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革命先烈之刘兴文 • 戴荣华

编者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营造党史学习教育浓厚氛围,中共贵州省委改革办、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近期将通过“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众集中推送一批在革命战争时期、剿匪斗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贵州革命先烈(含贵州籍和在贵州牺牲的中共党员及席大明等5位著名的民主人士)事迹,弘扬浩然正气,感悟精神力量。今天介绍的是刘兴文、戴荣华2位革命先烈事迹。

刘兴文

(1933-1952)

刘兴文,苗族,贵州纳雍人。战斗英雄。1933年6月出生在贵州省纳雍县左鸠戛乡一个贫苦苗族家庭。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朝鲜金化郡朴达峰阻击战。6月1日与副指导员坚守前沿阵地,打退美军两次冲击。副指导员牺牲后,又独自打退敌人两次冲击。后转至另一阵地,与一名机枪射手连续打退敌多次冲击。当晚插入敌侧后袭击敌群,夺回前沿阵地,坚守一昼夜,击退敌班至连规模的七次进攻,毙伤敌百余人,坚守阵地,直至兄弟连队接防。立一等功,获“青年的旗帜”光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军功章一枚,并被选入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1952年7月重返朝鲜前线,遭敌炮击牺牲。次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授予二级战斗英雄。

刘兴文幼时因家境贫寒,七八岁的他就不得不离开父母给地主家做牧童,吃尽了苦头,受尽了折磨。

195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刘兴文的家乡,刘兴文一家和各族受苦受难的“干人”一起见到了光明。这些解放军战士,宣传群众,发动群众,对“干人”问寒问暖,尤其是他们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这些刘兴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渐渐明白了穷人要过好日子就要闹革命跟共产党走,他萌生了参加解放军的念头。不久,他借给部队带路剿匪的机会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刘兴文这个在旧社会受尽苦难的苗族青年,来到部队这个大家庭后,得到了首长和战友们的热情关心和帮助,阶级觉悟得到很大提高,他勤奋好学,学军事、学文化。由于他年龄小,个头矮,又是苗族新战士,战友们都亲切的叫他“小苗”。部队转战威宁、赫章、纳雍等地剿匪时,同志们都非常照顾他,保护他,没有让他参加第一线的战斗,而是让他搞后勤,尽管这样,他还是努力工作,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一年由于他进步很快,不久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年底,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随15军45师134团赴朝参战。1951年春末夏初,当我军胜利结束第五次战役后,为掩护主力向北转移,刘兴文所在的部队在芝浦里地区集结阻击美军25师和加拿大25旅。敌人集中摩托化步兵、炮兵、坦克兵组成“特遣”队,在大量飞机坦克的掩护下,沿公路尾随我军疯狂扑来。134团3营奉命进入朴达峰阵地阻击敌人。朴达峰位于金化西南,海拔799.6米,山高陡峭,林木茂密,地势险要,直接控制着敌人必经之路。战斗于5月28日开始,8连与敌人激战了4昼夜,打死打伤敌人数百人,使敌人未能前进一步。6月1日,刘兴文所在的7连接替8连投入战斗。正午时分,敌人成连、成营的兵力,在大批坦克的掩护下,从三面向7连阵地实施猛攻,阵地上炮声隆隆,烈火熊熊,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刘兴文奉副指导员命令呆在掩体里,怎么也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他想战友们在拼命杀敌,而自己却呆在这里,算什么抗美援朝?不行,不能给苗家丢脸,要上前沿同战友们杀敌立功。他跨出掩体,正好遇到一位重伤员下来,说:“前方吃紧,快上去。”刘兴文二话没说忙把他的步枪和弹药接了下过来,快步朝着枪声急促的山头跑去。

这时,阵地上战斗员已经不多了。他找到连长、副指导员。副指导员高兴地说:“小苗,你来得正好,现在有仗给你打了。”连长指着右边公路上的山头对副指导员和他说:“敌人要爬上来了,你们俩快去。”副指导员带着他飞快的跑到指定位置,刚卧下,就见一大片绿油油的头盔向上爬来。副指导员说:“不要慌,小苗,你没有扔过手榴弹,专给我揭开手榴弹盖子,由我来扔。”刘兴文把手榴弹一个个拧开了盖,摆在副指导员顺手的地方。当敌人爬到离他们很近时副指导员右手一挥,一颗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刘兴文高兴地喊:“打得好!”他学着副指导员把手榴弹拉环套在小手指上,用力一扔出一个手榴弹,“轰”的一声炸死炸伤几个敌人。剩下的慌忙往回逃命。第一次参加战斗,就杀死了敌人,他感到无比兴奋。当打退敌人几次进攻后,副指导员不幸被子弹打中,刘兴文正要为他包扎,副指导员吃力地对他说:“小苗,不用了,革命战士要为祖国争光,坚守阵地……不能给中国人民丢脸……。”说完就闭上了眼睛。这时敌人又一次扑了上来,刘兴文独胆作战,把满腔地悲愤化成杀敌的怒火,接连扔出几颗手榴弹,炸死敌人一大片,接着端起步枪追杀逃窜的敌人,打退了敌人进攻,接着他一个人坚守山头,打退了敌人若干次进攻。手榴弹打完了,他估计敌人一时还不敢上来,就赶紧跑回原阵地向连长报告,再搞点弹药来。不料连长受重伤,下腭被打碎了,躺在地上,不能说话,听完他的报告后,用手指着前方阵地,并用拳头在地上猛一砸。刘兴文明白了连长的意思,说道:“连长,你放心,我一个人也要坚守下去,人在阵地在。”连长赞许地点了点头。于是,刘兴文带满手榴弹又迅速地向那边阵地跑去。

