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一个故事讲七年,只为《大国工匠》

刚刚过去的“五一”劳动节,“工匠精神”又一次成为网络热词,让这个属于劳动者的节日尽显本色。随着《大国工匠》系列第八季《大国工匠·技能报国》在总台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东方时空》等栏目滚动播出,“大国工匠数控微雕为武器装备护航”“女工匠完成全球最大发电机转子吊装”等相关话题被热烈讨论。5月1日至5日,在总台央视新闻频道播出的《大国工匠》系列报道各时段累计观看人次超8600万;相关报道在总台平台跨媒体总触达7.02亿人次;新媒体直播《我与大国工匠面对面》单场全平台观看量超过200万人次。

2015年的“五一”劳动节,第一季《大国工匠》亮相央视荧屏。7年来,这个节目让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了“大国工匠”这4个字,让“专注笃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工匠精神在人们心里“活”起来。一个故事讲7年,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执著坚守?7年讲一个故事,如何与时俱进,将充满正能量的中国故事讲出新意?

工匠“后浪”显新时代青春担当

提到“大国工匠”,我们通常会想到一群年高德劭的老师傅,但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在这一季节目里亮相的这5位大国工匠,却都正当青春:载人航天器焊接高级技师郑兴、白鹤滩机电项目吊装首席专家梅琳、航天精密零部件制造高级技师常晓飞、“鲲鹏”机身数字化装配工程师胡洋和机车调试电工高级技师张如意,年龄最大的45岁,最小的才31岁,他们是新一代的“手艺人”,更是技能超群的“守艺人”,这批奔涌在时代大潮之中的“后浪”,是“中国制造”的中坚力量。

《大国工匠》——一个有着相当认知度和影响力的品牌IP,每年至少推出一季,一直做到第七年、第八季,难度可想而知。制片人岳群坦言,他们每年都要接受一次“新的挑战”,既要保持节目品质,又要有新的突破,如何做出和往季不同的特点,人物选择如何更加精准、典型,在拍摄上如何体现创新,都是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们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时,受到了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现代职业教育,成为大国工匠,中国才能从制造业大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于是我们决定将第八季的内容确定在年轻人这个群体上,聚焦技能报国这个主题。”岳群说。

对节目组来说,人物如何选择自始至终都是每一季的难题。“中国的高技能人才太多,制造业基本集中在焊工、车工、钳工等工种,这些工种每年都有报道,一旦拍摄没有突破,观众就会有审美疲劳。”岳群介绍,经过各方推荐和自荐,备选人物最多时达到上百人。“我们设计了3个选择维度:第一个维度是‘重大’,工匠从事的必须是去年以来有影响力的国家重要工程、重点科研攻关、重大装备制造项目;第二个维度是‘年轻’,希望挑选的工匠是80后90后,这个年龄段是中国高技能人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事迹会激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职业教育中来;第三个维度是‘技艺超群’,能成为大国工匠的,必须是这个技能领域的佼佼者。”

“青年强则国家强”,是贯穿这一季节目的精神气韵,5位年轻工匠高超的技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代代传承的工匠精神,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节目播出后网友纷纷留言,“这才是新时代青年应该追的偶像”。“精益求精的追梦者”“追求极致诠释青春气质”让无数年轻的心灵同频共振。岳群说,希望能通过这个节目告诉年轻人,“上大学不是拥有精彩人生的唯一途径,职业教育一样会报效祖国,赢得精彩人生。”

编导李天雷(左)采访白鹤滩机电项目吊装首席专家梅琳(右)。

走进现场揭秘新闻中的故事

天和核心舱、白鹤滩水电站、大飞机运-20、复兴号动车组以及导弹,第八季《大国工匠》的每一期节目,都关联到这两年令人热血沸腾的重大新闻。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成功,开启中国在轨建造空间站的新时代。在全国人民为此振奋鼓舞之时,5月1日,《大国工匠·技能报国》首期节目《郑兴:巧手铸星船匠心舞九天》播出,话题#给航天员造太空房子是什么体验#置顶微博热搜话题榜。走进新闻现场,揭秘新闻中的故事,正是这一季《大国工匠》的独特气质之一。

担任节目策划的张昊回忆,节目3月中旬启动策划,但当节目组得知天和核心舱可能于4月底发射时,仍大胆决定:聚焦参与天和研制的技能工人,进而将目标锁定在32岁的年轻焊工郑兴身上。完成天和、天宫、天舟等大型航天器的焊接,确保国家重点任务首飞成功,航天员成功天地往返——对观众来说,郑兴的故事具有极强的新闻性和揭秘性。

