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事(2021年4月9日-4月15日)

国 内

1. 习近平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开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打击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面落实打防管控各项措施和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监管主体责任,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加强社会宣传教育防范,推进国际执法合作,坚决遏制此类犯罪多发高发态势,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3.《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文章强调,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文章指出,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

文章强调,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4.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组织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通知》明确,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2021年5月前,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全国两会和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精神,展示“十三五”时期发展的辉煌成就,宣传“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美好前景。第二阶段为2021年5月至年底,六七月间形成高潮。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组织开展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群众性主题活动。

《通知》指出,要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活动。二是入党宣誓活动。三是讲党课和优秀党课展播活动。四是学习体验活动。五是主题宣讲活动。六是青少年心向党教育活动。七是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

5.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这是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双槐树遗址出土的骨针(2020年4月28日摄)。新华社发

4月13日,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这十大新发现为: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

6.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4月13日,海关总署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开门红”。与2018年、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25.3%和20.5%,进一步印证了我国外贸向好态势。我国外贸在贸易主体、国内区域布局、国际市场布局、贸易方式、产品结构等方面都在持续优化,外贸质量、效益逐步提升。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

图为海关总署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组组长曹敏通过用在口岸一线工作中积累的截获物制作的生动教具普及蟑螂病媒知识。 新华社记者 吴宇 摄

4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施行。这部生物安全领域基础性、综合性、系统性、统领性法律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生物安全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生物安全法共10章88条,聚焦生物安全领域主要风险,完善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全面规范生物安全相关活动。生物安全法明确了中央国家安全领导机构职责,明确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的组成、职责和运行机制,压实地方生物安全工作责任,要求建立省级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同时还规定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协助职责。生物安全法全面总结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经验做法,针对存在的短板弱项,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确立了11项基本制度,构建起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四梁八柱”。

8.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放管服”改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但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意见》提出了七个方面政策措施。一是进一步推动优化就业环境。二是进一步推动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三是进一步推动扩大有效投资。四是进一步推动激发消费潜力。五是进一步推动稳外贸稳外资。六是进一步推动优化民生服务。七是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9.广交会在“云”端开幕

在第129届广交会上,来自贵州省榕江县的一家企业营销人员展示参展的藤编产品。王炳真摄(人民视觉)

4月15日,第129届广交会在“云”端开幕。本届广交会按照电子家电、机械、建材、日用消费品、家居装饰品、纺织服装等16大类商品设置50个展区,展位总数约6万个,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6万家。参展企业通过图文、视频、3D、VR等多种形式展示,为全球采购商呈现一场经贸合作的盛宴。

10.数字人民币试点再扩容

日前,在人民银行举行的2021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人民银行表示,2019年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相继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奥会场启动。到2020年10月,增加了上海、海南、长沙、西安、青岛、大连六个试点测试地区。这是央行首次官宣数字人民币试点扩围至“10+1”。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覆盖了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多个领域,且正在有序扩展。

国 际

1.习近平接受外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4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受29国新任驻华大使递交国书。

习近平请使节们转达对各国领导人的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过去一年,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同舟共济、共抗新冠肺炎疫情,谱写了国际友好合作新篇章。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中国将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今年也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中方愿同各国一道,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坚定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北京冬奥会明年举行。我们有信心在各方积极支持和参与下,克服疫情影响,办成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

习近平强调,中国人民历来珍视友谊、爱好和平,愿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同各国人民深化友谊、增进互信、扩大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希望使节们为推动双边关系发展和联合国同中国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2.IMF上调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和2022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6%和4.4%,与今年1月份预测值相比,分别上调0.5和0.2个百分点。受疫苗接种和主要经济体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度过危机的前景越发明朗,但复苏仍面临高度不确定性。IMF呼吁政策制定者采取正确行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平稳复苏。

3.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

4月13日,抗议者在日本东京的首相官邸外反对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 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摄

4月13日,日本政府召开有关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废水经过滤并稀释后排入大海。日本政府要求东京电力公司以2年后能开始向海洋排放核废水为目标,开展具体准备工作。日方这一决定罔顾核废水入海对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在缺乏充分科学论证、国际监督和信息透明度的情况下排污入海,引发日本国内外强烈质疑。

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为基于科学依据,日本一些政客费尽心思,想要证明核废水清白,那就请他们把核废水用来饮用、做饭、洗衣服或者灌溉,请他们保证海产品不会被核废水污染,请他们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建议,同包括中韩在内的有关国家合作成立技术工作组,开展评估。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4月15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废水提出严正交涉。

4.美国宣布从阿富汗撤军时间表

4月14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驻阿富汗美军将从5月1日开始有序撤离,并于9月11日前完全撤出。当天,北约成员国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举行线上会议,决定从5月1日起的几个月内从阿富汗撤出全部军队。

美国于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发动阿富汗战争。拜登表示,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已完成反恐目标,“是时候结束这场美国最长的战争,是时候让美军回家了”。拜登说,美国将不会在军事上介入阿富汗,但将继续支持阿富汗政府,向阿安全部队提供支持,并支持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之间的和谈。

阿富汗总统加尼14日表示,阿政府尊重美国政府的决定,将在阿富汗和平进程中继续与美国及北约保持合作。阿国防与安全部队完全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网、环球网等

原标题:《近期大事(2021年4月9日-4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