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2020田园报告——“万亩大地号”:我的冬闲谁做主

有一片水稻田,面积有1.4万多亩,年产水稻近9000吨,相当于7万人一年的口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的新年贺词中也曾经提到过它。说“建三江万亩大地号稻浪滚滚”,说的就是它,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七星农场的“万亩大地号”。这片水稻田为稳定我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做出了典范。

在我们的印象里,一到这个季节,东北哪儿哪儿都是冰天雪地,老乡们也是炉子一生,小酒一喝,待在屋里就不出来了,这就是俗称的猫冬。在万亩大地号,冬,也是这么猫的吗?

11月底的一天,踩雪声和不时的交谈声打破了万亩大地号的平静。

他们,是七星农场的农业技术人员。自从水稻收割完成到现在,他们已经来了无数次。今天,他们有一项新的任务,获取气象和冻土深度的关系。

虽然还没有到当地最冷的时候,但是土壤已经冻得很硬了。他们需要挖透冻土层,看看冻土究竟有多深。

冻土太硬,镐把儿竟然承受不了他们的力气,折了!换工具接着干。整整一个半小时,他们才终于把冻土层挖透。

“万亩大地号”是七星农场打造的“高标准种植示范区”,也是农业农村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总面积1.43万亩,有47户种植户,平均每户种植约300亩。全区实行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全面组装、推广了统一供应芽种、智能钵育机械摆栽、智能化节水灌溉、叶龄诊断等20项新技术,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平均亩产达到600多公斤,粮食商品率达95%以上。

冬季的万亩大地号,褪去了斑斓的色彩,没有了农机的轰鸣。在瑞雪的点缀下,只剩下黑白两色。而金立军他们用镐撞击冻土的声音远远传来,更显寂静。

水稻如何种,大米怎么销

虽然很冷,但是阳光不错。在距离万亩大地号不远处的一个粮食晒场,由于阴天而沉睡了多日的稻谷堆迎来了它的主人。大布揭开,尽情享受阳光的照射。像这样的晒场,在七星农场大大小小有49个,由农场出资修建,供种植户免费使用。

种植户秦玉秋承包了万亩大地号167亩耕地,今年收获了100来吨稻谷。当地大批量地收粮还没有开始。由于看好今年的水稻行情,种植户也不急于出售,希望能等一个好的价格。

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是粮堆的内部。两米多长的探子扎进松软的稻谷堆里,本以为会很轻松,可记者上手一试,没想到还是个力气活。水分检测,一堆稻谷,最少取四个采样点。这个晒场的六七十个粮堆,每隔七八天就要全部检测一次。同时,他们还会对种植户稻谷的出米率进行检测。这些检测,能够及时发现粮食存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给种植户卖粮提供了帮助。

朱岩承包了600亩耕地种水稻,今年收获稻谷300多吨。同时,他还还开了一家小型米厂,自己加工自己销售,一年能销售大米400多吨。不仅自己的稻谷不愁销,每年还能帮别人销售200吨左右。今年新稻谷下来一个多月,他已经卖出了40多吨大米,消耗稻谷60吨。

朱岩的介绍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纷纷提问。朱岩也是一一解答。像这样的交流培训会,七星农场每年冬季都会组织很多场。

保护土地肥力,保证粮食产量

种植户关心的是水稻如何种,大米怎么销。金立军他们关心的,是如何保护好这片黑土地。

七星农场120多万亩耕地,每年检测三分之一,每三年要全部检测一遍。

检测完这么多的土样,至少要到12月底。结果出来,他们通过这样的施肥建议卡,给种植户提出来年的施肥建议。种植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直接上网查看这些数据。这项工作,在七星农场已经开展了十多年。目的就是保护这片黑土地的肥力,保证种植户的粮食产量。

十几年下来,效果怎么样呢?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七星农场万亩大地号只是一个缩影。东北黑土地的粮食总产量,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粮食调出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为稳定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从全国来看,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实现17连丰,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把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和想象的不太一样。我们看到的是万亩大地的空寂,看不到的是相关人员在背后的辛勤劳作。其实万亩大地号不仅仅是一片孤零零的土地,而是由土地、种植户、科研人员、管理者等组成的一个整体。他们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凝心聚力搞服务、抓生产,夯实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增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撑能力。让百姓逐渐富裕的同时,也稳定了粮食产量,保证了市场供应。

完整版视频:

原标题:《乡村振兴2020田园报告——“万亩大地号”:我的冬闲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