然而,在这个决定背后,节目采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极大不确定性、涉密程度高、拍摄难度大。4月29日核心舱发射,5月1日节目就要播出。时间紧、任务重,编导陈钰洁和同事排除万难,顶住压力,终于抢在4月29日之前将节目基本制作完成,但遗憾的是,节目中有一段关键画面只能用动画替代。直到4月29日发射成功后,郑兴焊接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实体画面才公开。“此时虽然临近播出,且已经完成审看,我们依然颠覆自我,连夜加班更新画面,以达到最好的表现效果。”陈钰洁说。

作为国家重大工程的参与者,这些大国工匠的工作常常涉密,拍摄难度很高,但节目组仍然尽可能地将故事讲述融入新闻现场,让观众近距离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大国工匠的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切实走进他们的生活。

在《梅琳:精益求精的追梦者》一期节目中,编导李天雷就将梅琳吊装全球最大的发电机转子的过程作为一条叙事线,完成了人物故事的讲述。当梅琳干脆且坚定地把2300吨重的转子吊起10米,平移近200米,毫无晃动,精确地放入发电机坑位中时,也让观众对这位出色的女工匠感到由衷钦佩。

在《胡洋:“鲲鹏”机身数字化装配领军人》一期节目中,观众看到了难得一见的给大飞机运-20“调姿”的过程。编导李宁介绍,白天人员众多,可能会给计算机“调姿”带来人为扰动,所以胡洋他们通常都是在别人下班之后,才来完成这项工作。“采访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为此我们一直等到夜里12点半。”但即使是这个时间,当胡洋接受采访时,我们依然可以听见背景音里传来叮叮当当巨大的金属响声。后期剪辑时,略显嘈杂的背景音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这是胡洋生活里最真实的一面,从中观众可以真切体会到,中国大飞机设计制造能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凝聚了多少航空人的智慧和汗水。

航天精密零部件制造高级技师常晓飞(左)向摄制团队展示精湛的数控加工技术。

多视角巧呈现变专业为通俗

大国工匠的工作都比较专业,如何通过视听手段进行解读,让观众无障碍地进入情境,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节目组调动各种先进拍摄手段,在拍摄角度、视觉呈现、文案修辞等方面探索创新表达,没少下功夫。

编导李天雷说,在介绍白鹤滩机电项目吊装首席专家梅琳时,“我们在梅琳的起重机上,设计了5个运动摄像机组成的立体拍摄系统,极大地丰富了拍摄角度,捕捉了大量细节。”吊车的俯拍视角、运动摄像机的主观视角、微距的微观视角等等,把枯燥的机械理论尽可能最大视觉化。在梅琳吊装全世界最大的发动机转子时,镜头多角度呈现她握着操纵杆的右手,吊装最后一步误差只能在一毫米之内,屏幕前的观众也不禁跟着捏了一把冷汗。

调试工张如意,参与了从和谐号到复兴号所有机车首发车型的调试,被称为“机车神医”,16年保证上千机车零缺陷出厂。编导徐珊在调研时发现,张如意日常的工作地点就是围绕机车,空间狭小,场景单一。“拍摄时,我们将场景从机车扩展到工厂外景、组装车间、设计办公室、工作室,将航拍和细节拍摄相结合,利用运动摄像机改换视角,让最后呈现的画面更具有冲击力。”

看过《常晓飞:追求极致诠释青春气质》一期节目的观众,肯定会对一个画面记忆犹新。一块硬币大小的金属板,在强光的照射下,由182个直径比头发丝还细的小孔组成的“匠心”二字突然显现。还有什么比这个画面更能说明常晓飞操控数控机床的神乎其“技”呢!

编导乔亚美回忆,刚接触常晓飞时,她是“一头蒙”的。“常晓飞是一名铣工,他的工作是通过数控设备操作机床,非常抽象,难以表达。对于他的工作,我们肉眼可见的只是操作电脑,除了按键,再没有任何手上的动作。”为此,乔亚美多次向常晓飞请教,一点点摸索尝试,终于找到突破口。“我们选取了刀具和金属丝这两样物件,用‘比较法’实现‘具象化’和‘可视化’。”数控加工技术过于专业,专有名词非常多,节目里用了这样一个比喻:“用比头发丝还细0.05毫米的刻刀刀头,在直径0.15毫米的金属丝上刻字,这相当于用绣花针给蚂蚁腿缝合。”通俗易懂接地气的表达,让观众在为常晓飞的技艺叫绝的同时,也对数控加工工作有了形象认识。

