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品牌:永久自行车

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永久自行车

自行车曾占据上海的大街小巷,是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记载了太多的故事,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永久”是当时很多小青年的梦想。老上海人赋予“永久”的意义和情感是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的。

“上海音像资料馆”馆藏资料视频

1940年秋,上海永久的前身——昌和制作所在上海东北角的唐山路开业了。这是上海第一家自行车生产厂。昌和制作所占地2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600平方米,所有员工近200人。当时生产的自行车规格均为26寸,全是黑色油漆,牌号“铁锚牌”,年产自行车3000辆左右。

1940年 永久前身——昌和制作所

1949年全国解放,设计了一个新的商标。商标画的是一只北极熊站在地球的顶端并暂定名为“熊球”牌,最后决定采用“熊球”的上海话谐音“永久”作为产品名称。从此,“永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开进了千家万户,走遍了全国乃至世界。

各时期的“永久”商标

1957年工艺美术设计家张雪父先生设计了家喻户晓的“永久牌”标识,沿用至今。以汉字“永久”二字设计,简洁直观、极易识别,其构思之精妙堪称中国设计史上的经典,对“永久”品牌的传播和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

“永久牌”标识

改革开放初期,自行车在人们心里的位置很高,就像现在私家车一样。大城市的人还可能做公交车上下班,但自行车往往更方便。家里有一辆自行车,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还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吃和用,基本上是靠自行车运回家的。其所承受的重量是我们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在当时,自行车对年轻人的恋爱关系还可以起到促进作用,小伙子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去约会,成功率大大提高,单车恋情的始祖就是从那时开始的。上一代人赋予自行车的意义和感情是现代人不能理解的,自行车也已经超出了人们赋予它的意义。成为他们一个永久的记忆。

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

1957年5月,我国第一辆26吋轻便车诞生于上海永久。这种定名为31型轻便车的出现,其式样新颖,结构型能优越,首次开创男式、女式车款。表面装饰精细,在当时国产自行车中首屈一指。在上海、天津、北京等地上市,就立即被争购一空。也由此衍生了其他型号和类型的轻便车。轻便车的问世,填补了我国自行车种类上的一项空白,丰富了国产自行车的品种,为我国城市车的研制和生产探索了经验,开创了我国自行车的新天地。

轻便车车款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自行车的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转变成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用五颜六色、五花八门这两个词来形容当时街上的自行车一点也不为过。而且那时,自行车的替代品已经出现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交通工具也逐渐“挑剔”起来,这个时侯摩托车悄然兴起,替代了之前自行车的重要地位。道路上的机动车也多了起来,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永久”产品单一、体制不活、人员负担重,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永久102型轻型摩托车试制成功,获得了国家计委、经委、科委联合办法的奖状。面对荣誉“永久人”没有自满,他们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从102型逐步发展,从外表造型或机械性能等都不断趋于完善,生产批量也逐年扩大。

1962年10月 102型轻型摩托车问世

自行车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也见证了老百姓40年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短短40年间,经济迅速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多样化,自行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自行车并没有被人们所遗忘。现如今,自行车更多是代表着健康,环保的生活方式。我们相信,在这个意义上,自行车的回归将会成为新的时尚。

来源:影像上海

原标题:《上海老品牌:永久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