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猫:我不是真的猫,但你们人类是真的狗

原创 912108944 物种日历

灵猫这个名字,大多数人都应该或多或少地听说过。然而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灵猫似乎同欧洲野猫、豹猫、金猫等一样是一种猫科动物,或者干脆就只是一个符号,至于真实的灵猫长成什么样子,那不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事实上灵猫并不是猫科动物,也不是只有一种,而是一个较大的家族。非洲灵猫(Civettictis civetta),就是其中的一员。

非洲灵猫 | Николай Усик / Wikipedia

相貌出众,一目了然

灵猫虽然名字带猫,却不属于猫科,并且它的外观也与猫科的物种大相径庭,一定程度上更类似于鼬类。非洲灵猫体型较大,在灵猫科内位居第二,仅次于东南亚的熊狸。和大部分食肉目物种不同,非洲灵猫雌性的体型稍大于雄性。

排名第一的熊狸 | TassiloRau / Wikipedia

非洲灵猫是一种辨识度颇高的动物,无论是体态还是长相,都有些像犬科的貉。它们的皮毛底色为灰黄至棕黄色,两眼外周有着极为醒目的黑色区块,犹如一张面罩。很多夜行动物,比如同科的棕榈狸、浣熊科的浣熊、鼬科的黑足鼬、犬科的大耳狐等都具有类似的黑色斑块。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联系,还有待研究。

在黑色面罩与黑色鼻尖之间,非洲灵猫的吻侧则是纯白色,对比十分醒目。颈部侧面存在两道黑色的领状斑纹,这是非洲灵猫最为显著的标识。体侧密布黑色的斑点,排成整齐的行列,脊背中央的毛延长成为鬃毛状,并形成一条黑纹直至尾端,尾部有黑色的环纹,在尾端融合为一致的黑色,四肢下半部同样为黑色。

学废了吗 | Wild in Africa. / Flickr

行踪隐秘不挑食

如此鲜明的特征使得非洲灵猫很难被认错,但是这样一种体型并不小,数量也不少的动物却并不容易见到。非洲灵猫习性隐匿、昼伏夜出,白天的时候隐匿在茂密的灌丛之间,夜晚才会出来活动。黑色的面罩被认为有助于增强夜视能力,同科的棕榈狸、浣熊科的浣熊、鼬科的黑足鼬、犬科的大耳狐等都具有类似的黑色斑块,这些动物也无一例外习惯夜行。

在体型相仿的狞猫、薮猫等明星物种频繁活动的时候,非洲灵猫正躲在一旁酣睡,也难怪它不为人所知了。与大多数灵猫科动物不一样的是,非洲灵猫并不偏爱繁密的热带雨林,它最常出现在较为开阔的疏林灌丛地带,由于体型较大,非洲灵猫主要在地面活动,并习惯接近水边。

薮猫 | Self / Wikipedia

非洲灵猫不挑食,几乎任何可以吃的东西都会吃,包括各种昆虫、小型哺乳类、两栖爬行类、鸟蛋、腐肉和植物果实。多样化的食性使它有效地避免了与同域分布的其他动物的竞争。在非洲灵猫的分布区域内,它最大的天敌是豹,这是唯一对非洲灵猫有明显威胁的食肉动物,其他食肉动物要么对它没兴趣,要么根本没有能力捕食它。

当非洲灵猫受到威胁时,它会采取一种类似家猫的防御姿态——背部尽量拱起,脊背中央的长毛也会竖立起来,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庞大。当然这类招数只对狞猫等体型差不多的敌人有用,如果遇到了豹,第一反应仍然是掉头就跑。

“听说你会拱背?” | James Temple / Wikipedia

灵猫从哪来?

灵猫的形象对于大众来说已经很是陌生,更不要提非洲的灵猫了。非洲灵猫,顾名思义就是分布于非洲的一种灵猫,这种灵猫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虽然非洲灵猫分布广泛,数量也不算少,但它的存在感却低于同域分布的其他很多动物。

非洲灵猫属于食肉目猫型亚目灵猫科Viverridae非洲灵猫属Civettictis。属内仅有非洲灵猫一种,属名Civettictis是由法语civette(灵猫)和希腊语ictis(鼬)组合而成,种本名也是灵猫的意思。

