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老英雄张魁印在哈逝世|享年100岁

电影《奇袭》中侦察连长方勇的原型、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黑龙江省军区原副参谋长张魁印同志(副军职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 4 月 17 日 7 时 42 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 100 岁。这是记者从哈尔滨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获悉的。

哈尔滨日报上个世纪由记者独家报道了张魁印奇袭的传奇,老英雄从那时起被发现,并走上中央电视台的荧屏,在《电影传奇》《难以忘怀》《生活空间》节目中亮相,他的事迹还被收入《寻访英雄》等书籍。

张魁印

据记者采访笔记记载:张魁印是山西平遥人,1937 年参加革命,他是电影《奇袭》中侦察连长方勇的原型。张魁印于 1941 年 6 月入党,历任山西政治保卫队二大队六中队战士,八路军一一五师晋西支队一团测绘员,晋西第二军分区侦通队侦察排副排长、排长,第二军分区司令部侦察参谋、侦察科科长,三十八军 113 师作战科科长。

张魁印入朝后,任志愿军三十八军侦察科科长,志愿军三十八军司令部情报科副科长,五十军作训处处长,三十八军作训处长,三十八军一一四师参谋长、副师长,黑龙江省军区副参谋长,1982 年 1 月离职休养,享受副军职待遇。

青年时代的张魁印

当年记者独家采写了《电影〈奇袭〉原型老英雄张魁印》一文,首发于《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太阳岛周刊》,并被《电影评介》《长寿》等刊物转摘。

很多人认为《奇袭》和《奇袭白虎团》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奇袭白虎团》是写抗美援朝五次战役中杨育才率兵奇袭白虎团的事迹。除京剧外,八一厂 1965 年拍的电影《打击侵略者》具体描写了奇袭白虎团的事迹,而《奇袭》是奇袭武陵桥的故事,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 年拍了部军事教育片《奇袭武陵桥》,1960 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又据此拍了故事片《奇袭》。

《哈尔滨日报》首发张魁印报道

关于这次奇袭的经历在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38 军王牌战将》和赵臆鸿的《38 军传奇——梁兴初与万岁军征战纪实》中都有详尽的描述,两本书不约而同写道:" 梁兴初派 38 军侦察科长张魁印携带电台、侦察兵、工兵、翻译等组成的侦察支队,化装成伪军穿插到敌后,炸毁李承晚伪七师南逃的必经之路武陵桥,使朝鲜战场二次战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演义》(张涛志著)上卷中的第 23 回的回目就是《毛岸英捐躯大榆洞 张魁印奇袭武陵桥》,此外在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的《抗美援朝回忆录》,洪学智著的《抗美援朝战争回忆》(解放军文艺版),作家出版社叶雨蒙著的《黑雪——出兵朝鲜纪实》,以及多部描写抗美援朝的纪实文学中,都记载了奇袭武陵桥的成功战例。

后来,新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以这一战例为素材,拍摄了一部故事片,那就是家喻户晓的《奇袭》。张魁印说:" 电影《奇袭》我看过好几遍了,较之真实事件艺术化了,影片拍得很好。每看一遍,我都要想起我的战友们,但电影毕竟与实际战例不能相提并论,还有许多精彩的地方没拍出来。"

1950 年 11 月,朝鲜战场二次战役拉开序幕,38 军军长梁兴初决心打一个漂亮仗,他对彭德怀总司令立下军令状:" 德川 38 军包了,25 日发起进攻,26 日结束战斗。" 梁兴初命令侦察科长张魁印、113 师侦察科长周文礼率领 323 人组成侦察支队,张魁印任支队长兼政委,周文礼任副支队长,在二次战役前的 11 月 24 日秘密插入敌后,务必于 11 月 26 日 8 时前炸毁武陵桥,堵死敌人后路,配合主力部队歼灭德川地区的伪七师,张魁印领导的这支侦察支队由 38 军军部侦察连、113 师侦察连、两个工兵排组成,有通讯兵、电话兵,还有 13 名朝鲜同志、医务人员和英语翻译,携带一部电台、600 公斤炸药,每人携带 4 颗手榴弹和充足的弹药。

1950 年 11 月 24 日晚 10 时,张魁印带队向敌后挺进。深夜,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113 师侦察连为前卫,军侦察连和工兵排跟进,利用炮火射击时发出的火光观察道路和地形,绕过敌人的重重防线和警戒,很快插进敌人前沿,奔向浦洞。浦洞是敌军两个师之间的接合部,要炸武陵桥必须从这里穿插过去。小分队途经浦洞时,实际上就是走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公路两侧敌人的营房里,灯光通明,谈笑声和军用帐篷里的音乐声听得清清楚楚。迎面开来的数辆敌军车还主动给小分队让路。敌人哨兵询问时,小分队的向导回答机智又巧妙,其中三句话张魁印至今难忘:" 哪里的?"" 一大队的。"" 哪来的?"" 前边来的。"" 去哪里?"" 去后边。" 这些含糊的对话使敌哨兵相信了他们,小分队顺利通过了浦洞。小分队表面轻松,心里却紧张得很,每个人的枪都打开了保险,手榴弹掖在袖筒里,随时准备投入战斗。小分队的行动准则是:途中不恋战,走则快,打则猛。当时,小分队向导对当地地形相当了解熟悉。沿途老百姓也对侦察员们帮助很大。在奔袭武陵桥途中,志愿军先遣队一共走了两个夜晚一个白天,与敌人进行了三次战斗,但是我小分队始终以前进为主,歼敌为辅,直插武陵桥。

