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背后吐槽,竟有益身心健康

原创 时差少女S 心理0时差 

上周收到一条读者留言:

少女,我对一个现象很好奇,想请教你。

我工作上遇到一个超级奇葩的客户,但因为他是我们的大客户,我不好得罪,只能忍气吞声。昨天我被气得半死,感觉自己很倒霉、很委屈。回到办公室我忍不住跟身边人吐槽了起来,结果才发现其他人也都被这个客户坑过,大家开始了一场集体吐槽。

有意思的事,大家吐槽完我竟然心情好多了,没那么委屈了。今天跟这个客户见面,我心情平静了很多,沟通竟然还蛮顺利。

我想问,在背后说人坏话是不是不对?可是我确实觉得心情好了很多,为什么呢?

看完,少女想起某热门综艺,大概吐槽是人的本能欲望,但因为现实有太多限制,所以有了这个节目公开帮我们解气吧……

说回正题,你是否有一些忍不住想吐槽的时候,为什么集体吐槽会让我们感觉心情舒畅?以及,吐槽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原则和边界?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01

吐槽是抱怨吗?

从概念上来看,吐槽是指:

抓住一件事物的 “不合理性” 或者 “漏洞”,通过戏谑、幽默的语言,发出调侃的感慨或者疑问,以此表达不满。

很多人会问,吐槽和抱怨的区别是什么呢?

两者都是一种发泄情绪的方式,都需要有人倾听,但却有非常大的区别。

首先,吐槽是针对 “不合理的人和事”,是相对客观的;而抱怨则指向 “对自己不合理的人和事”,主观认为自己是受害者,通过评价别人来表达自己受到的伤害。

其次,吐槽是一种带着幽默的嘲讽,本身不会有太多负面情绪,不是把倾听者当成 “情绪垃圾”;抱怨则带有更强的负面情绪,更像是把对方当出气筒,听的人容易感觉到烦躁和压力山大。

而集体吐槽,就是两个及以上的人,针对同一类型的事进行调侃,大家互为倾诉方和倾听方,用一种安全的方式满足了“攻击”的快感。

02

为什么集体吐槽会让我们感到快乐?

1. 集体吐槽是一种高级的 “情绪管理策略”

吐槽的出发点其实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情绪。

情绪调节方法可以分为 “个人调节” 和 “人际调节”。

心理学家 Gross 提出了情绪调节过程模型,在个人层面,我们只能通过“躲避环境”和“重新评价”来避免产生负面情绪,比如开头这个读者,她可以通过不见这个客户、或者强行把他想象成好人,来避免自己不开心。

Gross 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个人)

可是显然她做不到,负面情绪已经爆发了。

于是她启动了“人际情绪调节”,即通过向他人吐槽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得到了发泄,负面情绪减少,而他人的认同又帮助提升了积极情绪。

由于吐槽本身有一种戏谑、幽默的成分,可以说是一种安全的“人身攻击”,比起直接跑到客户面前大发雷霆要明智多了。

2. 吐槽完,发现自己不是最惨的

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对自己幸福的感知都不是独立的,我们在评价自己过得好不好的时候,其实都会受到社会背景、比较对象的影响,这也就是 “社会比较”。

学生时代,同桌的成绩影响着我们对自己成绩的判断;

工作中,我们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待遇,也会看看身边人;

感情中也一样,容易跟闺蜜比谁的男友更不靠谱;

……

同样遇到奇葩的领导、客户、男友,独自面对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倒霉的人;但是当我们在一个集体吐槽的环境中,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不止我这么惨。

你可能会说:“这不就是幸灾乐祸吗?”

