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杜涛 经济观察报
踏踏实实和稳健经营,成为了刘永行坚持的风格,也成为了他投资众多行业的商业信条。
作者:杜涛
封图:CFP
73岁了,但是刘永行依然没有退休的打算。“退休,我为什么要退休呢?你看如果我驼背了,身体不好了,那也该退休了。但是现在的我思维敏捷,反应很快,每天都在学习,而大部分时间除了讨论工作之外都在查资料、在学习。我现在感觉比二十、三十岁的时候状态更好,二、三十岁的人还够不成熟,现在成熟了,知识丰富,经验丰富,身体又好,年轻人能做的事情全部能做,为什么退休呢?”
这是3月25日,上海东方希望大厦的16层,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之时,对于退休问题的解释。
73岁的刘永行还在经常出差,去新疆准东看东方希望投资的600余亿元的循环经济园区项目,去重庆丰都视察水泥项目,去山西晋中指导氧化铝工厂生产……就在采访之前,他刚刚从内蒙古包头出差回来。
在总部大楼办公室过道旁边,放着一只黑猪模型,用刘永行的话来说,这是他从事了近四十年的农业。
希望集团自从刘家四兄弟分家之后,刘永行就进入了重工业,电解铝、发电厂、水泥等,在近几年,更是进入了新能源行业。
按照通常意义上的企业经营理论,刘永行的东方希望好像与绝大多数企业不一样:负债率极低,基本上全部靠自有资金滚动,放弃发行批准的债券,在过去的十年、二十年也没有介入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其实,从长周期来看,实业的回报率并不低,甚至会高于金融和房地产业。既然我们选择了自己的实业道路,就要心无旁骛,一心一意坚持自己的战略,虽然有时看起来做得慢一些。”
踏踏实实和稳健经营,反而成为了刘永行坚持的风格,也成为了他投资众多行业的商业信条。用他的话来说,“三百六十行,不必都是状元,做到优秀就足以为社会做贡献。”“我,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凡人而已”,刘永行给自己这样定位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刘永行想搞重工业,而其他三兄弟不同意,这也成为刘家四兄弟分家的原因。
那么刘永行为什么会从一直从事的农业,进入门槛较高又不熟悉的重工业?
原因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之行,1992年春节的时候,刘永行到美国访问,本意是想去看看美国的饲料厂怎么做的,美国的其他产业怎么做的。
去美国一趟,对刘永行影响最大的就是美国极高的劳动效率,其次就是美国当时正在进行产业转移。
而产业转移也让刘永行决定回国之后投资重工业。当时在美国,刘永行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工资的增加,有一些产业要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工厂,比如说钢铁产业,以前是在英国,后来在德国,二次世界大战转移到美国,以后转移到日本,七十年代开始转移到韩国。
“当时已经改革开放十多年了,但是我们的产业还是农业,工业还是主要以轻工业为主,但是对原材料的需求就非常旺盛了。”刘永行回忆道。
在刘永行看来,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必然带来经济的持续发展,那么十年以后,重化工原材料的需求必然会大幅增长。
其实,虽然当时的刘永行发现了未来的商机,但是之前的他一直从事农业,对未来成为他商业帝国中主要组成部门的工业也不是很懂。
经过反复思考,刘永行跟他的兄弟们提出未来投资工业,能不能做?能不能做好?但是他的几个兄弟不太感兴趣,他们各有各的看法。
于是,刘永行提出来分家,1995年的一天晚上,刘家四兄弟就这样把家分了。此时的他,布局的是之后十年,看到的也是十年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转型重化工前,饲料行业平均利润率已大幅降低,转型迫在眉睫。重化工业是重资产行业,对资金需求量极大,再加上产能过剩,全行业长时间亏损,是大家公认的最困难的行业。但是刘永行不以为然,他认为,难走的路,走得人也少,反而容易成功。
73岁的刘永行,最近几年出差最多的地方是新疆,在这里,他投资600亿建立了一个循环经济产业园。
这也是这二十年来他投资的一个重点项目。
这里是被刘永行自己称为“六谷丰登”产业园。新疆东方希望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以准东丰富的煤炭资源为生产要素,通过煤、电、铝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煤炭资源被转化为电力,用于生产电解铝,这样,将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就地转化为高附加值的铝精深加工产品。
简单来说,就是刘永行以煤炭资源为生产要素,将煤炭就地转化为工业生产所需的电力资源,再把电用于生产铝合金、工业硅、多晶硅等一系列的产品,进而打通了铝业和硅业;利用沙漠中的煤代替进口石油,生产乙烯、丙烯塑料,打通了化工业;利用新疆丰富的玉米资源和产业链上其他有机原料发展绿色有机饲料,进而发展生态有机养殖业,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经过生物发酵处理后形成生物肥料,改良戈壁滩土壤,让沙漠变成良田。
进而实现刘永行规划中的“六谷丰登”。这也是刘永行觉得这个产业园区应该叫“六谷丰登”产业园的缘由。
其实,这是常被提到的循环经济模式。
