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疯狂机械控 ,作者橙CC
疯狂机械控
深度机械爱好者的交流基地
二战期间,世界各国已将飞机材料从木材、帆布等升级成金属材料。不过,英国著名的蚊式战斗轰炸机全机身结构居然使用木材,它被视为英国航空史上的创新之作,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数不多的木质军用飞机之一,拥有“木头奇迹”的美誉。
蚊式轰炸机是由德哈维兰公司设计制造的木质轻型轰炸机,被称为 “木头奇迹”是因为它属性、性能、战绩以及为二战做出的贡献。其自重低,身轻如燕,性能优良,而且价格低廉、节省原料,迅速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杰出机型,被大量生产和改装。
▲美国空军博物馆保存完好的蚊式轰炸机
1930年代,英国为了研发高速轰炸机,德哈维兰公司投入到DH.88机型项目的研究,该机型设计理念影响了蚊式轰炸机的很多设计。蚊式原型机一共有3架,每架均有不同特征,1940年11月25日第一个飞行的是蚊式轰炸机原型机W4050,接着1941年5月15日进行了蚊式夜间战斗机原型的试飞,蚊式侦查机原型机则在1941年6月10日进行的试飞。
▲蚊式轰炸机原型机W4050
二战时期,传统军用飞机都是采用铝制的机身,由于军用飞机制造太多了,导致传统飞机所使用的铝材变得非常稀缺。战时铝材优先供应给兰开斯特轰炸机和哈利法克斯轰炸机,蚊式转向采用了木材制造。英国发现蚊式轰炸机其机体为木质结构,易躲过德机空对空雷达的探测,除了跟随重型轰炸机用于集群轰炸外,蚊式轰炸机也被大量用作侦察机、特战队或间谍投放载具。
这种木制飞机由于重量非常轻,配备上火力强劲的发动机其速度非常快,机动性能十分优越。所以在二战中,把蚁式轰炸机作为高空轰炸机并不会显得不堪一击,反而这种小巧的轰炸机更加灵敏,难以精准捕捉。
二战期间,由于工厂缺乏铝材,制造金属飞机的进度是非常缓慢的,工程师直接将原有生产线改造成另一种能够快速制造飞机的生产线,于是木质飞机就在这时上了生产线。虽然蚊式轰炸机机身全是木头,但这种木头的强度非常高,再加上整体布局的设计,使得蚊式轰炸机的机身很是牢固。
制造蚊式轰炸机用到了大量的木材,云杉、桦木、轻木和胶合板,德哈维兰公司在设计“蚊式”时始终遵循一个原则——木材仅被用于承受平面应力。在“蚊式”的起落架、发动机、控制翼面安装点、翼身结合点等受到立体应力的地方,全采用金属锻件或铸件,整机全部金属锻件和铸件的总重量只有130千克。
当时设计师已经预见到一旦发生大战,铝合金等战略物资的短缺,而蚊式轰炸机根本不会出现这个问题,因为不需要铝材。由于造价低廉,“蚊式”累计制造出7781架,不仅英国皇家空军使用,加拿大皇家空军、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美国陆航都曾使用过。
所有各型蚊式轰炸机使用的是罗尔斯罗伊斯的梅林液冷发动机。最初使用的梅林XX型只有一级机械增压器,到1942年梅林61型改用二级机械增压器之后,大幅提升蚊式的有效作战高度。后期"蚊式"飞机装备了两台罗罗公司的"梅林-72"型12缸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80马力,属于当时航空发动机中的佼佼者。同时,"蚊式"飞机全木制的结构使得其空重明显低于金属制飞机,更让其机动性如虎添翼。
▲早期的梅林3型液冷活塞式发动机
蚊式轰炸机的最大速度可达668千米/时,比喷火战斗机飞的还要快。蚊式的机体重量很轻,气动性能出色,在战场上的生存率又非常高,蚊式轰炸机每出动2000架次才损失一架,其他轰炸机简直无法与之相比。在二战时期,蚊式轰炸机创造了皇家空军轰炸机作战生存率的最佳记录。
试飞阶段"蚊式"凭借着超过640千米/时的速度震撼了皇家空军,其高度升限更是超过了11000米,德军装备的战斗机很难对其进行拦截。由于"蚊式"的初始设计为轰炸机,因此其外轮廓尺寸较大,使得其航程达到了2400公里,最大载荷为3.5吨,足以依靠自身作战半径飞到德国本土上空作战。
蚊式轰炸机的椭圆形截面机身是硬壳结构,内部除隔框外没有任何其他加强结构,机身采用高强度层压胶合板制造,板材厚约11毫米,内外层是约2毫米厚的加拿大桦木,中间是厄瓜多尔轻木夹芯。机身被分成左右两部分单独制造,先把加强木板和木条嵌入红木或混凝土阳模上的正确位置,再涂上酪素胶贴上裁剪好的层压胶合板,最后用皮带固定,等待胶水固化后,机身硬壳就可以整体从模具上取出,然后再粘上机身隔框。