这个词听起来像是贬义,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确实发现 “幸灾乐祸” 能帮助人们提升幸福感。

2007 年,一项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从脑科学的角度证实了这种社会比较产生的奇妙体验。

在同样的条件下,当人们通过社会比较后,发现有人比自己更糟糕时,左腹侧纹状体会被更大激活(这个大脑区域被称为快乐中枢,通常与奖赏情绪有关,例如当人们中奖、获得金钱奖励、或被表扬时,这个区域会被激活)。

突然发现自己不是最惨的,就跟中奖的感觉差不多。

3. 有人说了公道话

有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委屈,被不公平对待。此时如果有人跟我们一起吐槽这些不公正的事,就有一种“终于有人说了公道话”的爽感。

例如上周,身边同事因为公司临时的任务需要加班,迫不得已推迟了跟男友的约会,惹得男友非常生气,说她是工作狂,眼里只有工作。

她狠狠怼了回去,接着跟我们吐槽;另一个同事也说了相同的经历,说家人经常骂他“不着家”,可实际上“谁想加班啊,还不是迫不得已“。

在这种集体吐槽中,彼此通过言语“伸张了正义”,虽然被误解,但有人说“不是你的错”,这种替代性的正义,也会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感受。

从这个角度来看,集体吐槽的效果比单方面的吐槽更好。

4. 通过身份认同拉近关系

在集体吐槽时,我们会感觉到自己是被接纳的、互相认同的,大家彼此之间会形成一种“统一战线”的亲密感,哪怕彼此陌生的同事,吐槽完也能变朋友。

另外,心理学家 Spears 认为,在调侃中小团体通过与团体外其他人做区分,来创建自己的身份认同,从而提升自尊。

在这种身份认同中,我们感觉到自己不再孤独,自怨自艾的感觉也瞬间减少了很多。

03

集体吐槽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原则和边界?

1. 注意吐槽对象

我们本文说的是“集体吐槽”,它是指至少两个人一起吐槽。虽然如此,也会有发起方,如果你是首先发起吐槽的那位,需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你需要找到跟你统一战线的人,你们在吐槽的这件事情上是平等而且没有利益纠纷的。

比如你可以跟同事一起吐槽老板、却不要跟小老板一起吐槽大老板;你可以跟闺蜜一起吐槽男友,却不要跟婆婆一起吐槽老公……你们处在不同的位置,顾虑肯定不同,不平等的吐槽容易引发额外的纠葛。

其次,你要识别对方的情绪。

如果你吐槽完对方跟你有同样的感受,你们共享了一些信息,并一吐为快,这种情况是比较合适的;但如果你意识到对方没有同样的感受,你就需要适可而止,不要变成单方面的吐槽,这样一来容易给对方造成压力。

2. 有些事不适合集体吐槽

首先要确定的是你们一起吐槽会不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例如你跟同事一起吐槽老板,是否会涉及合作,会不会影响到同事跟老板的交流。

吐槽的事通常无关轻重,是可以随意调侃的;但有一些涉及是非、隐私、大局利益的事情,不适合集体吐槽,否则可能会一不留神把自己“卖了”哦。

3. 解决完了情绪,别忘了还有问题要解决

很多人反对吐槽,因为觉得它只是一种嘴上功夫,并不会真正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写这篇文章,少女也绝不是想让大家用吐槽来逃避问题,相反,我们希望告诉你:

情绪很重要,但解决了情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解决难题。

吐槽完,情绪没那么负面了,此时便要抓住机会分析问题,找机会去解决哦。

最后

愿你被世界温柔以待

能有一群能一起吐槽的好朋友

也有一颗拥抱生活的赤子之心

世界和我爱着你

少女参考的文献资料(上下滑动查看):

[1] John, O. P., & Gross, J. J. (2004). Healthy and unhealthy emotion regulation: Personality process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2(6), 1301-1334.

[2] Hofmann, S. G., Carpenter, J. K., & Curtiss, J. (2016). Interpersonal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 (IERQ): Scal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40(3), 341-356.

[3] Suls, J., Martin, R., & Wheeler, L. (2002). Social comparison: Why, with whom, and with what effect?.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 11 (5), 159-163.

[4] Fliessbach, K., Weber, B., Trautner, P., Dohmen, T., Sunde, U., Elger, C. E., & Falk, A. (2007). Social comparison affects reward-related brain activity in the human ventral striatum. Science , 318 (5854), 1305-1308.

[5] Ellemers, N., Spears, R., & Doosje, B. (2002). Self and social identit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53(1), 16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