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的悬丝传奇
文/戴冠青
喜欢木偶戏,源自于小时候看过的意大利作家卡洛·科洛迪创作的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故事讲述小木偶皮诺曹的历险过程,他曾因说谎而鼻子变长,因贪吃而当了看家狗,因贪玩而变成驴子,最后他终于通过勇气、忠心和诚实的考验,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
著名作家巴金说:“我费了几分钟工夫把《木偶奇遇记》读完后,我虽然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但我也被迷住了。”是的,当年这篇动人的故事确实迷倒了那个爱读书的小女孩,我爱不释手,看了一遍又一遍,不仅仅因为皮诺曹锤炼成的善良品质对我的熏陶,还惊讶于小木偶极其可爱动人的形象和他那会变长变短的鼻子。
多年之后,欣赏了泉州提线木偶艺术家林文荣表演的提线木偶小戏《驯猴》《钟馗醉酒》《狮子舞》等,更是惊叹不已。木偶身上那数十条纤细悬丝在艺术家那双巧手的操控下,惟妙惟肖地表演出种种高难度动作,猴子可以搬箱子、翻筋斗、骑自行车;钟馗醉酒,那是醉得颠三倒四,状态百出;狮子舞更是腾挪跨越,活灵活现!泉州提线木偶的纤细悬丝一般都有16根以上,有的甚至多达30余根,拉动高约两尺,由偶头、笼腹、四肢和勾牌等组成的木偶形象进行表演。这么繁多复杂的线条,表演出这么高难度的肢体形象,居然不纠缠,不打结,而且肢体灵活,形象逼真,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真的是太神奇了!
吴圳烽/图
古老的戏剧艺术
朗读文段
由兴趣而走近泉州提线木偶,又走进泉州木偶剧团,从担任剧团团长数十年之久的王景贤老团长那里得知,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大显身手的泉州提线木偶戏原来是源于秦汉、古称悬丝傀儡的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古老戏种。
悬丝傀儡又名“丝戏”,当地民间俗称嘉礼,据五代南唐泉州籍道士谭峭(860或873——968或976)所著《化书》等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闽南方言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在民间艺人传承不辍下得到了丰富和发展。
据传,唐末王审知入闽在今福州称王时,大建宫院,由中州聘请不少名士学子,并携带傀儡戏具,置于宫中以供娱乐,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故“嘉礼戏”的道白有中州音。
到了宋代,“嘉礼戏”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进一步与民俗仪式结合起来,得到较大发展。明代泉州李廷机曾为木偶戏撰联:"顷刻驱驰千里外,古今事业一宵中。"可见当时木偶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具备了表现纵横千里、包容古今的功力。
到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泉州的“嘉礼”戏已经十分成熟,脱离了属于片段、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形成规范的剧本体系,能够演出规模宏大且细致复杂的历史戏了。虽然形象只有固定的36个,但行当已分生、旦、北、杂四大类,可演42部大戏,如传统连台本《目连救母》就可连演七天七夜。这时期,泉州傀儡戏班社林立,形成科班传习制度,甚至出现了专门制作木偶头像、服饰盔帽、砌末道具的“西来意”“周冕号”等专业作坊。
清末民初,泉州一带有50多个木偶戏班遍布城乡。泉州东岳庙、关帝庙、元妙观、城隍庙等“四大庙”,均有固定戏班为祈天酬神作专门演出。号称“嘉礼才子”的林承池曾与文人杨秀眉创作了《说岳》《水浒》等连本戏,从而让木偶戏脱离了仅服务于婚丧喜庆的圈子。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舞、织布、弄钹等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
清中叶开始,泉州傀儡戏还随着移民的脚步,向广东、浙江、台湾及东南亚闽南人和华侨聚居地流播,特别是对台湾地区民俗文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泉州提线木偶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包括“压脚鼓”“钲锣”等古稀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全部传统剧目以抄本形式世代相传,其中有些戏文,如《窦滔》,尚为全国其他戏曲剧种所罕见。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即传统基本线规,以及丰富精湛的表演技法与成熟完备的演出规制,还有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结构、服装头饰等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在泉州提线木偶戏的这些传统剧目中,保存着大量宋元南戏的剧目、音乐唱腔、演出形态的活资料,保存着大量古代闽南语系地区的民间信仰习俗及婚丧喜庆的礼仪内容,保存着大量“古河洛语”与闽南方言的语法、语汇及古读音,保存着许多宋元南戏剧目、音乐、表演形态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对了解、探究闽南地区民间信仰、民间习俗的历史衍变和闽南方言的流变等,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具有多学科研究的重要价值。
千年来,泉州提线木偶戏不仅成为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民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而且以其独特技艺和精彩演出,成为广大民众雅俗共赏、喜闻乐见的戏曲艺术,也成为中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当今中国提线木偶艺术无可争议的代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
吴圳烽/图
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泉州市木偶剧团在传承发展泉州提线木偶戏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团自1952年建团以来,相继创作排演了大批生动活泼富有意义的剧目,演出的足迹几乎遍及中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和海峡两岸,屡获殊荣。其创作的神话剧《火焰山》和童话剧《千桃岩》晋京参加“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 演出分别荣获演出一等奖和创作演出三等奖;童话剧《谗猫》晋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观摩汇演”荣获文化部奖励;神话剧《太极图》参加“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展演”荣获“木偶剧革新奖”,并应邀赴京参加了第一届中国艺术节;神话剧《劈山救母》,小戏《驯猴》《钟馗醉酒》《狮子舞》晋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获优秀剧目奖、优秀表演奖等多项奖励。国际著名的木偶表演和雕刻大师黄奕缺荣获文化部特别荣誉奖及福建省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童话剧《小黑·小金落难记》荣获福建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演出奖等多项奖励。2002年,该团创作演出的《古艺新姿活傀儡》一剧荣获“第十届文华新剧目奖”及木偶表演、木偶制作两个单项奖。2003年创作演出的大型古典讽刺喜剧《钦差大臣》荣获“金狮奖第二届全国木偶皮影比赛”剧目金奖、编剧奖、导演奖、造型设计奖及3个表演奖。2004年《钦差大臣》入选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并荣获“第十一届文华新剧目奖”及“文华集体表演奖”“文华剧作奖”“文华导演奖”。此后,《钦差大臣》还入选“2004-2005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提名剧目”。2009年10月,神话剧《火焰山》荣获文化部首届“国家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除此之外,该团还多次进京参加全国会演、调演、献演活动及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艺术活动。2008年8月8日,泉州市木偶剧团在北京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上,向全球40多亿电视观众展示了中国提线木偶戏的独特风采。
