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估计很多人都很陌生。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到底什么是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吧。
马基雅维利(Machiavelli,1469-1527)是意大利政治家和历史学家,以主张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而著称于世,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也因之成为权术和谋略的代名词。
马基雅维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通常分为高马基雅维利主义和低马基雅维利主义。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个体重视实效,保持着情感的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低马基雅维利主义易受他人意见影响,阐述事实时缺乏说服力。高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比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更愿意操纵别人,赢得利益更多,更难被别人说服,他们更多地是说服别人。但这些结果也受到情境因素的调节。
马基雅维利主义,即个体利用他人达成个人目标的一种行为倾向。该术语包含两层涵义:第一层涵义是指任何适应性的社会行为,根据生物进化论自然选择总是偏爱成功操控他人行为的个体,这种不断进化以适应社会互动的能力是不考虑互动是合作性的还是剥削性的;第二层涵义就是特指非合作的剥削性行为,其涵义源自管理和领导力的“黑暗面”。
Christie和Geis(1970)通过早期的政治研究和权利的历史观点,特别是那些在《君主论》和《李维史论》中得到支持的观点,阐释了马基雅维利主义领导者的主要特征:第一,缺乏人际关系中的情感;第二,缺乏对传统道德的关注,对他人持功利性而不是道德观点;第三,对他人持工具性而不是理性观点;第四,关注事件的完成而不是长期目标。
一般而言,将马基雅维利主义分为高低两类,这两类个体在行为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归纳总结如下图所示。
当然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想,腓特烈二世写过一本书,叫做《反马基雅维利》,那本书最有意思的是,每一个章节和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章节名称都是一样的,但是内容却迥然不同。基本上,腓特烈二世作为读者,把整本书喷了一遍。而且他本人作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统治者之一,应该是对君主论这本书最权威的评论了。虽然大多数人都持批判态度,但政客们实际上的所作所为都是遵循马基雅维利主义基本思想的,可以说马基雅维利的著作是西方谋权术的圣经了。例如在全世界的主流媒体的描绘中,唐纳德·J·特朗普的形象通常表现为下图这样:
一位笨手笨脚不懂政治的商人,一位口无遮拦的用推特治国的美国前总统。在任期间,心思琢磨不定,行事出尔反尔,身边围绕着一群初出茅庐的政治新手,接连不断地从一个错误走向另一个错误。
然而事实却是,我们都小瞧这位前美国商人总统了,他是个不择不扣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唐纳德·特朗普的前首席策略师、白宫民粹主义领袖史蒂夫·班农曾这样评价前任总统布什的演讲稿撰写人、一家私募股权公司的主管迈克尔·安东匿名发表的《93号航班》一文:“此文的发表是一个开创性时刻,特朗普主义从这一刻开始真正有了自己的理论基础”。
而安东在接受POLITICO网站全球版采访时表示,自己的学术偶像尼可罗·马基雅维利也会赞同特朗普以“任其瞎猜”为特征的外交政策。安东在谈话中提到,“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唯一可预测之处,就是他对世界展示的不可预测性。特朗普让敌人和竞争对手不知所措、防不胜防,而他自己则乐在其中。”
在古代,各种思想流派盛行。改革开放过后,人们愈来愈重视实际利益。在市场经济中,为了追求一己私利,人们常常会出现不顾传统道德标准,不惜一切代价操纵他人去谋取私利的行为。为了利益起见,采取了一切手段。
在当今社会,这种行为出现的更加频繁,买东西缺斤少两,食品安全,为了争夺大学奖学金,不惜一切代价改变成绩等问题频频发生,在受到利益诱惑的情况下,这些问题就更容易发生。“仁、义、礼、智、礼、俭” 等道德标准并非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在利益面前,传统高尚的道德观念也不值一提,甚至丢弃在一旁。因为利润的驱使,人们互相争斗,信任逐渐消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感也越来越低,一直保持事不关己的心理。这种风气也慢慢地散开到了学校中,如今,大学生的利益观也发生了变化,道德观念逐渐丧失,像考试作弊这样的不道德行为常常出现在大学生身上,甚至为了考试作弊获得一定利益不惜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在19世纪70年代,Machiavellianism的心理概念由Christie提出,Exline,Geis和Bogait从道德的角度对Machiavellianism进行了道德心理学研究。Christie和Geis将“马基雅维利主义”定义为“在一个过程中,操作者比在直接语境中不使用操纵策略而得到的某种回报更多。”Exline等人(1961)设计了一个两阶段测试,以验证Machiavellians在欺骗他人时与主要测试者的目光接触的特征。Geis(1970)的“骗局实验”适应了当时道德认知研究的趋势,巩固了以后的道德观和道德推理的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研究。Bogart等人(1967)通过做实验发现在伙伴的利诱下,高Mach与低Mach被试会做出相似概率的作弊行为。Machiavellianism被汤舒俊和郭永玉(2010)等人称为西方的“厚黑学”,并发现利益诱惑对厚黑行为产生影响。这些人一致认为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者肆无忌惮地操纵他人谋取私利。后来的研究人员一直坚持并改进他们的实验方法。根据卢愿清的研究,在中国,考试的存在使人们内心的道德观念瓦解。所以对许多人来说,考试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它使人们认为自己的欺骗行为理所应当,很少出现愧疚的心理。
自从上个世纪以来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传播以来,大多数关于Machiavellianism的国内外研究都主要放在它的负面影响上。然而,一些研究发现,Machiavellianism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一些积极的影响。要想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而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学校和家庭也必须改变自己的态度, 他们的管理和治理应与学生的人格特质相结合。除此以外,国家和社会也要做好带头作用,加强整治力度,完善有关法律条例。
马基雅维利主义作为一种工具,在利益面前要怎么发挥作用?还要看利益具体是什么。有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他们的利益就是最基本的本能,能够活着,活得舒服,吃喝玩乐,甚至活的至高无上,而有的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他们的诉求是不同的。他们进行社会活动的利益诉求并不是本能,而是某个政治目的,这样个人名誉就显得不重要了。所以对高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要先搞清楚他想要利益是什么,然后制定相应的内容和对策对其进行教育,从而抵制住利益的诱惑,不管利益有多诱人,都要坚持住本心,不为所动,或者是使用正确的方法去追求并获得利益,打消不惜一切手段去操纵他人的念头。
THE
原标题:《“心”科普 | 你是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