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被误解的“天才病”

一念天堂,一念疯狂

我们在很多报道或者名人自传里得知,“双相情感障碍”好像对那些事业有成、在某个领域颇有建树的天才们“偏爱”有加。美国心理学家曾经统计了1400位艺术家,其中74%具有双相情感障碍的症状。

梵高、贝多芬、陈奕迅、玛丽莲梦露等都深受其苦。

在我国,大约每1000人当中就有5至10人得有此病。起病高峰在15岁至19岁,通常在25岁之前发病。

虽然它有个“很酷”的名字——“天才病”,但事实上是一种比抑郁症还要严重复杂的精神疾病。为了让世人更好的了解,国际上将3月30日梵高的诞辰定为“世界双相障碍日”。

你是否遇到过ta们?

ta们有时情绪高涨、甚至易怒;

思维活跃、满脑子的想法一张嘴都不够用;

极为健谈,言语内容夸张,

自尊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

精神饱满,休息五分钟,工作两小时。

简直是“天才”般的存在。

有时却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表现出心境低落,兴趣丧失、活动性减弱等抑郁症状。

当双相障碍中的抑郁发作时,症状与单相抑郁类似,在临床上难以区分。而且患者一般在情绪低落时,才会有求助的需求,所以双相障碍患者很容易被误诊为抑郁症。

而且ta们的抑郁和躁狂是交替发作的,有时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主宰,有时又成了人间的弃儿。

一些对双相的误解

双相障碍=“一会高兴一会难过”?

对那些真正饱受双相障碍之苦的患者来说,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就好比我们认为抑郁症患者只要“乐观开朗点”就可以了。双相障碍患者的情绪总是在大起大落,这种起伏让ta们的生活都成了无形的煎熬。

双相的状态可以自主切换?

很多人会对双相障碍患者的“状态切换”感到神奇。有的患者好像也能找到一个“开关”,可以随时切换躁狂的状态。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开关”,而是患者在进行某项活动时,神经活动受到脑内激素分泌的影响,触发了躁狂的状态。一般来说,患者的情绪波动不是他们能完全控制的,更不能预期自己下一秒的状态。

双相障碍偏爱天才?

双相障碍是严重的精神疾病,有的患者为了活着就需要“竭尽全力”。媒体宣传这些成就卓越的“天才患者”,只是幸存者偏差。虽然留下了无与伦比的艺术作品,但这种“天才”不值得。

双相障碍的治疗

双相障碍虽然是一种难以完全治愈的精神疾病,但通过长期坚持的药物治疗便能控制症状,配合心理治疗结合物理治疗(TMS重复经颅磁刺激),多管齐下,能极大提升治疗效果。

我们心悦诊疗团队能提供以上的多模式整合治疗,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更加人性化解决疑难问题。

同时需要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理解和关怀,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愈后环境。

愿每个“天才”都有一个港湾,让灵魂不再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