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
个别省份开始“不讲武德”
趁着我们广东
还在入秋的起跑线上奋力挣扎
纷纷瞒着我们迎接初雪
北方老铁们飙雪也就忍了
毕竟,隔壁广西人、楼下海南人
同样在默默“云赏雪”
过分的是楼上的湖南人
竟也在朋友圈里晒起了玩雪照
为了替广东人扳回面子
“学富五购物车”的小缸
在一番认真研究后大呼震惊:
在下雪这件事上
广东原来也曾“阔过”……
有史记载的广东第一场雪
东汉某年,岭南有史以来
第一位留下著作的大学者
杨孚
在首都洛阳荣誉退休
准备返回阔别多年的老家广州
杨孚《异物志》
出于对第二故乡的情怀
杨孚离开时特意带走几株松柏
移植到广州的老宅前
一个冬晨,他看到宅前“飞雪盈树”
仿佛又回到了洛阳……
位于广州市新港路下渡村的“杨孚井”。图/南方日报
这是有史记载的广东第一场雪
当时的人们愿意相信
是杨孚以及他的松柏
把这场雪从北方带到了岭南
因此称他为“南雪先生”
杨孚宅在江浒南岸,尝移洛阳松柏植宅前,隆冬飞雪盈树。
——《广州先贤传》
从“飞雪盈树”的描述来看
这场雪大概下得很温柔
属于标准的“车窗书法专用雪”
不过,这则记载
在气象学上却有着重要意义
2016年初广州“百年一遇”的毛毛雪
气象学大师、浙大前校长竺可桢
经过系统研究
提出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寒冷期
第一个为东周时期
第二个就是从东汉时期开始的
竺可桢
这段寒冷期
从东汉跨越三国、两晋
一直飙到南北朝
而这场有史记载的广东初雪
正说明从东汉起有变冷趋势
隋唐时全国再度进入温暖期
广东人重新失去玩雪的快乐
韩愈在潮州写着《祭鳄鱼文》
岭南大地上奔跑着野象、孔雀
俨然一派热带既视感
(开平) 杜山多孔雀。
——《南越志》
“地图炮小王子”柳宗元
在黑了黔驴、蜀犬后还不过瘾
继续讲了个“粤犬吠雪”的冷笑话
大意是岭南的汪星人没见过雪
一旦见到就狂吠不止……
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那些年,广东飙过的鹅毛大雪
到了宋朝中后期
全国进入第三个寒冷期
广东人再次盼来久违的大雪
据记载,南宋淳佑五年(1245年)
广州“大雪三日,积盈尺余”
腊初,大雪三日,积盈尺余,炎方所未有也。
——《广州通志稿》
明清时期
全国进入第四个寒冷期
关于广东降雪的记载
在这一时期也达到最多
明朝有25次,清朝有84次
近两千年广东省与全国冷暖期对比
小缸随手摘录几条广东降雪记录
大家感受一下
首先是记载较多的珠三角地区
↓↓
明永乐十三年(1415)
广佛莞“有雪,梅花枯死”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
东莞、顺德、从化等地连续降雪
“雪昼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
雪昼下如珠,次日复下如鹅毛,六至八日乃已。山谷之中,峰尽璧立,林皆琼挺,父老俱言,从未有此,后连岁皆稔。
——《广东通志》
在粤东地区
潮汕人民也喜迎大雪
↓↓
明成化十六年(1480)
揭阳“雨雪,深尺余”
明正德四年(1509)十二月
潮州、潮阳、饶平、南澳等地
“陨雪深尺许”
2016年初潮州降雪
眼看着潮汕人民玩雪刷屏
隔壁的客家人民也发起朋友圈
↓↓
明成化十七年(1481)
梅州兴宁有降雪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大埔“雨雪连日,更深尺许”
五华“大雪数寸厚,墙屋压颓”
