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大米,难老清泉育香甜!

丰收在望

“半亩田”的千古美誉

晋祠大米,颗粒大而饱满,稍褐而透明,性软而韧,味香而甜,吃起来清香爽口有嚼头,即使连蒸数次仍然粒粒分明,互不粘连,香气扑鼻,鲜亮如初,素有“七蒸不烂”之说,堪称米中珍品。因产自著名游览胜地——晋祠一带,而赢得“晋祠大米香喷喷、肉筋筋”的美名。

晋祠大米有3300多年的种植史。历史上,当地人依托水量充沛、土壤肥沃等先天优势,孕育了“晋祠大米”这一北稻精品。在中国古代典籍《尚书》中,有“晋献嘉禾”的记载,描述了晋祠大米作为贡品进献宫廷的情形。直至晚清时期,晋祠大米仍是皇家贡品。

晋祠是晋水的发源地。据《山海经》记载:“又北五十里,曰县雍(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其鸟多白翟白有。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汾水。”千年流淌的晋水造就了千顷湿地生态系统,孕育出太原盆地农耕文明之种——晋祠水稻。华夏治水第一人台骀成为水官后,发现晋阳湖底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便决心把湖水放出,让百姓有田可耕,改善生活。于是便有了“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传说。《左传·昭公元年》亦记载:“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大泽即晋泽,为晋祠水稻主要产区。

硕果累累

晋祠大米之所以有名,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晋水和石灰岩黑色土壤,其中丰富的硒、生物碱等物质,有利于水稻生长。发源于悬瓮山下的难老泉,是晋水的源头。因水质清澈、长流不竭得名“难老泉”,享有“三晋第一泉”的美誉。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水温恒定,水质优良,所以培育出的晋祠大米米质晶莹,颗粒饱满,吃起来口感香醇,回味无穷。

延续传统

难老泉水世代浇灌晋祠附近的千顷良田,造就了“千家灌禾稻,满目江南田”的丰饶景象。1500年前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记载:“晋祠南有难老、圣母、善利三泉,大旱不涸,隆冬不冻,灌田百倾。”科学研究证实,晋祠泉水属于优质深层熔岩水,含有硒、钾等多种微量元素。

"一粒米"的品牌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晋祠大米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到1958年,稻谷取得了亩产达千斤的好收成,周恩来总理亲自给当时的南大寺大队颁发了国务院奖状,命名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晋祠大米一度享誉全国,许多老太原人及周边县市的人们,都以能够吃到正宗晋祠大米为荣。

匠心品质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大规模煤炭开采,当地丰富的水资源遭到破坏,晋祠大米种植面积日渐萎缩,甚至陷入了绝产的窘境。近年来,随着山西产业转型、生态恢复的推进,晋源区日渐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传承乡土文化。针对“晋祠大米”这一城市文化名片,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太原地域农耕文化的品牌。

机械增效

“晋祠大米历史悠久,是晋阳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晋源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晋源区生态环境逐渐好转,地下水位逐渐回升。加上乡村旅游开发,晋祠大米重现生机。每年入夏,当地的荷塘、稻田成了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享受农耕

据介绍,围绕晋祠大米的种植与保护工作,晋源区出台各项支持措施,鼓励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扩大种植面积,培育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全面提升机械化水平。同时,晋源区实施千亩晋祠大米恢复种植项目,恢复晋祠水稻2500余亩,让稻田连成线接成片,美丽风景不断线。

体味自然

实施晋韵稻香文旅综合农业开发项目,恢复昔日“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景观。同时,晋源区围绕稻作、农作文化打造农耕文化博物馆,开展春夏插秧、暑期游学、金秋共享丰收喜庆等亲子体验游、研学游、旅居游等活动,使乡村田园更有魅力,晋祠稻田文化更受欢迎,让稻田公园成为集农业生产、农耕体验、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

品牌之星

衍生多样

特别是从2018年开始,晋源区每年举办插秧文化节,通过展现传统农耕文化的方式,让人们在劳作中全方位体验民俗风情,多角度感受传统农耕文化,并将晋源农耕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联动发展,把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用“一粒米”带动全域旅游。有着“北米之最、皇家贡品”之称的晋祠大米正在重现生机。(摄影 邓寅明 文字 徐方伟)

来源:太原晚报

原标题:《晋祠大米,难老清泉育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