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北大医学人文学院教师谢广宽,我们该如何谈论死亡这件事,问吧!


谢广宽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师
安命乐生、重生轻死、惜生讳死......在中国,死亡历来是讳莫如深的话题,鲜少与亲朋提及,难以开诚布公地谈论。事实上,纵观历史,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老子的“死而不亡者寿”,到道教的“我命在我不在天”,佛教的“人生无常”,中国人的生死观是相当具有智慧的。眼下,越来越多年轻人对生命的观念受到西方个体主义思想影响。如何谈论死亡这件事,关乎我们如何面对人生。
我是北大医学人文学院教师谢广宽,在学校开设了一门《中国的生命观》课程。怎么得体地和老人谈论“死亡”? 怎样向不谙世事的孩子解释人的生老病死?中国人的传统生命观与现代医学推崇的临终关怀,分别是怎样的?欢迎大家向我提问,一起探讨!
我是北大医学人文学院教师谢广宽,在学校开设了一门《中国的生命观》课程。怎么得体地和老人谈论“死亡”? 怎样向不谙世事的孩子解释人的生老病死?中国人的传统生命观与现代医学推崇的临终关怀,分别是怎样的?欢迎大家向我提问,一起探讨!
相关新闻
- 再谈生命的意义和本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谈论死亡?
题主尚未开始回答提问征集中
暂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