2019年12月梅州雾凇。图/梅州日报
看过粤东人民的朋友圈
粤西人民也坐不住了
↓↓
清顺治十一年(1654)冬十一月
茂名、信宜等地“大雪”
清咸丰六年(1856)
粤西地区普遍降雪
茂名等地气温骤降,“河鱼多死”
粤北人民看着朋友圈乐了:
你们的毛毛雪也敢拿出来晒
↓↓
明崇祯七年(1634)
韶关大雪连下三昼夜
“城中深一二尺,岭外所罕睹者”
清道光十二年(1832)
英德、翁源“雪下地数尺,如棉”
2017年清远金子山。图/羊城晚报
光绪十八年(1892)
广东迎来一次超大规模降雪
北至乐昌,南到廉江,西达德庆,东抵南澳
降雪覆盖了大半个广东
但同时,这场雪也预示着寒冷期的结束
降棉花雪,县城高积五寸余,古树屋宇多被拆伤,甘蔗种苗伤害无存。越年,皆赴清远购植。
——《乐昌县志》
这一时期
楼下的海南岛偶尔也能“祈雪”成功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
海南万宁大雪
当地举人王世亨写诗记录当时情景:
万宁举人王世亨有歌云:“撒盐飞絮随风度,纷纷着树应无数。严威寒透黑貂裘,霎时白遍东山路。老人尽日看不足,尽道天家雨珠玉……”
——《琼州府志》
在广东玩雪是一种什么体验
广东历史上的几次大雪
不仅乐坏了本地人民
也忙坏了本土或游粤的诗人们
他们纷纷用诗句
记载了在广东玩雪的独特体验
明·夏葵《雪夜访戴图》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
覆盖珠三角的那场大雪
让佛山顺德的本土诗人
陈邦彦
玩出了一首“凡尔赛文学”
偶缀梅梢添片片,故依鹤氅斗纤纤
柳营已报貂裘赐,高卧何人问短檐
——陈邦彦《咏雪》
一会儿穿鹤氅,一会儿试貂裘
可以说是很有钱高雅了
陈邦彦之子、清初大诗人
陈恭尹
在凡尔赛文学领域造诣更深
陈恭尹像
康熙五年(1666)
广州拼尽全力下了场认真的雪
陈恭尹开门发现大雪封路
于是又默默退了回去
令书童盛雪回屋,边喝酒边玩雪……
开轩出立白照眼,把烛低看雪填径
纷披相属声更希,委积争高色愈莹
童子盛归锦袖中,主人为续清尊兴
——陈恭尹《广州客舍夜雪歌》
陈邦彦的学生、与陈恭尹齐名
被誉为“广东徐霞客”的番禺诗人
屈大均
更是一位资深玩雪达人
曾追逐着清初的几场大雪玩遍广东
屈大均像。图/国家博物馆
康熙二十二年(1683)
广州、佛山、肇庆均下起大雪
屈大均先在广州看了越王台
↓↓
头白老人不识雪,惊看白满越王台
——《广州竹枝词》
随后赶到肇庆逛了七星岩
↓↓
初飞员屋多蛮雪,新聚牵牛有客星
——《端州道中望峡口积雪》
七年后又趁着博罗大雪
去了罗浮山
↓↓
今年季冬太苦寒,雪花三尺如玉盘
——《罗浮对雪歌》
相比本土诗人
外地诗人遇到广东下雪会更迷惑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
金庸的远祖、浙江诗人查慎行
就曾在英德邂逅一场意外的雪
不知夜来雪,疑是朝来霜。
——查慎行《英德道中雪霁》
其实,英德下雪并不罕见
罕见的是
大雪突破广东冬季降雪南界
(大埔-罗定一线)
直逼珠三角甚至海南岛
图/新华社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就意味着该年为“大冷冬年”
全国人民都要瑟瑟发抖
这告诉广东的小伙伴
下雪有风险,“祈雪”需谨慎……
参考资料:
陈月明:广东省近2000年气候冷暖变迁历史记录研究
杨宝霖:广东历代飞雪考
来源 | 羊城晚报、金羊网、羊城派
原标题:《【新知】广东飙起雪来,全国人民都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