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由梅峰导演,李现、春夏主演的青春文艺电影《恋曲1980》,作为第三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在三亚海棠湾万达影城进行了中国首映,影厅座无虚席。放映结束后,影片导演梅峰,出品人、监制刘军,总制片人宋阳出席了映后见面会和媒体见面会。谢飞、万玛才旦、戴锦华等名人现身支持。
《恋曲1980》改编自作家于晓丹的小说《1980的情人》,故事发生在八十年代初的北京,正文和正武是一对青春恣肆的好兄弟,正文认识了正武的朋友毛榛,这个可爱性情的女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后,正武在野泳中意外溺亡,正文担负巨大痛苦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在那里他再次遇见毛榛,并结识了热烈拥抱爱情的社会女青年谭力力,毛榛的若即若离让正文困惑,而谭力力的深爱也让正文彷徨失措。在80年代社会激越变化的洪流中,他们将何去何从……
《恋曲1980》无疑是今年最受关注的华语片之一。不仅因为这是著名编剧梅峰继备受好评的导演处女作《不成问题的问题》之后的新作,也还因为有着青年演员李现、春夏和麦子的倾情加盟。几位明星演员在片中呈现出全新的感觉,导演时常在表现人物情感时大胆地使用特写,信任地捕捉其自然状态。
影片于今年10月入围第33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东京2020单元”(即往年的主竞赛,今年因疫情取消评奖)完成世界首映;后在又一个A类电影节第24届塔林黑夜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迎来欧洲首映。
《恋曲1980》使用了上世纪80年代影院放映的4:3画幅比例,意图在形式上还原当时的复古感。导演让摄影机变成了时间的见证者,以人物经历的变化记录着时代的变迁。选景方面也颇为费心,剧组在大连和旅顺寻找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房屋建筑,力图最大限度地重塑年代感。
影片由波兰著名的配乐大师普莱斯纳(《蓝白红三部曲》)进行配乐。普莱斯纳希冀跨越身份和文化的界限,用“合适”而“舒服”的旋律带领观众领略属于北京的80年代爱情。
在成为导演之前,梅峰曾与娄烨合作,在《春风沉醉的夜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浮城谜事》等多部影片里担任编剧。而他的处女作《不成问题的问题》在国际电影节上广受好评,于第53届金马奖上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编剧本。《恋曲1980》是梅峰导演的第二部长片作品,也是他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导演希望通过讲述一个在青春成长中不断告别的故事,拉近与观众的情感距离。
《恋曲1980》
映后Q&A
Q
策展人
小说里老柴这个人物很有意思,一直侃侃而谈,后来做了减法把这个人物弱化了,您是怎么考虑的?
A
梅峰
小说有20万字,是标准的长篇小说,人物、情节都比较细致。但是电影只有2个小时,我们的剧本只能做减法,靠李现一个男演员、春夏和麦子两个女演员怎么把戏剧的结构撑起来?很遗憾,小说中很多内容没办法取舍。但最重要的是时代气质,80年代怎么通过影像把小说里的文学气氛创造出来?怎么用电影的媒介特性把电影的感受做出来?这是我们想得比较多的问题。
导演 梅峰
Q
策展人
您的上部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改编于老舍的小说,是关于40年代的重庆,而这部电影关于80年代的北京,文风跟老舍的小说完全不一样,但是呈现在大银幕后,依然是梅峰导演的风格。我个人感觉这部作品是高贵的、有分寸感和疏离感的,这跟您本人的性格有关吗?
A
梅峰
电影想表达的故事,对于创作者来说肯定有所寄托。对我来说,这次离演员更近一点。《恋曲1980》是爱情故事,《不成问题的问题》是时代剧或者社会剧,从类型来说,不是一种东西。这次做的是靠近人物,所以我们做了很多不同景别的设计,让观众进入到不同的人物情感体验中。
Q
策展人
您上部作品中特别外放的人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李现的形象却是非常内敛,绝大多数镜头都是对着他,对他来说应该是很辛苦的一次表演,这次是怎么引导他的表演发挥的?
