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单公示,我州这2个项目上榜!

日前,文旅部发布

《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的公示》

我州两个项目入选!!!

它们是

民间文学

绿春县 都玛简收

民俗

元阳县 矻扎扎节

公示完成后,我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由原来的14个,增加到16个。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

这两项非遗文化的魅力

都玛简收

《都玛简收》是流传于绿春、元阳、红河、金平等哈尼族聚居地区的哈尼族神话古歌。

《都玛简收》讲述了美丽聪慧的哈尼女子都玛简收在爱情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后被迫流浪,在苦难的流浪历程中,支撑她疲惫身体的芦苇拐杖在她俯首喝水的刹那间生根抽芽,疯狂生长,转瞬间长成一棵遮天蔽日的大树,并给人间带来黑暗。而当人们历尽艰辛砍倒了大树,却又意外地获得了生命中至关重要的阳光和历法,拥有了昼夜分明、四季轮回的有序生活。这个神话故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真实、丰富的关于哈尼族的生产生活知识。它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经历的讲述,传播了哈尼族农耕历法知识以及崇拜自然、亲和自然的传统思想观念。

1

生动科学的哈尼族十月历法和物候历法知识

哈尼姑娘都玛简收流浪时支撑她生命的拐杖居然在转瞬间化为遮天蔽日的神奇大树,而先祖们历经艰辛砍到了大树,却又意外地获得了春夏秋冬四季更替的十月历法——大树的枝条有十二根,一年就有十二个月;大树的叶子有三部六十片,一年就有三百六十天;大树有三十条根,一个月就有三十天;大树有十二节树干,一轮有十二天;树根、树枝、树干、树叶上被老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爬过,于是有了年、月、日、轮的属相。还根据一年中的冷、热、雨、旱分出冬春夏秋,理顺了生产生活的不同季节,并且以十月为岁首。

关于哈尼族的自然崇拜特别是水崇拜及其祭祀活动程序

哈尼族居住在大山上,与大自然相依为命,自称是“自然之子”。尊崇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亲和是哈尼人的特性。对哈尼人来说,人的命根子是田,田的命根子是水,水的命根子是树,所以对自然特别是对树木森林产生了深刻的崇拜,其感情已上升为神圣的宗教感情。因此,对于哈尼人来说,崇拜树木既是崇拜水源,祭祀水源地就是祭祀生命之源。哈尼族地区都有延续至今的崇水祭水的古老习俗,绿春县城附近哈尼村寨定期到阿倮欧滨祭祀是哈尼族最隆重、神圣的水源祭祀活动。

关于哈尼族家庭生儿育女、谈情说爱、谈婚论嫁等人生礼俗

古歌里介绍了许多哈尼孩子从出生以后的童年、少年、青年、结婚、生子等不同阶段成长过程的人生礼俗,展现了哈尼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在《都玛简收》里关于接生孩子是这样说的:“拿着鱼尾形的剪刀来剪脐带,用手指比画剪脐带,用三根白线拴脐眼,线头留长到膝盖头,火塘边支着小瓦罐,罐里煮着一个鲜鸡蛋。鸡蛋是母亲的定心物,母亲吃了就会忘记怀孕的痛苦。”

放鸭、放牛、捉泥鳅、打猎、织布、烤酒等日常劳动生活知识

每一个哈尼孩子长到四五岁便开始学习劳动,放鸭,放牛,砍柴是最基本的活计。怎样放鸭?古歌里唱道:“小鸭放在洼窝的田里,大鸭放在平坝的大田中,西边堵鸭的用稻草,东边堵鸭的用树叶。”鸭子丢了怎么办?“大鸭走失莫慌张,小鸭走失莫急躁。大鸭已跑到田块的旮旯里,只要看清田中的清水和浑水,大鸭跑去的地方就知道了;只要看到田中的浮萍,小鸭的踪迹就会找到。”

介绍哈尼祖先曾经聚居的主要地方

古歌里的古地名诺玛昂门、奥普、奥卡、宏昂欧得、娘咪得绰、那欧保等,多达四十多个地方,均为绿春、元江、红河、元阳、金平、墨江等哈尼族聚居的地方或大寨子。这些古老的地方大部分至今还是哈尼人美丽的家园,只是有的已改了名称,有的至今还沿用古地名。