将机身分成左右两部分方便设备安装,许多关键系统在机身胶合前就能先行安装,无需像传统飞机那样在总装时由工人爬进钻出安装,加快了装配进度。安装完设备后的机身就可以对接合拢,机身的对接处采用云杉木层压板制造,对接面呈V形咬合。先把机身用螺栓固定一起胶合,最后在对接处内外表面粘上胶合板强化蒙皮。
胶水和木头不但使“蚊式”重量轻、外形优雅、还减少了战略物资的消耗,降低了制造难度和工时。“蚊式”的模块化设计也有利于分布式制造,这意味着家具和钢琴厂也能制造木制组件,然后送到总装厂统一装配,这种制造模式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蚊式”的并列双座座舱布置在前翼梁前方,飞行员居左,导航员/投弹手或侦察型上的观察员坐在右侧并稍稍靠后的座位上。侦察型和轰炸型的乘员可以匍匐爬进透明机鼻中,前下方有椭圆形的投弹瞄准窗口,两侧还各有一个矩形舷窗。“蚊式”侦察机和轰炸机座舱盖两侧有气泡式舷窗提供向下视野。
“蚊式”的弹舱布置在机翼下方的机身内,弹舱门采用轻木夹芯胶合板制造。“蚊式”的低阻发动机舱也是木制的,内部安装坚固的发动机焊接钢管支架和主起落架金属安装点。两台梅林发动机各驱动一副三叶变距螺旋桨,多数“蚊式”采用同向旋转的螺旋桨,这样就可以采用相同的变速箱以简化维修保养,同向螺旋桨也没对操控性产生多大影响。
“蚊式”采用后三点式起落架,液压收放的主起落架向后收入发动机舱后部,邓禄普-马斯特兰制造的抗摆尾轮是半收放的,没有舱门。主起落架机轮配备了双气动刹车,轮胎是邓禄普制造的,左右起落架单元可互换。主起落架的两根减震支柱内部填充橡胶块,便宜可靠就是有点僵硬。
德哈维兰公司采用转包生产的模式来制造“蚊式”,机身壳体主要由郎森、E. Gomme、帕克•诺尔、Styles & Mealing家具厂制造的。制造“蚊式”所需的专用木板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州马什菲尔德的罗迪斯制造公司。翼梁由J.B.Heath和Dancer & Hearne乐器厂制造,襟翼、襟翼护罩、前缘组件、弹舱门等许多部件在白金汉郡的海威科姆制造,因为这里有标准很高的家具制造业。
在加拿大,“蚊式”的机身壳体由通用汽车加拿大公司的安大略省奥沙瓦工厂制造,然后运到多伦多的德哈维兰工厂总装。在澳大利亚,德哈维兰公司悉尼工厂直接制造“蚊式”。加拿大共制造了1076架“蚊式”,澳大利亚制造了212架。总数7781架“蚊式”中有6710架是战时生产的。
1941年,蚊式轰炸机开始生产制造,它是那时世界上飞行速度最快的飞机之一,1941年底开始服役。蚊式轰炸机的衍生型号五花八门,包括中低空白天战术轰炸机、高空夜间轰炸机、海岸巡逻机、白天或夜晚战斗机、战斗轰炸机、海上攻击机和侦察机,第一个蚊式轰炸机改型是一架无武装的高空侦察机。
从1942年中期到1943年中期,蚊式轰炸机对德国境内的工厂、铁路、目标进行精确轰炸以及侦查任务。1943年6月,蚊式轰炸机被组建为轻型夜袭部队,用作英国皇家空军重型轰炸机袭击的前锋部队。它还经常在夜间往德国境内投掷炸弹,而德国战斗机几乎无法拦截。
1944年2月,炸毁了法国亚眠监狱的围墙和卫兵宿舍,帮助被关押的法国抵抗战士逃跑。东南亚战区和太平洋战争期间,蚊式轰炸机在哈马拉斯和婆罗洲的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服役。直到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皇家空军才用英国电气公司的喷气式轰炸机堪培拉取代了蚊式轰炸机。
“蚊式”飞机也不是没有缺点,1944年11月部署在远东的“蚊式”接连坠机,这些事故大多是因为机翼上表面蒙皮在飞行中从翼梁上脱落引起的,人们认为是酪素胶在东南亚高温潮湿环境下脱胶了。皇家空军在后续调查中发现真正的原因还是胶水导致的制造缺陷,最后德哈维兰公司在改用“陨石”脲醛树脂合成胶水后宣布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疯狂机械控
注: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此标明转载来源,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协商或删除内容!
风上风云|云端故事
原标题:《木制飞机上战场,创造最佳作战生存记录,被称为“木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