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时差少女S 心理0时差
最近一个朋友吐槽说他谈了一场假恋爱,因为女朋友经常表示 “我想一个人待会,别跟我靠太近”;还会跟他说:“恋爱可以,不要公开关系。”
他就纳闷了,情侣难道不是每天黏在一起,恨不得 24 小时不分开的吗?为什么女朋友如此抗拒亲密?
面对这样的女友,他又该怎么做呢?
今天,少女跟大家一起回顾一篇旧文,来讲讲 “回避型依恋” 的那些事。
01
电影《和莎莫的 500 天》的女主角莎莫,便是这样一个若即若离的女友。
她长相甜美,性格开朗,笑容迷人,几乎被所有男人奉为女神。男主角汤姆第一次见到她,便被她迷得神魂颠倒,一直想找机会靠近她。
但在一次 Party 中,莎莫却用一段话向汤姆宣告了自己的态度:
“谈恋爱没意思。”
“做别人的什么我都会觉得不舒服。”
“我跟别人交往过,不过我没感受到爱。”
……
这段话让汤姆心凉凉,以为没戏了。
但谁知第二天莎莫就在办公室直接撩他,跟他热吻,然后转身离开。
接下来两人关系火速发展,火花不断。
就在汤姆以为终于追到心中女神时,莎莫却说,自己其实没有认真……
状态好的时候,他们每天黏在一起,享受肉体的亲密,但就是不承认恋爱关系。
莎莫也会跟汤姆敞开心扉,分享那些没跟别人说过的故事,似乎彼此没有秘密。
但是,一旦男主想要确认关系,莎莫就会退缩:
“不,我喜欢你,但我不想要恋爱关系。”
一旦觉得合不来,莎莫就会提分手:
“我们停止交往,你不会太意外吧?”
这部电影完美诠释了依恋回避者的恋爱风格,有时候若即若离,大部分时候是若离若离若离若离……
可以命名为 “单身式恋爱”。
02
冷漠的背后不是不爱,而是不敢
为什么莎莫那么害怕确定关系呢?
这跟她之前的经历有关,从小看着父母吵架,最终父母离异,让她彻底不相信爱情。
她觉得爱情是不可靠的,哪怕她遇到了爱的人,她也会经常说 “我觉得我不信任你”。
心理学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提出,一个人的依恋模式主要由两个命题来决定:
1. 我值不值得被爱?(自我价值认同)
2. 别人值不值得信任?(他人价值认同)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你是哪种依恋类型。
依恋焦虑者,往往是第一个问题出现了困扰,从小被情感忽略的经历让他们感觉自己似乎不值得被爱,很害怕被抛弃,也就是他们的自我价值是很低的。
但是依恋回避者往往是第二个命题出现了困扰,他们在过往的经历中发现,爱情和人都不值得信任,一个人是最安全的状态。
也就是对于依恋回避者来说,自我价值是高的,但是他人价值很低。对于感情,他们不是不想爱,而是不敢爱。
他们觉得一旦走进一段确定的关系,最终总会伤痕累累,与其遍体鳞伤,不如早点撤退。
因此他们会产生 “我不需要别人” 的信念,以 “冷漠” 当作自我保护。
但是内心真的不需要吗?并不见得。
就好比莎莫,她其实很渴望亲密关系,所以她才会情不自禁去靠近汤姆,去告诉对方自己的秘密,去享受那些幸福美好的瞬间……
研究也发现,依恋回避者对关系里的 “忠诚” 往往很敏感。
他们表面上装作不在意,有时候还很花心,但心底里却忍受不了丝毫的背叛;这些小细节足以表明,他们内心渴望一段美好的关系,只是假装不在意。
对于所有依恋回避的人来说,如果有一段从始而终的感情,谁会不想被爱呢?
可现实就是,爱情总让人受伤,依恋回避者只不过在 “别人值不值得信任” 这个问题上更加确定地回答了 “否”。
03
拿什么融化你的冰冷?
说回电影《和莎莫的500天》,男主角汤姆是一个从小坚信真爱的人,他一直渴望用爱融化莎莫的冰冷。
当莎莫说自己不相信爱情时,汤姆说:
“你感觉到爱的时候就会明白。”
他渴望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去打动对方,让莎莫也相信爱。
但是,关系一开始莎莫就表示了自己不想给关系贴上任何标签,不想互称男女朋友。
汤姆同意了,他害怕失去莎莫,也害怕莎莫退缩,于是勉强同意 “不要承诺,只要彼此快乐就好了。”
可是长期以往,他还是受不了了。在一次大冲突之后,汤姆终于发飙,喊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我们不是普通朋友!”
