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新荐书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骆 新 荐 书

《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

雷颐 著

推荐理由

本书从李鸿章一生的重要奏折和信函切入,考察了李氏一生的为人和事功,更向读者展现了这一幕背后,晚清帝国逐步崩溃的全过程。

李鸿章的文学功底

骆新老师首先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能通过李鸿章的奏折,让人看到李鸿章的文学功底。

骆新老师提到一个例子,同治元年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要参当时的安徽巡抚翁同书,说他剿匪不力,但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是几代帝师,弟弟翁同爵和翁同龢,当时也是重要的大臣,想参倒这样背景深厚的人,措辞就需要特别谨慎。

曾国藩在几个学生的文章中,唯独选择了李鸿章的六百字上奏,最后成功参倒了翁同书,由此可见李鸿章的文学功底之深厚。

对晚清情况的解析

这本书里通过李鸿章的奏折,也能让人看到晚清的状况,骆新老师举例谈到了书中一个1873年的奏折,这是关于外国使臣跪拜和觐见的折子。

当年马格尔尼见乾隆皇帝,因为不肯双膝下跪,中英两国就没有继续交往下去,礼仪问题一直持续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大清朝战败后,不得已让外国人到北京来设使馆,但不见外国使节有违国际礼仪,各国使节就到总理衙门去谏言,李鸿章只好上书劝谏皇帝。

李鸿章在奏折里有理有据,首先他说孔孟等圣人有前训,应该持有宽容的方式相见,第二外国使臣见皇帝,在礼制上可以对外国人变通,而且要见外国使臣就一起见,依然能保持天朝皇帝的威仪,第三李鸿章说自己做洋务这么多年,不会答应外国人每个条件,要是不合理会当仁不让地拒绝。

最后他的奏折成功开启了

让皇帝接见外国使臣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