此时敌人已占领了阵地。刘兴文赶忙隐蔽起来观察情况,只见二三十个敌人在阵地上,有的在修工事,有的在吃东西。刘兴文思量着如何偷袭敌人。正在这时,战友梁和庭在他的阵地上用机枪压住了敌人,掩护刘兴文退到他们的高地上去,不幸梁和庭也负了伤,敌人趁机又冲了上来。刘兴文操起手榴弹向敌人投去,烟尘起处,敌人纷纷倒地。另外一个战友赵金平扛着机枪从一旁冲过来与刘兴文汇合。他们俩密切配合,远处的敌人被赵金平的机枪压住了,近处的敌人被刘兴文用手榴弹压下去。敌人的冲锋又一次被打退。

这时刘兴文看到前面的阵地上还有副指导员的遗体,便对赵金平说;“老赵,我们决不能让敌人糟蹋副指导员遗体,你掩护我,让我摸上去把敌人消灭掉,把阵地夺回来。”说完抓上两颗手榴弹一股劲跑到工事前,没有等敌人发觉立即投出了手榴弹。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了,炸死三个敌人。活着的敌人遭到这突然的打击,连滚带爬逃跑了。阵地又回到刘兴文和赵金平的手中。他俩互相配合,有时赵金平打完一梭子子弹后,刘兴文就扔出一连串的手榴弹;机枪子弹打完了,刘兴文便冒着敌人的炮火在阵地前拣敌人的子弹给赵金平。他们从中午坚持到晚上,打退了敌人的11次冲锋,打死打伤敌人100多人,英雄的阵地巍然不动。直到兄弟连队接防时,寸土不失,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刘兴文在朴达峰阻击战中毙伤敌人100余名,战绩卓著,经志愿军领导机关批准,为他记一等功。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军功章一枚。同时,15军在全军范围内广泛掀起“向刘兴文学习”运动。刘兴文英勇顽强、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事迹很快在志愿军中传为佳话。

1951年10月1日,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大会,刘兴文在朝鲜前线被选为代表,同赴朝作战的英雄们一起回祖国参加国庆观礼。当团部通知他就要见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和向祖国人民汇报的时候,他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在欢送会上,他对战友们说:“我这个在山沟里长大的苗族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立了战功,部队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回国后我一定要把前方胜利的消息,告诉党中央、毛主席和祖国人民。”

1951年9月30日,刘兴文同朝鲜前线的回国观礼代表们一起,怀着幸福的心情见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领导同志。节日那天,首都北京鲜花似海、红旗如潮,英雄们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庆祝大会后,英雄们分别到祖国各地汇报,刘兴文、郑恩喜、王志林三同志到西南三省。1951年12月3日志愿军归国代表刘兴文等一行由成都抵达贵阳,受到省、市有关负责人,驻军指战员,机关团体代表及各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1951年12月4日下午,刘兴文等在省军区礼堂向贵阳各界群众汇报,之后分别到各单位、机关、厂矿、学校、街道和群众组织等作巡回报告。英雄的事迹传遍贵阳大街小巷,家喻户晓。1951年12月18日,《新黔日报》发表了刘兴文给他父亲的一封信。刘兴文在信中鼓励家乡人民努力生产,表示自己杀敌立功的决心,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高尚无私的品质。

1952年4月,刘兴文结束了对西南3省人民的汇报,满载着祖国各族人民的殷切希望,带着后方丰收的喜讯再次踏上征途,返回朝鲜战场,打击美帝国主义,争取再立新功。

1952年7月4日,刘兴文在返回前沿阵地途中,遭到敌人炮击,为掩护和抢救战友,不幸中弹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戴荣华

(1930-1952)

戴荣华,1930年6月15日出生在习水县仙源镇,中国共产党党员。

1950年5月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29师87团3营7连7班当战士,与邱少云同在一个营。1950年12月,29师调归15军建制。1951年3月25日,在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下,他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奉令从四川入朝作战。

1952年10月12日,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前两天,为了粉碎敌人的秋季攻势,配合中、朝人民军队全线反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3营,奉命对铁原东北的391高地发起反击。