泉州市木偶剧团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演出活动,让泉州提线木偶戏更多地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来,该团150余次出访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多次在国际艺术节及比赛中斩获大奖。其创作的神话剧《水漫金山》和儿童剧《庆丰收》赴罗马尼亚“第二届国际木偶联欢节”演出时获集体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和银质奖章;现代戏《赴宴斗鸠山》歌舞剧《元宵乐》童话剧《千桃岩》赴克罗地亚第32届国际木偶比赛荣获最高奖——集体特别奖,并获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艺术节”奖。2005年还应邀参加联合国总部举办的“2005联合国中国春节文艺晚会”。2007年奉调赴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参加“联合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2009年10月应邀赴世界著名艺术殿堂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为“古今回响中国艺术节”作开幕式演出。2009年11月赴比利时国家剧院参加“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演出。2009年11月,该团还荣获中国人民对外友协颁发的“人民友谊贡献奖”。
可以说,泉州提线木偶戏是我国不间断传承历史最长,文化积淀、艺术积累最为丰厚的傀儡戏种。也是我国悬丝傀儡艺术的珍稀范本和不争代表。2002年经中国艺术研究院推荐,泉州提线木偶戏与昆曲等10个项目,被联合国亚太文化中心列入“传统民间表演艺术数据库”。2005年泉州市木偶剧团,被联合国南南合作网示范基地授予“联合国南南合作网木偶艺术项目示范基地”。2005年10月泉州市木偶剧团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6年泉州提线木偶戏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6月获文化部“文化遗产日”奖。2008年11月被福建省文化厅授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示范点”称号及“第三批福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2009年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木偶联会(UNIMA)中国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授予“艺术交流实验基地”。泉州提线木偶戏已成为当代中国提线木偶艺术最杰出的代表。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泉州提线木偶《四将开台》在戏曲篇章中领衔登场,成为我国向世界展示的一张戏曲名片,惊艳了现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和国际友人,还有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世界眼光!
对祖先遗产的敬畏心与使命感
2014年1月8日,中国文化促进会和凤凰卫视主办的“智慧东方——2013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大会在澳门举行,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与杜维明、席慕蓉、陈可辛等人一同获此殊荣。
“世界都在赞叹不可思议的中国木偶艺术,而王景贤就是为提线木偶注入勃勃生机的民间艺术家”。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也专门发来贺电称“这是中国木偶界的骄傲”。
在我看来,王团长获此殊荣是因为他对泉州提线木偶戏这一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自秦汉的古老戏种数十年来坚持不懈的传承和发展。但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先生的颁奖词却瞬间提升了我观照这一古老戏种的眼界高度。他说:“直到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人,我才明白:木偶戏是人类童年的产物,但却不是戏剧的初级阶段,它比所有其他的戏剧都更加成熟,因为它从出现之日起就清醒地认识到:再现的现实是虚幻的,与其自己扮演他者,不如完全塑造一个绝对的他者并赐予它生命。在让我明白了戏剧艺术的本质的同时,这个人还让我认识了一个木偶艺术家的本质,那就是宗教徒般的献身精神、不懈追求、充沛热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对祖先遗产的敬畏之心与将其发扬光大的责任感、使命感。20年来,他带着泉州木偶团走遍世界各地,当世人用‘不可思议’这类的惊叹赞美中国木偶艺术的时候,当世人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看到一个人用手中的30多条丝线出神入化地操控美丽的傀儡的时候,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公布‘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的时候,人们应该记住这个人的名字:王景贤。”
田青先生的充分肯定洞彻了“戏剧的虚幻性以及戏剧与现实的关系”,也揭示了木偶戏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加成熟”的价值所在。他还在王景贤著作《泉州傀儡戏》一书的序中指出,无论是木偶头的雕刻艺术还是操纵木偶的技艺,都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是一个充满艰辛同时也充满愉快与激情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其实是一切艺术家的“来处”和“归宿”,也是“原因”与“结果”。……在20世纪最后10年和21世纪开始的10年,当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时,木偶戏与其他几乎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经历着一个或消亡灭绝或绝地重生的考验。而就是这个王景贤,率领泉州木偶杀出一条血路,不但赢得了生存的机会,还创造了发展的空间,更是每年数次走出国门,使泉州木偶戏这朵瑰丽的中华古典艺术之花在世界范围亮丽绽放,成就了一次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凤凰涅槃”。
田青先生发自内心的赞许让我再一次对王景贤这位泉州市木偶剧团的老团长肃然起敬!是的,正是黄亦缺、王景贤、林文荣、木偶雕刻大师江加走等一个个木偶艺术家本着对祖先文化遗产的敬畏之心和发扬光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努力弘扬用心传承,才迎来了泉州提线木偶戏这一跨越千年的古老艺术繁花似锦的灿烂春天!