A
梅峰
开拍之前给他布置了一些文学和电影作品的阅读作业,这是演员应该做的训练工作和功课。李现上学时,我已经在文学系做老师,这样的背景让我们的互动沟通更加高效。他也非常喜欢自己琢磨:每场的任务是什么?心理节奏是什么?心理节奏和外部表现出来的东西到底怎么让观众相信?这是人物本身的状态。其实我们对演员也没有很复杂的要求,我对这三个演员的工作方式都是一样的——让镜头记录下生活里最自然的样子就够了。
Q
策展人
我觉得正文这个人物挺特殊,他是电影里唯一一个在校园里捧着书看的人物,是有意设计的吗?
A
梅峰
对,这也是一个遗憾,我们实在没有空间和余地来表达80年代的大学生活,只能通过道具、美术的设计,比如宿舍的书、宿舍的布置、墙上贴的东西,都是在还原80年代。他们的联系方式是书信,天涯路远,他们写东西是很自然的事情。那个时代的人喜欢阅读。
Q
策展人
李现的表演是非常突破的,另外两位女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导演把三个人的戏份安排得恰如其分,观众的观看体验也非常舒服。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有两首歌,一个是李双江的歌,还有一个罗大佑的歌,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A
梅峰
《北京颂歌》是忠于小说原作,最后的告别场景是在长安街两个人骑着自行车,但拍电影不可能去长安街,很遗憾只能选择了一个大学操场。这个歌有点时代感受,虽然歌曲的年代更往前,但是就像歌词里写出来的、唱出来的:它在呼唤一个时代,是精神上的呼唤,也是我们对80年代的感受。
后面罗大佑的歌是为了整体在爱情方向上做一点调性的平衡,既然是80年代,又是爱情片,怎么通过一首歌曲把平衡感做好?因为当时这个歌广为传唱,罗大佑的歌是那个流行文化的构成,那是大家都熟悉的东西,我们后来把电影的名字也定为《恋曲1980》。
Q
观众
这部影片中我感觉有一点点娄烨的风格,你们的合作对创作有什么影响吗?
A
梅峰
谢谢您的问题,跟娄烨这么多年的合作是一个创作训练,最大的感受和收获是怎么选择适合当下环境做的题材和故事,我们一直在做有挑战性的事情。放到我自己的项目里,可能这就成为了一种思维训练的习惯,选择适合做的东西。这个东西是自己真正想做的,而且跟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有关系的。不管是《不成问题的问题》还是《恋曲1980》,都是在尝试跟当下的观众沟通,我不是做考古学,那样的电影没有意义。
Q
观众
一般电影拍人物对话的时候是用正反打镜头,您在电影里经常用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之间的对话、表情和眼神交流,但是这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表达的内涵不是这样,您电影中的特写是为了传递什么?
A
梅峰
前面说过了风格和美学怎么赋予电影应该有的状态,就是跟观众靠得更近一点,特写是基于这个前提用的。但是审美和趣味是因人而异的,不是我们做了一种东西就是所有观众都会喜欢的,不是用了一种方法所有的观众都接受。
Q
观众
电影中的音乐是普莱斯纳做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合作方式?
A
梅峰
普莱斯纳是我一直想合作的作曲家,因为我学生时代比较喜欢他作曲的那几部电影,包括《两生花》《蓝白红三部曲》等等,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想到跟这位作曲家日后会有交集。写完剧本的阶段,我脑子里回旋的是:配乐到底要什么风格?我们的国际发行人员跟普莱斯纳联络,跟他的经纪人联系上,后来把剧本发给他。他很喜欢这个剧本,他说这个故事不分背景和文化,是一个爱情电影,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观众都会理解这份爱情。他创作的主要思路也是不强调这是中国电影应该有的音乐,他追求普遍性。
导演 梅峰
原来的计划是碰个面,但疫情到来之后,这些计划全部没有办法实现,全部是邮件、小样,一点点地听,一点点地配,其实这个工作挺艰难的,也有理念上的分歧,但最终的目标是在电影里用得合适和舒服,怎么能够帮助观众进入他们的情感世界,这是音乐赋予我们作品特别多的一个因素。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对他是充满感谢的。
特别感谢志愿者聂力涵、刘恒玲
原标题:《《恋曲1980》映后|爱情最自由奔放的那个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