非洲灵猫的脑袋 | Baldhur / Wikipedia

灵猫科曾经是食肉目里种类最多的科,包含了灵猫、棕榈狸、林狸、双斑狸、獴和食蚁狸等诸多类群。然而随后的研究发现,这个庞大的灵猫科,其实是由各种并没有多少亲缘关系的类群组合而成的,因而庞杂的灵猫科被拆散。其中獴和食蚁狸独立成科,它们是鬣狗的远亲,林狸则与猫科关系更近,至于神秘的双斑狸(Nandinia binotata),是一个残遗的单种科。

如今“失血严重”的灵猫科约有38种,与猫科、犬科种类相当,虽然在哺乳类中只能算是小科,但对于种数不多的食肉目,也称得上是比较大的类群。

双斑狸 | Subhumanfreak / Wikipedia

既然是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类别,为什么当初都被归入了灵猫科呢?最直接的理由莫过于形态相似了。这些不同类群的物种看上去确实非常相像,如林狸科的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几乎同灵猫科的物种没有任何的差别。但是分子层面的差异,并不一定会表现在形态上。另外可以看到,在猫型亚目的每一个分支上面,都存在着一个灵猫形态的类群。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猫型亚目乃至食肉目的早期形态,就是类似于灵猫的样子,从距今5000万年的小古猫Miacis上就可以看到一些端倪。小古猫是相当原始的食肉目物种,其体型细长、四肢短而粗壮、头骨较长而圆润,这些特征都近似于现今的灵猫科,以至于许多小古猫的画像,就是按照灵猫的形态画的。那些形似灵猫的类群,只是因为千万年来生境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保留了更多原始的形态。

小古猫Miacis | GFDL / Wikipedia

来之不易的灵猫香

灵猫科动物的会阴部位有一对半球形的腺体,通常也称香囊,香囊会分泌出黄色的蜡状物质,灵猫会用腺体在物体上涂擦留下气味,借此标识领地。香囊在雄性和雌性灵猫身上都存在,但雄性的腺体要比雌性的更加发达。

灵猫香囊的分泌物是著名动物性香料(龙涎香、麝香、灵猫香、麝鼠香、海狸香)之一,香味的主要来源为环酮类。然而灵猫香的原料并没有任何香味,反而带有令人不快的强烈臭味,只有经过稀释之后才会变成香气。灵猫香在香水和药物的制造中有着重要的用途,需求量也不小。但灵猫香取之不易,每只灵猫一年只能生产几十克灵猫香,这样的产量难以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灵猫也因此险遭灭顶之灾。

麝香。人类为何如此偏爱动物性香料 | Farrukh / Flickr

灵猫香主要来源于3个属,大灵猫属Viverra、非洲灵猫属和小灵猫属Viverricula。除了非洲灵猫外,另两个属均分布于亚洲。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亚洲的灵猫种群无一例外地走向了衰退。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境内的大灵猫(Viverra zibetha)的数量在几十年间下降了90%以上,种群近乎崩溃;同属的大斑灵猫也一样成了濒危物种,小灵猫境况稍好,但数量也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

野生灵猫资源的衰退,催生出了灵猫的养殖业。人工养殖以小灵猫为主,经过多年的驯养繁殖,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只是人工个体虽多,却无法解决野生种群所面临的困境,有时甚至还要捕捉野生个体来填补人工种源,养殖的大量小灵猫无法被放归野外,最终只能被淘汰掉。

小灵猫 | Alfred Brehm / Wikipedia

躲过一劫的非洲灵猫

在亚洲的灵猫饱受摧残的同时,人类的魔爪也伸向了远在非洲的非洲灵猫。在一些地区非洲灵猫也被捕捉并饲养起来用以生产香料,它的体型更大,产量也相对更高。好在非洲灵猫种群数量较大,分布地又少有人涉足,并没有遭到像亚洲同类一样的悲惨命运。况且现在合成香料逐渐取代了天然香料,昂贵的灵猫香也不再是香料制造业的必需选择。

因为远在非洲偏远地区,非洲灵猫躲过了厄运,它大概不会走上与亚洲灵猫同样的路。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拥有顽强的适应能力和强大的繁殖力,还因为它们有着相当不错的运气。但愿非洲灵猫能够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在广阔的非洲大陆一代代繁衍下去,生生不息。

非洲灵猫躲过了厄运 | John Gerrard Keulemans / Wikipedia

原标题:《灵猫:我不是真的猫,但你们人类是真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