象,在女儿张忠捷的童年记忆里,似乎也是“背影”。张忠捷告诉红星新闻,自己3岁跟随父母迁至四川,小时候对父亲印象比较模糊,“那时候只觉得父亲经常不在家,经常都在出差,家里都是母亲和我们两个孩子。那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每次爸爸出差回来,会给我们带一个面包一颗糖。”
▲张锡祥与爱人。图据红星新闻
张忠捷回忆,在三线生活几十年里,一家人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爸爸骑着大自行车,后面载着妈妈,前面坐车他们两兄妹,全家人一起“下馆子”。“‘下馆子’的路,有上下坡的山路,可是记忆里我们都不会害怕,坐在爸爸的自行车上,我们觉得特别安稳。回忆里,那一路上,尽是我们一家人的笑声。”
和所有29所职工子女一样,孩子们都不会知道自己的父亲在从事什么工作,“小时候我总问爸爸是干什么的,爸爸只说,他是做技术的。”张忠捷说,直到80年代末到90年代,她才真正知道父亲的职业以及父亲所做出的的贡献,“那一刻,我内心非常替父亲骄傲,虽然我也曾想过,如果我一开始就在大城市,人生会不会不一样,可是任何事都有两面性,大山里的美好记忆和我们一家人的甜蜜时光,是拿什么我也不愿意交换的宝贵经历。”
在张锡祥的眼里,“两弹一星精神”是可以存在于各行各业的,“最重要的是不去计较个人名誉,埋头于钻研,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奋进,希望新一代的科学家继续这种钻研的精神,将新中国的明天建设的更加强大。”
回首百年党史,在共和国愈发强大的道路上,正是这些坚毅的“背影们”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张锡祥院士简介】
张锡祥,中国工程院院士,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九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所长顾问。
我国雷达对抗专家,曾获得1985年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1990年一等奖、1997年二等奖,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两项。发表论文50多篇,专著两部。整理内部资料约400万字,培养博士、硕士生数名及一批科研技术骨干队伍。曾获成都市、四川省、全国电子行业劳模和成都市优秀党员称号。
你是摘星达人吗?
学习党的精神、答题集红星,第一期来啦。(答题请点此链接,也可点击文末原文链接)
4月-7月红星新闻重磅推出“党的精神、百年传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答案就在其中哦!
红星新闻记者 沈杏怡
原标题:《“两弹一星”精神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锡祥:在看不见的战线上战斗一生的“背影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