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马尔罗:人生只可靠自己

小说家、评论家、法国前文化部部长,即使在以个性著称的法国文坛,马尔罗的鲜明倾向性也依然令人印象深刻。他深入政治领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对中国的革命进程兴致盎然,以之为灵感创作《人的境遇》并一举获得龚古尔文学奖……今年1月,是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马尔罗诞辰120周年,值此之际,回顾其非凡的文学与政治之路。

为纪念安德烈·马尔罗而发行的邮票

如果要简单粗暴地概括安德烈·马尔罗,大概可以这么说:他大概是政治家中最具有文学性的,同时又是小说家中最深度嵌入政治领域的。他的粉丝有多么喜欢他,他的反对者就有多么讨厌他,争议性伴随着他的整个文学与政治生涯,并且延续至今。

安德烈·马尔罗在文学与政治领域都颇有建树

在没有互联网的20世纪初,马尔罗的早期经历只留下零星片段:1921年1月,马尔罗出生于法国,4岁时父亲离家出走,他由母亲、姨妈、外祖母三位女性抚养成长。中学毕业后,进过“巴黎东方语言学校”。他在自己的小说《反回忆录》中说:“我认识的作家几乎都爱他们的童年,而我憎恨我的童年。”马尔罗能说会道,却对自己的早期生活闭口不谈,他希望留给世人这样的形象:生来就是成年人,他深信,人生只可靠自己。

安德烈·马尔罗同时是小说家、评论家、政治家

谈及创作风格,如果用电影演员的流派作为参照,马尔罗大约算是“方法派作家”:他认为对于作家来说,最重要的是其个人的生活经历。不仅这么想,他也是这么亲身实践的——马尔罗的文学创作几乎都取材于他一生中跌宕起伏的真实经历。

创作灵感来源于丰富的人生经历

在墨西哥股票投资中荡尽家产,在柬埔寨身陷“盗窃文物”官司,他曾经亲自驾驶飞机寻找传说中萨巴女王的故国,也在暴风雨中体验过与死神擦身而过,他曾奉戴高乐之命,亲身前往圭亚那与安的烈斯群岛,去处理全民公决的问题,他还参加国际纵队,在西班牙内战中为共和国方奋战,在二战中,马尔罗化名“贝尔热上校”,领导游击队打击德军,并指挥军队参加了解放阿尔萨斯的战役……

1963年作为文化部长接待肯尼迪夫妇

这些堪称戏剧性的经历,后来都反应在他的作品中。柬埔寨的丛林之旅被写成《王家大道》,叙述了一个笼罩着死亡阴影的故事:一位西方男子来到东南亚,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丛林,去探寻古代遗址中的佛寺浮雕并把它们运出。本书内容,几乎就是马尔罗自己丛林冒险之旅的写照。而小说粗犷雄浑的的风格,则是马尔罗本人气质的流露,是从他的心灵深处涌现出来的。

《王家大道》

1935年,马尔罗出版小说《轻蔑的时代》中,记录了希特勒造成的骇人听闻的可怕情景。此后,他又完成作品《希望》,用华丽抒情的语言描写了在西班牙反对佛郎哥的斗争岁月。而在《无墙的博物馆》中,马尔罗描述了自中世纪以来,绘画和雕塑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同时说明了现代考古学、现代摄影术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在我们艺术知识的丰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他通过对艺术的深层阐释,把一些观众看来“无法理喻”的艺术品变成一幅幅清晰的图像,使读者对艺术的理解成为可能。

《无墙的博物馆》

1967年,66岁的马尔罗在《反回忆录》中记录了与纪德、戴高乐、尼赫鲁、毕加索、高尔基等文学、艺术、政治领域中著名人物的密切来往。他以华丽的笔调写下了自己一生中异常丰富 动荡和戏剧性的经历,其中有个人的生活经验,与别人的会晤以及他对人物和事件的评论。

《反回忆录》

在安德烈·马尔罗的文学生涯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人的境遇》。站在典型的西方视角,马尔罗以1927年上海工人运动为题材,表现了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如何捍卫人的尊严,寻找作为人而生,作为人而死的意义和勇气。虽然关于该书的虚构内容与历史真实之间始终存在争议,但本书一经发布就轰动西方文坛,并获得1933年度法国龚古尔文学大奖。

《人的境遇》

或许,在安德烈·马尔罗的笔下,与其说历史是真实的记忆,不如说,这是一种创造。

原标题:《安德烈·马尔罗:人生只可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