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希希和望望 江湖寻味 收录于话题#美食53个
最美人间四月天
“过桥米线”,是云南风味小吃之一。滋味鲜美,吃法独特,素负盛名。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就是这家我亲尝多遍,位于北门口的长胜桥“过桥米线”。
这家长胜桥“过桥米线”,估计是铜仁城区开了最久的一家。这几年来,由于味道不错,人气很旺,店铺生意火爆,从一楼增加到了二楼。对我这种佛系食用者而言,吃“过桥米线”既可喝美美的靓汤,又能吃到瘦肉、酥肉等荤素搭配的菜肴,既不油腻、又能果腹,实乃上乘之选。
落坐,点了一份“秀才”米线。不一会儿,服务员便抬上一大海碗热气腾腾的鸡汤,然后像个调味师一般,按照先肉后蔬,先生后熟的顺序放入碗中,稍焖片刻。随后,揭锅,轻轻搅动,再放入米线。剩下的,留给食客自由支配:可到调料区自取,喜欢吃辣的,就放上一小勺红彤彤的油辣子,如欣赏艺术品一般审视片刻,才将混合了鸡汤鲜甜,各种佐料香味的米线送入口中,感受那柔顺香滑的口感,品尝这可口的美味,在如此愉悦的心情中开始新一天的生活。喜吃小菜的,还可就着小菜混合一番。
过 桥 米 线
一边吃一边浏览有关“过桥米线”的历史文化。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据悉“过桥米线”源于云南滇南蒙自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关于“过桥米线”的由来,还有一段美好的故事传说哦。相传,蒙自县城的南湖风景优美,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此。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
其妻焦虑心疼,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侍,把热量封存在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线、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仿效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
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随后,经过历代滇味厨师不断改进创新,“过桥米线”声誉日著,享誉海内外,成为滇南的一道著名小吃。
吃着“过桥米线”,我不禁又忆起几年前与友人们到云南昆明旅游的场景。
那时,一行十余人,大家约起组团开启七彩云南之旅。去云南,当然少不了要品尝“过桥米线”了。于是,大家选取了当地比较有口碑的一家,由于人气爆棚,排队等了很久才轮到。等到轮到时,大家端着米线,加着自己喜欢的佐料,端着碗走到店外的院子大坝,或坐或站大快朵颐吃了起来。
据随团导游介绍,在云南,“过桥米线”是各族人民喜爱的风味小吃, 其有四大特色。第一是碗大,据说最大的碗可以给小孩子洗脸!再说过桥米线有几十种配料,碗不大也着实装不下。第二是汤滚,高汤起锅后用油封住,上桌时看起来死水微澜,其实温度能把生肉烫熟。第三是用的是生肉,过桥米线的配料中荤菜几乎全是生的,用刀切得很薄,全靠那碗汤烫熟。第四是料多,云南人把“过桥米线”叫作一套米线,稍有档次的一套米线配料就能有十几种,包含了许多云南的土特产。因“过桥米线” 贵就贵在汤好,另外再加上五花八门、名目繁多。因此一碗价格也是从十余元到几十、甚至上百元不等。
我想,美食就是这样的吧。印着地域文化的标志,在不断的传承中得以发扬,且生生不息!就犹如这碗历经了时代变迁,冒着热气、暖意十足的“过桥米线”。
文丨希希和望望
编辑丨贰镹肆
监制丨与君相逢
出品丨铜仁日报社、铜仁日报传媒集团
精彩回顾
原标题:《过桥米线,美食中承载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