24 日晚出发 2 个多小时后,穿过了浦洞,来到故城江。故城江边没有桥,却有一个徒涉场,就是在 2 米多深的水中,用石头铺一条 1 米左右高的路,这条路很宽,可以走汽车,在水中看不出来,飞机也炸不着,沿这条水中的徒涉场就能走过去。可在漆黑的夜里,上哪儿去找这条水中通道?能不能过也不知道。这时来到一个村庄,村庄里驻扎着敌军,战士们冲了进去,敌人还在睡梦中,我先遣队便开了火,一梭子下来,把敌人打了个人仰马翻,捉了两个 " 舌头 " 出来。这两个敌军交待出故城江上的徒涉场,小分队顺利地沿江中通道过了故城江,而后续的大部队也是从这条隐藏在江上的特殊通道走过来的。可刚过故城江,侦察连便与敌人接上了火。当时,军部侦察连一班长郭兴运率领一名战士打前站,想进暮滩里的一个农舍找个老乡问问情况,没想到屋里的敌人正在生火做饭,一见持枪的一班长进去,便接火打起来。郭兴运先敌人开火,以猛烈的火力将敌人堵在屋内,十分钟后,敌军一个排的兵力大部分被小分队歼灭,郭兴运同志却光荣牺牲。

25 日上午,先遣队在山上的老百姓家找了个柜子,将郭兴运就地安葬,并简单地开了个追悼会。朝鲜停战后,我军找到郭兴运的遗体并迁入当地的烈士陵园。张魁印还清楚地记得,郭兴运是山东人,是个老侦察员,只等战斗结束就能提干了。他牺牲时才 20 岁。电影《奇袭》中唐虎牺牲一场戏便是用了这个细节,据抓获的两名俘虏交代:前方的暮滩里发电场大坝上有敌人的碉堡。若强行通过,一开火,怕误了战机。怎么办?张魁印决定带部队夺路前进,命令小分队向东登上高 692 米的杨柳峰,准备争取主动,继续向武陵桥方向挺进。

山里树木参天,荆棘丛生,怪石嶙峋,无路可走,小分队凭借指北针和地图,艰难地行军。深夜,小分队来到前进路上最后一个屏障——后游仙峰,该山峰高 1105.1 米,坡度一般在 70 度以上,翻过去就是武陵里,大家就着雪吃了点炒面,稍微休整了一下,并找到了向导。在一个朝鲜老大爷和他的小孙女的带领下,历经 5 个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爬上了后仙游峰东侧,于 11 月 26 日凌晨 5 时到达预定地点武陵里,这时离军首长规定的炸桥时间还有最后的 3 个小时。

武陵里位于后仙游峰西边一条东西走向的山沟里,沟口大同江奔流南下,沿江东岸有去德川的主要交通干线,并行的铁路和公路桥跨在沟底河口上,这就是武陵桥。在桥附近,大同江西岸是悬崖绝壁,因此,武陵桥就构成了德川去南川的咽喉。桥头筑有碉堡、营房、铁丝网,60 余人的守桥敌军驻守在这里。

(电影《奇袭武陵桥》海报)

张魁印清点一下小分队人数,除郭兴运同志牺牲外,没有掉队的和其他伤亡。张魁印动员: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炸桥,毛主席、祖国人民、军首长在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我们一定要让他们听到胜利的爆炸声!当时战士们已连续行军作战 40 多个小时了,期间仅仅休息了 4 个小时,没吃到热饭,连冷水也没喝到。8 时前完成炸桥任务,这铁的命令时刻响在战士们的心头。听到张魁印的战前动员,战士们士气高涨,齐声说:" 我们决不会给毛主席和祖国人民丢脸,就是牺牲了,也要坚决把桥炸掉!"

清晨 6 时左右,小分队逼近桥头,守桥之敌刚刚起床,正在洗漱,他们发现小分队的战士们,碉堡还没来得及进去,就被消灭了。敌人不知所措溃逃,除伤亡、被俘外,少数逃往山里。爆破组飞速奔向大桥,大同江刚封冻,冰面刚能承住人,一不小心便滑到水里,桥墩高有 5 米左右,战士们携带的软梯不够长,为抢时间,他们搭成人梯,把 160 公斤炸药安放在桥墩上,并点燃了导火索。同时,小分队迅速渡河,占领南去公路两侧的制高点,其余各部也控制了桥北路旁的有利地形。

这时,由南面开来大汽车 5 辆,满载军火,驶往德川前线,汽车刚上武陵桥头,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桥和先头汽车一齐飞向空中,化作一个巨大的黑烟柱。此时,正是 1950 年 11 月 26 日 7 时 30 分,武陵桥的爆炸奏响了抗美援朝战场第二次战役胜利的序曲。

武陵桥这个咽喉被我小分队紧紧扼住,南逃的北援的敌人联系不上,对 38 军顺利全歼敌人起了重要作用。入夜时分,武陵桥南北两边,大同江两岸,是一片火海,军首长用电台指示张魁印的小分队,取道龙源里,直插新安州以南地区,察明敌情,断敌退路。这样,张魁印又率部前进 4 昼夜,炸桥两座,阻敌三次。

百岁抗美援朝老英雄虽然逝世,但他的银幕形象在电影《奇袭》、军教片《奇袭武陵桥》中永生。

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记者:申志远

原标题:《抗美援朝老英雄张魁印在哈逝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