在第八季节目里,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在讲述载人航天器焊接高级技师郑兴的故事时,就通过“空间站焊缝超过300米,需要高质量一次成型,从未有人挑战过”“郑兴团队反复试验,采用震荡技术排出头发丝直径大小的气孔”“夏天为了降低湿度,郑兴把自己工作面加热到50多摄氏度”等细节,突破专业壁垒,打通情感共鸣,直观地反映出空间站焊接的难度和郑兴挑战极限的精神。

挖掘动人故事细节处见精神

5月4日,青年节。这天播出的《大国工匠》节目里,第一次出现了一位90后——胡洋,他是运-20飞机机身数字化装配的领军人,也是《大国工匠》系列8季以来最年轻的一位大国工匠。编导李宁介绍,与过去的硬式工装也就是人工装配组件相比,如今的飞机制造从设计到组装,靠的全是计算机操控机器人的柔性生产线,效率更高,误差更小。“未来敲敲打打可能不再是大国工匠的主流,更多掌握高科技技能的年轻人开始‘接棒’。这是我在做这一季节目时最鲜明的感受。”已做过6季《大国工匠》节目的李宁感慨道。

而这种代表先进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却成为节目呈现上的难点。如何与时俱进、讲好大国工匠故事?除了在“具象化”和“可视化”方面寻求尝试和突破,表现人物对技艺的“极致化”追求,节目组还通过深度挖掘故事细节,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将工匠故事与时代使命、家国情怀巧妙联系起来。

“工匠越来越年轻化,掌握的技能越来越高,但始终不变的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延续。”李宁说,见到胡洋时,第一眼注意到的就是他花白的头发,这让他与同龄人相比略显沧桑。“一点都不像一个90后。”深入了解之后李宁发现,“这行压力非常大,常年起早贪黑不说,哪怕是在计算机里输错一个标点,哪怕是在制作装配过程中产生一个小小的裂纹,都是埋下一个隐患,久而久之可能导致飞机在飞行过程中解体。所以胡洋心里总是绷着一根弦,这种一丝不苟也是高度责任感的表现。”

采访中,胡洋笑着分享了一个小故事:“我是去年10月30日结的婚,因为我头发白的比较多,有80%的人会问:你才结婚?你还没结婚?我说我是90年的。”青丝变白发,见证了胡洋从毛头小伙儿到业内专家的转变,也记录了他“匠心筑梦”“技能报国”的动人情怀。

《“机车神医”张如意》的编导徐珊说,机车调试工作千头万绪,很难说哪一步是最关键的,况且张如意没有削、钻、磨等技能展示,因此节目把讲述重点放在了张如意的“成长”上。

“我们广泛采访了张如意的师傅、徒弟、同事、车间领导等人,深挖细节故事,通过不同人的角度,还原了张如意的成长历程和个性特点。比如在采访他徒弟的时候,他徒弟提到一个细节:师傅有‘满满一抽屉笔记本’。这是张如意的一个工作习惯,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全部记录在笔记本上,解决了就打勾,绝不遗留问题。他就是用这种方式日积月累,全面掌握了调试知识,逐步从一名技校毕业的普通电工,成长为口口相传的‘大师’。”

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细节,以打动人心的讲述方式,让观众感受到这些大国工匠并非高不可攀,而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踏实专注,勇于创新……有了“工匠精神”,就算不是名牌大学毕业,没有耀眼的文凭,也能够凭借辛勤的劳动,凭借坚守与钻研,成就梦想,成为受人尊敬和热爱的“大国工匠”。

高标准严要求匠心打造精品

在编导们眼里,埋头钻研、不事张扬、默默奉献是大多数大国工匠的品质。也正因此,在2015年第一季《大国工匠》推出之前,对许多观众而言,这个群体是“隐形”的。

“提到优质制造,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瑞士、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制造业,以及这些国家里控制误差不超毫秒的钟表匠,仅拧各种螺丝就要学习几个月的工人和那些捏寿司都要捏成极致艺术品的手艺人。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也无一例外地打上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那么,中国呢?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这种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回忆起第一季《大国工匠》的创作初衷时,岳群说。

7年、8季节目,观众通过《大国工匠》认识了近百位来自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从网友惊诧“原来还有这么牛的人存在”,到“工匠精神”成为网络热词,成为敬业精神的代称和全民追求的目标,再到“工匠精神”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培育工匠精神被提升到国家政策层面,成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的关键,《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以其“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影响力,成为重要的见证者和有力的推动者。