391高地驻有南朝鲜李承晚军的一个加强连进行守备,设防较强,地堡、防空洞、堑壕、交通壕相连。在面积约一平方公里的391高地上,地堡就有90多个。奉令参加391高地反击战的第87团3营500多人于11日晚秘密接近高地,潜伏在敌人阵地前约200米处(距敌最近处约20米)。敌前沿阵地的铁丝网和围墙,地堡和火力点就在潜伏部队的眼前,还随时都能听到敌人的说话声。

12日中午11时,敌人不知是为了壮胆,还是心存疑虑,突然接连向阵前草丛中发射了几颗燃烧弹,其中一颗正落在9连战士邱少云身边,引燃了身上的伪装物品……

我军的炮火持续不断地朝391高地进行轰击,敌人的地堡一个接一个地被炸毁。

12日下午17时30分,391高地上空,第一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潜伏了近20个小时的反击部队,向391高地发起冲击。担任突击任务的7连3排,在烈焰、浓烟中向391高地突进。9班首先在通向北峰的道路上撕开了一个突破口,喊着“为邱少云报仇”的口号,迅速向主峰挺进。就在这时,躲藏在地堡中的敌人拚命用火力进行射击,阻止部队前进。9班伤亡惨重,突击受阻,战况危急!

这时,身为7班班长的戴荣华迅速带领一个战斗小组接替了9班,继续向主峰突击。他们趁着浓烟的掩护,迅速冲向敌人,甩出几枚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两个单人掩体,俘敌一名。突击部队再次发起冲锋,但又被敌人正面两个地堡里的两挺轻机枪和右侧一个大地堡里的一挺重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给压了下来,又有一些战友负伤、牺牲。

看到倒下的战友,戴荣华怒火中烧,毫不犹豫地回头向两名战友示意前进。3人时直时曲,时快时慢,一步步接近地堡。在我军机枪掩护下,随着“轰”“轰”“轰”三声巨响,3个地堡被炸毁,突击部队顺利地通过了这道地堡防线,向前推进了一小段。

战斗仍然在激烈地进行着。戴荣华带领战斗小组在我军机枪的掩护下,一直冲在突击部队的最前面。他们时而直冲,时而匍匐,机动灵活,英勇顽强,在向敌人纵深插去的路上,用手榴弹和手雷一连炸毁了敌人在小7个地堡,为突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障碍。

秋日的傍晚,天渐渐黑了,天空灰濛濛的。敌人阵地上的90多个地堡有的被大炮送上了天,有的被手榴弹炸开了花,一个个被军摧毁,胜利就在眼前!

就在这关键时刻,一个大地堡横亘在突击部队的前面。这个大地堡位置较高,不易命中,着弹点不是超过就是偏离。堡中的敌军用两挺重机枪和一门无后座力炮封锁住了突击部队前进的道路,我军几次冲击都无功而返,还伤亡惨重。

眼见冲击受阻,戴荣华忧心如焚。他看了看地形,吩咐两名战友一个掩护、一个随他行动。炮火的浓烟和阵地上的尘埃塞满了天地间,地堡的位置十分模糊。戴荣华借助地堡里敌人枪弹射击出的火花来判断地堡的位置。他们一前一后地向地堡的右侧移动,近了,20米、15米、10米……眼看就要靠近地堡了!突然,敌人发现了他们俩,火力一齐向他俩射来,周围几个单个掩体里的敌军也钻出来,用步枪向他俩射击。他俩被迫停了下来。

怎么办?这样下去不行啊!时间宝贵!

这时,戴荣华猛地站了起来,端起冲锋枪,“哒哒哒”,愤怒的子弹射向了敌人。正当他准备冲向地堡时,一颗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胸,他倒下了!“千万不能倒下!”他几次强撑着身子站了起来,对前来抢救他的战友说:“不要管我!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就要坚决完成任务!”

他向战友要了3枚手榴弹,强忍剧痛,向第8个地堡爬去,身后留下了一串串的血迹。

越来越近了,越来越近了。

往前爬了几步的戴荣华右腿再次被子弹打中,血流不止。不一会,右腿已完全失去了知觉和力量,一点力也用不上。他就用双肘轮流向前支撑,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地堡挪动。只有5米了,戴荣华举起一枚手榴弹,准备扔向敌人,可手上一点力气也没有,手榴弹扔不出去。怎么办?于是,他咬紧牙关,忍着剧痛,用尽全身力气,又再往前挪动、挪动……终于到了地堡的射击口,他用右手把两颗手榴弹塞进了地堡里……

随着一声巨响,地堡被炸开了,地堡里的炸药也被引爆了,顿时火光冲天……拦在突击线路上的大地堡被摧毁了。

反击部队迅速冲上391高地,全歼守敌,占领了主峰。

战斗结束了,戴荣华的战友们忍着悲痛,继续投入到随后开始的上甘岭战役中。

为表彰戴荣华的英雄事迹,其所在部队党组织授予了他“特等功臣、二级英雄”的光荣称号。

戴荣华获得的纪念章

阅读推荐

原标题:《贵州革命先烈之刘兴文 • 戴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