古朴、和谐、公平的社会理念

古歌还描述了哈尼族与彝族、傣族、拉祜族等民族面对自然灾害团结协作的场面,以及哈尼人在认年月日的过程中得到自然界各种动物的真诚帮助,论功行赏给予回报的有趣故事,充分表达了哈尼族与人和睦、与自然界和谐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传递出哈尼族传统社会古朴、和谐、公平的社会理念。

哈尼古歌《都玛简收》作为神话故事,给人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带给我们丰富、神奇的艺术享受。这个神话以歌谣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感染力非常强,是哈尼文化艺术的奇葩,是一部生动的哈尼族民间生产生活知识教科书,理所当然是哈尼族口传文化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矻扎扎节

苦扎扎节,也称为“矻扎扎”节,也叫六月年,“矻扎扎”过3至5天,每年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开始。矻扎扎节是红河哈尼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热闹隆重。届时,哈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五彩缤纷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相聚到磨秋场,打磨秋戏耍娱乐,欢度节日。

“矻扎扎”,其含义是迎接“俄咀”(一位仙人)到哈尼人间巡访,为哈尼人驱害降魔,祈求“俄咀”保佑山寨平安、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哈尼族“矻扎扎”,是哈尼族的宗教节日,节日隆重的祭祀活动与哈尼人生产节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节日活动是农事活动的时间表;“矻扎扎”活动主要展示了哈尼族宗教祭祀文化和娱乐交际礼仪文化。

“矻扎扎”的主要活动内容是打秋千。节日的第一天,各村各寨要上山挑选一棵粗直的松树做磨秋杆。秋杆有规定尺寸,长短每年相差不能超过3至5寸。秋杆木黑夜砍好,黎明前扛回村。第二天,家家杀两只鸡、一只鸭献秋木,然后立磨秋、竖转秋、架甩秋,并在秋场一侧略高于地面的土坎上安放牛皮鼓。

磨秋就是用坚硬的栗木栽在地面,顶端削尖作轴心,再把数丈长的松木横杆的中间段凿凹架上即成。打磨秋时,横杆两端骑坐或爬上相等的人,轮流以脚蹬地使磨秋起落旋转,像磨一样,所以叫磨秋。

转秋比较复杂,就是在相对距离三四米处各栽一棵长四米左右的粗壮栗木,顶端凿出滑槽,用一根木头为横杆搭入滑槽,横杆中间串上约两米左右的X形的四根木头,每X形的顶端系上一根缆绳,人坐其中,每端可坐一人或二人,整个转秋可坐四人或八人。坐者面向外,脚落地的人一蹬地就反转起来;越转越快,飞快时像球在转,所以叫转秋。

甩秋就是汉族常打的秋千,将两股棕绳的一头系在大树横出的粗壮树枝上,下端约距地面70厘米处的绳两端拴一块小木板,人站在踏板上,两手抓住棕绳,一蹲一站,甩秋就荡起来了。

这天,寨门墙上挂满了竹筒,竹筒里插有松枝、秧苗、花椒枝,祀求稻谷饱满。天黑前,把竹筒取回家时,祭磨秋仪式开始了。这时,磨秋的一头扎上火把,旁边的人端着摆满饭菜的竹簸箕祭秋。

主持人把一杯杯酒洒在磨秋上,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然后把磨秋转三转,使点燃火把的那头3次高高地转向东方,迎接天神降临,保护哈尼人的庄稼。第三天,太阳一出山,栽秧号吹响了,男男女女拥向秋场,磨秋翻飞人欢笑。

打过秋千,串寨开始了!千姿百态的哈尼族小伙子走村串寨,姑娘们合着鼓点跳起了猴舞,迎接串寨的队伍。小伙子们接过姑娘手上的花毛巾,请姑娘们让到一边,耸肩歪颈,扭动腰身,手足并用,跳起了诙谐的鼓舞。一时之间,有人跳鼓舞,有人打秋,人人精神焕发,尽情欢乐,满场都是欢笑声……

夕阳西下,磨秋场上响起了一排清脆的枪声,通知人们前来唱 歌跳舞,那些躲到树林里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成双成对的聚拢来了, 老人和孩子也聚拢来了。老人们围坐在场上喝酒取乐,孩子们追逐戏要,青年人则围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锣鼓声、琴弦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群山间回荡,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开始了。

编辑整理自文旅部、绿春人民网、梦想红河、红河文旅

原标题:《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单公示,我州这2个项目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