“在第八季节目中亮相的大国工匠都比较年轻,除了是行业翘楚之外,他们的身上充满朝气和活力,对事业、国家都充满了责任感和职业自豪感,让人肃然起敬。”徐珊说。同龄人身上优秀的职业品格,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编导们。在大家看来,采制《大国工匠》既是工作,也是学习:“拍摄时精心拍摄每一个画面、采访时着力挖掘每一个细节故事,后期编辑时运用特技、声效丰富每一个画面,呈现出每一个工匠的精彩故事,都是我们对‘工匠精神’的感悟和践行。”

采访过程中,常晓飞的一句话让乔亚美感慨万千:“他说,‘我们是计件工资,但我做的数量往往比别人少,工资也比别人少,因为我做任何一件产品都追求做到最好,做到极致。’我马上就感到,我和我的采访对象竟有如此相似的地方,自己其实也是一个工匠,不过是做节目的工匠罢了。”

创新创优出精品,节目组一直以大国工匠的标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是他们的不懈追求。作为小小的电视工匠,每一个画面、每一句措辞都要反复推敲,修改完善。为了最大程度地突出“大国工匠”的个人技能和精神内核,不仅创作思路在不断调整,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甚至可以颠覆结构,重新采访拍摄。

岳群说:“8季下来,我们的追求始终如一,就是用我们的笔、用我们手中的摄像机,把中国技艺巅峰的大国工匠们的故事,讲给中国人听,讲给世界听。我们的目标就是,一直做下去,让‘大国工匠’在中国走向复兴的征程中熠熠生辉,让《大国工匠》品牌越擦越亮!”

郑兴:每一道工序都影响着成败

“我们所焊的每一个点都关系到航天员的生命安危,每一道工序都影响着载人航天的成败。”

不久前,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入轨。但是,空间站的核心舱舱体巨大,焊缝总长度超300米,焊接时要高标准一次成型,难度极大,造型复杂的球面壁板舱体焊接更是从未有人挑战过。

作为核心舱密封舱体的主岗焊接,郑兴和团队负责载人航天器I类焊接。焊缝要求最大气孔的直径不能超过头发丝粗细,微小到肉眼无法辨别,只能通过专业X光拍摄后,用放大镜才能看到。

胡洋:一生唯一的事业

“作为一个航空人,我非常幸运能够生在这个时代,参与这么重要型号飞机的研制,这将是我这一生唯一的事业。”

他是90后的年轻人,也是运-20飞机机身数字化装配的领军人。2015年年底,为提高制造效率,中航西飞决定在运-20装配中启用数字化系统进行机身调姿,这是飞机制造的一次革命性变革。胡洋带领团队实现了对大飞机机身数字化装配零的突破,将效率提高了百倍,精度达到毫米级。

张如意:用技能报国

“如果在线路上看到这个车是我调试过的,心里就特别自豪。这是我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用技能报国的一种方式。”

中车大连公司机车调试电工张如意,被誉为“机车神医”,他参与了和谐号、复兴号所有机车首发车型的调试,还将机车安全送出了国门。一台机车有数万个零部件、上万米的导线,调试,是机车出厂前最后的体检。张如意需要从这繁杂的系统中找到每一处导致机车无法正常运行的症结所在。

梅琳:从业26年,仍要坚持练手感

“这个岗位很孤独,但热爱可以克服困难。”

转子是发电机能够输出电流的关键部件,在白鹤滩水电站,每个转子的重量达到2300吨,是世界之最,而梅琳就是国内为数不多可以吊装巨型精密装置的起重机司机。

从事这个行业26年,梅琳仍保持每次到达工位后,都要做些练习找到手感的习惯。梅琳要做的是在不足两平方米的驾驶室里,通过3个操纵杆将转子吊入发电机坑位时的移动距离控制在1毫米以内,而销钉和销孔的距离仅有1.5毫米。

常晓飞:追求产品的极致状态

“我追求把每一件产品做到极致状态,因为这是在为国家而做。我作为国家年轻一代的工匠,有责任把追求极致的精神传承下去。”

30岁出头,他却能用比头发丝还细0.05毫米的刻刀刀头在直径0.15毫米的金属丝上刻字,字体内容要用高倍显微镜才能看清,他的技术被国家评为“中华十大绝技”。他就是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高级技师常晓飞,1988年出生的他参与了国家导弹和宇航产品的复杂关键零部件以及新型卫星零部件的制造任务。

来源:全国总工会微信号、中国电视报

相关新闻

原标题:《聚焦 | 一个故事讲七年,只为《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