但谦虚的王景贤把这一切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使然,他说:“我的艺术生命刚好起源于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让我的个人生命价值得到体现,也使我不断成长。如果不当团长,也许我会是个不错的剧作家,剧团近20年获奖的大戏都是我创作的。我在木偶剧团工作了26年,把一生最好的时光都给了剧团,我与剧团跟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从最初的自卑到找回自身价值,再到充满自信地展示泉州文化,未来我们将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继续走出去、去传播。”
是的,改革开放春风化雨的40年,也是如今担任泉州市木偶剧团名誉团长、艺术总监的王景贤把自己献给泉州戏剧艺术最美好的40年。40载光阴,他见证了泉州人对传统艺术的坚守和传承,见证了泉州文化充满自信地走向世界,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最好的时光陪小木偶走向大世界”。
也正是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王景贤至今仍在不断地思考木偶艺术的发展方向,呼唤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觉意识。他曾在《新时代的“小木偶”应有大作为》一文中指出:木偶艺术的创作应该“既有久演不衰的经典作品,也有洋溢时代气息的新创作品;既能让观众充分感受我国傀儡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精髓,又能看到这些艺术品种强健的生命活力和勃勃生机,对增强全社会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自尊、自信和保护、传承、弘扬的自觉意识有重要的意义。”并建议相关部门重视和扶持木偶剧、皮影戏这些“个头小、作用大”的艺术品种,发动业内人士创作更多短小精悍的优秀小剧目,表现新时代人民真实的经历和情感,反映和讴歌新时代、新生活。也希望能够更多地举办全国性展演活动,让古老的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再放异彩,“香”飘世界。伟大的新时代,“小木偶”应该有大作为,也定能有大作为!
这话语洋溢着自信和豪气,也充满了殷切的期望,掷地有声,铿锵在耳,在天地间回响!
“给无知觉者以知觉,给无生命者以生命,把无情物有情化。”如今,木偶艺术家们已经以传承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让自己的 “指尖功夫”更加精湛,让古老的提线木偶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也在观赏者面前展现了一片美轮美奂绚丽无比的艺术新天地。
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是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当物质社会日益侵袭人们的心灵时,让我们去欣赏这些充满童趣、诗意和艺术魅力的千年提线木偶戏吧,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到一种清风扑面的愉悦,会获得一种沁人肺腑的陶冶!
2020年1月12日于寸月斋
本文作者
戴冠青,泉州师范学院教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中国作协九大代表,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监事长,福建省文联委员,泉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泉州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等。已出版小说集《梦幻咖啡屋》,散文集《泡茶时光》,论著《当代泉州作家创作研究》《菩提树下》《想象的狂欢》《文本解读与艺术阐释》《文艺美学构想论》等十余部,发表作品和论文数百万字。
朗读者
李小梅,新华网新华号、华人头条号【小梅诵读】栏目创建人及主播,“闽南网·印象古城”、“光明日报阅读公社·寻味”、“中国作家网·本周之星”、“西海岸文学平台·小梅之声”、“诗客·小梅诵读”等栏目主播,中国共青团杂志、福建作家、厦门日报、泉州通FM朗诵嘉宾,福建省海峡朗诵艺术团成员。
印象古城 · 征稿启事
“印象古城”面向大众征集以“印象古城”为主题的原创文学作品,可以是发表过的,也可以是还未发表的。栏目将择优集纳推出,凝结古城与文学的渊源,更生动地讲好泉州故事。
截稿时间:2020年11月30日
投稿方式:QQ邮箱 188595000@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泉州市委网信办、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宣传部、闽南网
协办单位:泉州文学院、鲤城区作协
详情>>>http://www.mnw.cn/wenhua/yxgc/
来源:闽南网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印象古城 | 跨越千年的悬丝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