刘永行觉得,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理念是高效节约、综合利用资源。早在东方希望初入准东时,就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融入生产,搭建了“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合循环,规划了“煤谷”、“电谷”、“铝谷”、“硅谷”、“化工谷”、“生物谷”,六谷相连、相融相生的循环产业经济链,将准东资源就地转化为具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的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从刘永行的经营理念可以看到,现代经济中的精细化分工在这里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以上游产业的废物废料为原料进行循环,不断地进入下游产业链。刘永行在最近几年进入了生产多晶硅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其实,做了那么多产业之后,我始终是主张社会产业分工是一种社会进步,它是一种发展模式,专业分工,提高效率。但是任何一种模式有利就有弊,社会分工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它存在着交易成本、包装成本、运输成本……对于工业行业更是如此,比如废物的处理,单独处理费用,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产业链里面,做到让一个产业的废料就是下一个产业的原料,比如锅炉生产的废料,或者脱硫石膏,成为水泥的原料,那么两个产业就可以联系起来,就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时的刘永行打断了采访,带着记者观看他会议室墙上的照片,照片内容并不是领导人视察,而是他在各地建造工厂,一个个工厂青山依依,绿水环绕。“东方希望的很多产业,在前几年属于产能调控的行业,甚至现在进入的光伏,在之前也经历了一轮洗牌,为什么还会坚持进入这些行业?”“低成本,循环利用”,这是刘永行的回答,也是刘永行不停地进入其他行业背后的思考。
低成本,对于东方希望来说,首先就是主要生产要素成本,其次就是上游产业链产生的废料可以成为下游产业的生产原料,这样既节约了处理费用,也节约了生产费用。
在刘永行的世界里,他觉得这个世界上可以做好的事情太多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进入的行业没必要每一个都做到状元,做到很优秀就可以。因为你只要做得足够优秀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润,就可以解决就业、贡献税收,为政府、社会创造价值。而且我们每进入一个产业,都会预设20亿元左右的‘学习成本准备金’。”
刘永行很少出现在媒体上。
也许对于刘永行来说,曝光率已经不重要,哪怕当过首富,企业还在某一年登榜过民营经济的第一名。“当过三次第一,一次是民营经济的第一,两次首富”,刘永行的手指成一个OK的样子。“三次。”
他掰着手指头来数,第一次是1995年,国家工商局给刘永行颁发一个中国私营企业500强第一名,那年的销售额是16亿。之后是四兄弟一起排过第一,再之后福布斯2008年排第一。“对于排名什么的不在乎,你看看我们,从来没有提过什么时候进入世界500强。当然,人家进行排名评比那是人家的事情。”
刘永行停顿了一下,“那会让你变得急功近利。”
在刘永行眼里,销售额只是一方面,应该更看重企业的的盈利能力,企业的环保、安全等等小数据,不要“大而不强”。“每年都有很多邀请我们参加各种百强企业评选,我们很少参加。参加的好处是名义上进入了五百强或者百强,知名度提高,能够更好地融资。”
刘永行挥了挥手,“这些对我们不重要,我们的负债率极低,很少靠融资去做项目。前几年批准了2个债券,共80亿元,后来也没发。”
东方希望集团的企业直到现在还没有一家上市。当然在刘永行看来,很多板块企业都可以达到上市的标准。“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去上市?自有资金充足。当然我们也不是排斥上市,上市也是企业发展的一条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因为可以融到很多钱,所以很多人去走,道路就很拥挤。”
刘永行回答得很干脆,上市或者大规模融资,会让你去做一些不是那么正确的事情,比如为了市值管理而市值管理。“我不抗拒上市,不反对上市,也认为上市是非常好的一个企业制度,但是要归结于企业需不需要。”
在东方希望集团里,所有人都知道,73岁的刘永行,比普通员工都要勤奋努力。更重要的是,刘永行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
“我的身体现在比20岁的小伙子身体都好。走路他们都走不过我,每天超过1万步,而且是大步走,快速走,大多数年轻人都赶不上我,我各项体检指标都是中间值,都是最健康的。”
但是,刘永行认为未来退休要有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培训人才梯队,形成一种良性的人才机制。第二,就是自己快到“老年痴呆”的时候。
当说到第二条的时候,他笑得非常开心,整个会议室都充满了刘永行的笑声,“不然退休干嘛?去跳广场舞吗?”
诚然,他认为自己离退休还有很长的时间。“退休,不是岁数大了就退休,是看还能不能健康地工作,能不能让企业健康地向前发展。”
2021年,刘永行还在继续忙碌着,他每个月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各省市的子公司间辗转,检查、指导生产经营,了解各项生产“小数据”的改进情况。“更重要的是农业,2021年希望可以养猪达到2000万头。”他也比较自豪地说,经营了40多年的农业产业,从来没有亏损过,这次,他会更相信自己的眼光。
4月8日,此时的他又飞了五个多小时,从中国的东部上海,飞到了最西端的新疆,去看他“六谷丰登”产业园区。
也许,这就是刘永行的“年轻”。
73岁的一个老人,也是一名中国平凡的企业家,依然享受着努力工作的乐趣。他还保持着年轻的心态、年轻的状态。
时间的玫瑰——写在经济观察报创刊二十周年
20年,我们一起走过
原标题:《刘永行:一个与众不同的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