他以为自己的妥协,会让莎莫更舒服。
然而结果是,莎莫选择了离开,说断就断。
汤姆没有意识到,莎莫其实坦白过自己的心声,她说:“我不相信你。”
这就是依恋回避者最矛盾的地方:
他们不希望靠太近,不喜欢承诺,不喜欢承担感情的后果。
但是他们的最大症结却是:不信任。
你如果用他们感觉舒服的方式,允许关系若即若离,他们只会变得越来越不信任。
所以心理学家曾经一阵见血地揭穿了这个矛盾,告诉我们:
如果你的伴侣是依恋回避者,你只能打破壁垒,勇敢闯入对方心中,直到让 Ta 信任你,相信爱为止。
当然,这种冒险行动要承担很大的风险,成功了,便是治愈了一颗不信任的心;失败了,只会更加强化对方的不信任。
但如果你一直保持距离、不去打破壁垒,也没有建立任何承诺,那 Ta 的回避还是会突如其来。就好比电影中的汤姆,因为太纵容双方的距离、爱得太小心翼翼,终究无法让对方信任。
少女身边就有这样鲜活的例子:
大学时,班上一个特别优秀的男同学就是典型的依恋回避,他曾打定主意一辈子光棍,绝不谈恋爱。
偏偏社团里一个学妹就看上了他,跟他表白了。他嘴上拒绝了,但心里其实是有点喜欢那个学妹的,但就是没有勇气。
后来大概是这个女孩子太用心了,一直不离不弃,人也确实很好,男生心里的壁垒慢慢被打破,一点点尝试靠近,最终在毕业前在一起了。
如今他们结婚两年多,关系一直挺好的。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那个关键命题吗?治愈依恋回避的秘籍,就在那个问题上:
别人值不值得信任?
只要这种不信任感被打破,再坚固的冰川也会慢慢融化。
04
几点具体的建议
很多人一提到依恋模式,似乎就是一副绝望的样子,觉得依恋模式是根深蒂固的,改不了。
但心理学的研究一直告诉我们,依恋模式是可变的。
曾经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认知,而新的关系和精力又会不断塑造我们的认知。
“相信可以改变,往往是改变的第一步。”
下面,我们就给几条具体的建议,希望每一段温暖的开始,都可以渐渐融化冰冷的过去。
| 如果你是依恋回避者的伴侣,你可以做的是:
1. 主动敞开心扉,并学会倾听
沟通往往是打破不信任的第一步,依恋回避者往往在关系中没有安全感,如果有人能给一个安全的沟通环境、敞开心扉地跟 Ta 说说心里话,或许心里的第一道防线就会慢慢打开。
另外,依恋回避者很难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他们在成长中往往不被倾听,久而久之会觉得倾诉也没有用,所以学会自我消化情绪。
但如果他们偶尔的袒露能有人倾听的话,他们的信任感也会大大提升。
2. 克服内心的不平衡感,主动出击
跟依恋回避者谈恋爱,常常会陷入一种 “为什么总是我主动” 的疲惫感中,觉得对方总是很被动,而自己总是付出多的那一方。
但大概是关系中最大的考验,毕竟你爱的人心中有一道壁垒,需要你去打破。
但是要相信,当 Ta 开始信任你时,关系会慢慢趋于平衡。
因此,作为依恋回避者的伴侣,总是有一个强大的内心。
3. 制造机会,建立承诺(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对于依恋回避者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承诺。
这个承诺不一定是指结婚,可能是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比如他们只想搞暧昧,但不想要确定恋爱关系;或者他们只喜欢身体的亲密接触,不想要精神的束缚。
但前文我们也说了,如果伴侣也一直不提出任何承诺,依恋回避者最终也会在这种矛盾中,感觉不到信任,并最终离开。
因此,如果你已经能够做到前两步,那么第三步就需要勇气去踏出,哪怕可能把对方吓跑,你也需要勇敢去尝试。如果 Ta 真的那个对的人,这一步考验总会通过的。
| 如果你是依恋回避者
首先,祈祷你能遇到做到前面3点的人,毕竟不少研究发现,遇到一个能耐心陪伴的人,往往是改变回避最有效的途径。
但在这之前,你也需要自己去突破:
1. 找到那些让你不信任的过去,写下来,撕掉。
记住,过去不能决定你的将来!!
曾经那些被忽略的感受,阻挡了你真实地感受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绝对有值得你信任的人,而在这之前你需要先选择相信 “有”。
2. 尝试打开心扉
如果觉得跟人说话很难,你也可以寻找一个安全的环境,哪怕对着草地说说心里话。
接着再尝试向人敞开心扉,这是你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让自己内心敞开去学习信任,并不意味着否定单身。
你当然可以选择一个人生活,但是少女希望这种幸福是基于你的选择,而不是逃避。
写在最后
最好的爱情,是
在一起时很幸福,独处时也很享受;
在你身边时我敞开心扉,看不见你时也一直信任你;
愿你拥有
世界和我爱着你
- The End -
References / 少女参考的文献资料:
[1] Arriaga, X. B., Kumashiro, M., Simpson, J. A., & Overall, N. C. (2017). Revising working models across time: Relationship situations that enhance attachment security.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 Feeney, J. A. (2004). Hurt feelings in couple relation- ships: Towards integrative models of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hurtful event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1, 487–508.
[3] Mikulincer, M., & Shaver, P. R. (2016). Attachment in Adulthood: Structure, Dynamics, and Change (2nd ed.). New York: The Guildford Press.
[4]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 (2),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