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红河革命军事馆:革命事业薪火相传 英雄伟绩永放光芒

红河州,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曾涌现出无数革命英雄先烈,为深爱的祖国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

巍巍哀牢山、滔滔红河水,见证着这些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而英勇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先烈之风,山高水长。红河革命军事馆以党史军史为主线,所讴歌的革命先烈、英雄伟绩,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红河儿女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奋发图强,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常玉选 摄

史料载伟绩 功勋永不灭

蒙自军分区大院内,一座气势恢弘的高大建筑耸立于蓝天之下,“红河革命军事馆”7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下侧两边题写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大字横幅,营造出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衬托得整个建筑更加庄严肃穆。

记者随着解说员谢利娜登上高高台阶,迈入馆内,了解馆内布置,并在声光电营造的环境中看文物史料,学党史军史,经受一场脱胎换骨般的精神洗礼。

常玉选 摄

在该馆3000多平方米的展示区域里,分为党史军史长廊、红河军史展陈和红色影视厅3部分。党史军史长廊按时间顺序,从土地革命时期讲述到现代化建设时期;红河军史展陈部分,分为印象红河、烽火红河、革命红河、新生红河、浴血红河、精兵红河和强军红河7个展厅,简要展陈了自公元前111年以来红河地区的军事活动情况。

图片来源蒙自军分区

其中结合各个时期的鲜活人物、真实故事,展示着2000余件文物史料、雕塑,带人穿越时空,追忆峥嵘岁月,汲取伟大精神。

红河是云南革命的摇篮和沃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云南党组织转战蒙自,开展早期革命斗争,17名年轻人肃立在火塘周围,召开了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点燃了云南早期的星星之火;蒙自、个旧地区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云南开展早期革命活动的中心区域和重要据点;涌现出红河州第一位中共党组织创始人——杜涛;成立了云南省第一批县级基层党组织——中共蒙自党支部等。

常玉选 摄

抗日战争时期,红河军民以国共合作基础英勇参战,在抵御外辱、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以实际行动投身到抗击日本侵略的洪流中,或出征抗日前线,或固守红河天堑,御敌于国门之外。馆内两尊仿制碑刻上,分别镌刻着“虎踞营—华国岗哨”“抗日必胜”字体,实碑现分别位于金平县的金竹寨村、白石岩村,成为见证红河抗战壮丽凯歌部分音符。

常玉选 摄

解放战争时期,云南反蒋武装斗争在红河发端,组建“一支人民的军队”“云南人民自卫军”“滇黔人民自卫军”和“‘边纵’第10支队”等人民武装,红河儿女扛起馆中展示一样的火枪、大刀等武器英勇奋战。在1950年陈赓指挥二野四兵团发起滇南战役后,“边纵”部队配合作战,红河群众迎军支前,夺取了红河乃至云南解放的伟大胜利。

常玉选 摄

常玉选 摄

馆内展示的一座瓦窑,是按照驻绿春县平河镇边防连队营区内的土窑复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军进驻边防之初,条件十分艰苦,官兵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修建土窑烧砖、烧瓦,不只建造营房,还帮助驻地群众建学校、粮店、供销社,改善驻地人民群众生活条件。

图片来源蒙自军分区

自新中国成立后,驻红河州部队先后投身军管土改、维稳处突、寻找“苦聪人”、参与曲江特大地震救援,在红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上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军民鱼水”赞歌。

在“强军红河”展厅里,展示着驻红河州部队积极参与打赢驻地脱贫攻坚战的情况。2016年以来,驻州部队先后投入数千万元、数万人次,积极开展组织扶贫、哨所扶贫、兵役扶贫和教育扶贫,把精准扶贫扶到了点上、根上,为红河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天地英雄气 精神万代传

在革命军事馆前厅丈余高的“红河英烈”谱上,重点收录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来籍贯在红河、牺牲在红河、安葬在红河的烈士1392名,他们曾是拥有干部身份的军人及立功受奖的战士和民兵。“红河英烈”谱下放置的大屏电脑里,储存着《红河英烈大典》电子书,完整收录着与红河有关的6400余烈士——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远被人民铭记——杜涛,云南早期革命星星之火的点燃者之一。1927年春,年仅26岁的杜涛回到云南,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扩大云南党组织,大力开展各项革命工作的指示,与其余共产党人共同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特委。不久,他被派往蒙自开辟迤南工作,满腔热血、踌躇满志的他,开始践行自己“一片丹心为革命,誓将头颅报中华”的铮铮誓言。仅3个月,他就在十几个村寨发展中共党员80余人,建立起党支部20个,建立起农民协会10个,发展会员近800人。1929年被捕后,高呼“打倒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口号慷慨就义,年仅29岁。

图片来源蒙自军分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红河地区全民动员支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石屏富商李恒升、张正堂捐赠银元20万元,用于购买战斗机两架支援抗战;抗日名将张冲、万保邦率云南儿女为主组成的部队血战台儿庄;1940年9月,滇军发动群众,沿中越边境严密布防,结成抗日铜墙铁壁,日军始终被拒于国门之外。从1937年到1945年,红河地区军人壮烈牺牲2100余人,平民因战也多有英勇献身。

常玉选 摄

在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后,红河儿女、红河驻军更是涌现出不计其数的英雄,人民群众对他们的事迹耳熟能详。馆内,人们能看到一张熟悉的英武面孔——2019年在扑救四川凉山大火中英勇牺牲的消防战士孔祥磊。他牺牲后魂归故里之时,建水县城万人空巷、全州人民通过媒体直播,含泪迎接他们的好儿子回家……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中,无数红河儿女和驻军官兵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始终把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高高举过头顶,以生命践行使命,用热血浸润热土,在祖国南疆、全州人民的心中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每次参观结束,人们总是在‘红河英烈’谱前驻足默哀,鞠躬致敬。”谢利娜介绍。

图片来源蒙自军分区

“参观了红河革命军事馆之后,我对伟大的党、伟大的人民军队更加热爱和仰慕。我决心在部队这座大融炉里好好锻炼,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驻蒙某部战士廖宇霄表示。

“我们今日的幸福生活、和平与安宁,正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战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一定传承先烈遗志,发扬先烈的革命精神,为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增砖添瓦。”参观之后,蒙自市民王婷说。

记者:常玉选 文/图

原标题:《探访红河革命军事馆:革命事业薪火相传 英雄伟绩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