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iweekly iWeekly周末画报
环保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议题,艺术家群体也为此作出了特别的努力,他们通常用废弃材料创作,以影像、装置、大地艺术等不同形式,表达警示和呼吁。另一方面,艺术史上也有用“垃圾”做艺术的传统,大师杜尚就是先锋之一,他认为,赋予日用品以全新形式、情境和思考角度,就可能激活“艺术属性”。现在,当我们欣赏当代艺术家们精彩的环保创作,感觉更强烈的是艺术的社会属性,它正积极展示出参与全球公共事务的姿态。
Chris Jordan&《大碗岛的星期天》
这位美国摄影师以社会产生的生活垃圾为拍摄主题,将数以万计的手机、撞坏的汽车、电路板、易拉罐、手机充电器等废弃材料集合成名作,调子上呈现出颓败、荒凉感,以此提醒人们在消费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其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日》由106000个铝制易拉罐组成,然后经过拍摄和后期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数字是美国每三十秒消耗的易拉罐数量。乔丹的拍摄有精确的数学考量,他的另一幅作品维纳斯,由240000个塑料袋结合拍摄而成,约等同于每十秒整个世界消耗的塑料袋数量。
Benjamin Von Wong&海浪装置
我们很难给加拿大艺术家归类,他首先以创造性的拍摄技巧而出名,然后将摄影的画面感糅合到装置作品中。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巨型海浪装置就是如此,泛着白色浪花的墨绿色海洋壮观绚丽,极具视觉冲击力——这是艺术家和环保志愿者在海边、街头收集的168,000根废弃吸管组成,经过了筛选、清洗、上色,造型,最终完成了这件作品。本杰明近年来的创作主题围绕环境问题展开,还曾收集4100磅废弃电脑、键盘、电子产品,拼凑出超现实的科幻场景。
John Gerrard&《Western Flag》
爱尔兰艺术家John Gerrard以实时模拟图像对抗环境问题而闻名,在非盈利慈善组织沙漠X策划的双年展中,他设计了名为《Western Flag》的实时模拟作品。巨大视频屏幕布置在广袤的沙漠之中,一根纤细的旗杆实时喷出黑烟形态的一氧化碳。艺术家如此解释说:“一氧化碳无法被看到,但通过这一面‘自我毁灭’的旗帜将其具象化,或许能够提醒人们对资源枯竭的关注。”在这里还有必要介绍一下沙漠X:这个组织关注新时代环境变化,联合新兴艺术家和特殊自然场景,创作特定地点的艺术,表达对气候、污染等问题的思考。
Angela Haseltine Pozzi&《拯救海的艺术》
波兹也是非赢利画廊The Washed Ashore的负责人,她近年来表现出对海洋垃圾的关注,与志愿者一起在俄勒冈海岸收集了大量海洋垃圾,制作不同种类的动物雕塑,以此表达垃圾对动物健康的危害。目前她已用6吨垃圾,包括人字拖鞋,瓶盖,玩具轮,点烟器等,创作了鱼嘴海雀、北极熊等70个大型动物雕塑,展示在俄勒冈班顿海滩上,供游人参观,其标语正是“拯救海的艺术”。
波兹表示:“我们清理了海滩上的26吨垃圾,这对实际需要解决的污染问题没有多大的影响力,但我们正在通过提高和唤醒人们的意识来做些事情。”她的画廊和志愿者工作室欢迎更多志于环保的人一起加入:“我们基本上邀请佛教徒和浸礼会、乡下人和嬉皮士,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等,他们围坐在桌子旁,共同努力解决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是我们还远远做得不够的。”
Mark Bradford&《密特拉》
布拉德福德是近年来炙手可热的青年艺术家,长期从事城市生活的废弃材料搜集,这些材料往往是非正式经济制度的残余;他从早期开始,他就使用父母工作的美发店周围的材料,包括用来固定头发、发夹和染发剂的纸矩形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艺术创作包括视频、装置和照片,对版画和拼贴画产生了持续兴趣,创作喜欢挖凿、腐蚀、铭刻和撕扯等处理手法,被艺术界称为解构拼贴(décollage),开始使用随处可捡到的海报和损坏的广告牌、街头涂鸦人士使用过的模板和图案等,还有一些特别的“垃圾”。
比如《密特拉》,就是由2005年佛罗里达飓风后的风化木板残骸创作的船,外观经过了艺术家漫长的解构拼贴,让人想到诺亚方舟,既践行环保,也在更深层意味着绝望后总有希望。而在广泛的艺术实践中,布拉德福德也保持对情感和政治领域的深度挖掘,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过程时说:“我开始想象它指向什么时,我才真正开始想象。”
Olafur Eliasson&《Ice Watch》
丹麦艺术家埃利亚松近年来风头十足,被欧美媒体誉为“当代艺术的达·芬奇”。他主张用艺术和自然对话,使用不同材料创作雕塑和大型装置,作品与自然完美结合,通过对光、水、雾、气温的精妙控制,给欣赏者带来沉浸式体验。《Ice Watch》是埃利亚松对于气候讨论所举办的装置展览项目,与丹麦地质学家Minik Rosing合作,将重达1.5~5吨的即将融化的浮游冰川运到巴黎气候变化会议的现场,代表一个人旅行去格陵兰所排出的二氧化碳量,冰块在人们的抚摸下慢慢融化,艺术家以这样直观和互动的方式提醒人们了解到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环境后果。
多年来,这位艺术家都在反思周遭环境和身体经验的关系——不久前,他举办的大型展览《你眼睛的慰藉》也是如此:“我不反对数字的东西。但是我想要维持一种真实感,因为数码增加了一层值得商榷的‘真实’,” 埃利亚松说。
Pascale Marthine Tayou&《树之花》
喀麦隆艺术家塔尤,在当代艺术界有流浪者的称号,他在地理、文化和艺术之间不断游走,曾获得阿肯当代艺术大奖,其作品以富有美感和挑战性的形式,表达了对当下世界热点问题的关注,选取素材上喜欢由玻璃、海绵、木棒、塑料袋等。装置艺术《树之花》以树枝和塑料袋为主要材料,综合了建筑、自然、人工合成元素,暗示着辐射和基因改造有关的奇异突变。遒劲树枝与轻盈塑料袋形成奇异对比,看似树在绽放,实则有变异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艺术家在环保主题中加入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有一段话揭秘了自己的创作主要思路:“糖与盐的混合,这就是生活,我们幸福而后忧伤,反之亦然,人生在这种片断中接连上演。这是所谓的和谐:一点光,一点黑暗,我每做一次展览都会对这种人性的本质加以阐述。”
草间弥生&《宇宙自然》
92岁的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对公共议题一直保持紧密参与感,创作领域日益开放,譬如为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创作了装置《花开妻有》,关于疫情还有诗歌和绘画——今年4月,还将自己部分户外雕塑作品搬到了纽约植物园中, 举办了命名为“草间弥生:宇宙自然”(Kusama: Cosmic Nature)的个展。
作品被春日的花草与湿地所包围,组合出一个迷你的宇宙生态,有早期的绘画,也有小型“无限镜屋”(Infinity Mirrored Room),以及《跳舞的南瓜》(Dancing Pumpkin),还有命名为《我想要飞翔宇宙》(I Want to Fly to the Universe)的铝制太阳……在花丛与波点、南瓜装饰的花园中,以鲜明的色彩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草间弥生的艺术深受自然世界的启发,也一直用不同艺术表达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场位于植物园内的展览,正是她与自然展开的一场直接而生动的对话。
编辑-G
撰文-L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变废为美,当代艺术家令人惊艳的环保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