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战疫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世界会客厅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IP SH
酒业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讨论
Discussion
目击
Witness
文艺
Arts
教育
Education
探索
Discovery
百科
General
圆桌
DISCUSSION
健康
Health
法律
Legal
运动
Sports
品位
Taste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关于古代都城的辉煌衰亡,问我吧!
思想
2021-10-12
席会东
提起古都,你会想到哪座城市?是坐拥紫禁城的北京,浸润在六朝烟雨的南京,见证大唐繁盛的西安,亦
…
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洛阳。而随着王朝兴替,古代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两百多处古都,每个时期的都城史和文明史密不可分。
西安、南京、洛阳、北京,作为中国四大古都背后有何故事?什么因素决定历朝历代定都格局?古代早期城市又是怎样的?有何演变的特点?我是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副院长席会东,主要从事地图史、水利史、城市史研究,关于古都兴衰演变、布局规划等相关话题,欢迎向我提问!
分享
366
共75个提问,
69
个回复
进行中...
小兔兔
:
2
2021-10-30
请问您,古代都城如何实现文化熔炉这样的功能?
席会东
:
2021-11-02
110
古都确为文化熔炉,国际都会汉唐长安体现尤为明显,主要是通过政治内聚型移民即迁入全国豪强贵族,经济吸引各地富商大贾,政策开放吸纳各国使臣宾客,文化包容吸收各地文化,宗教宽容接受各样宗教等途径来实现的。
回复
熊:
1
2021-10-31
皇宫一般建在都市的中央吗?
席会东
:
2021-11-01
164
先秦至秦汉工程未必在都城中央,汉未央宫在长安城西南,曹魏洛阳城以后宫城一般在都城南北轴线北端,但北宋开封为三重同心方,宫城在都城中央,明代南京宫城在都城东南。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13
请问您,中国古代都城在着眼点上和古罗马有何区别?
席会东
:
2021-12-02
8
比较要统一尺度、限定时空,不能拿中国所有都城和古罗马一个都城比,汉长安和古罗马城最具有可比性。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城市形态和功能上,汉长安城以方形为基本构筑单元,城内主要是五大宫殿,基本没有考虑平民居住空间,居民主要居于周边陵邑卫星城。罗马城大致是圆形,城内主要是广场、神殿、浴场、剧场、斗兽场等公共空间,皇帝宫殿只占很少部分,居民主要居住于城内,城市空间公共性强,所以尽管罗马规模远小于汉长安城,但人口近百万,远超汉长安盛世时期的二十余万。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16
请问您,秦始皇兵马俑的位置和秦帝国都城之间有必然联系吗?
席会东
:
2021-12-02
1
都城附近必有帝王陵墓,但秦始皇陵究竟选在都城附近哪个地方不是必然的,临潼骊山陵也不是必然。秦汉帝陵总体上来选择台原,地势高亢之处。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20
请问您,古代围绕都城修建的渠道是单一功能的,还是兼顾航运?
席会东
:
2021-12-02
0
围绕都城修的渠道有漕渠,主要是供水和通航运输;有护城河,主要是防御。
回复
熊:
1
2021-11-02
以您的眼光来看,世界上保存与利用得最好的古都城是哪个?
席会东
:
2021-11-02
109
法国南部的中世纪教皇之都阿维尼翁,乌兹别克斯坦希瓦汗国的都城希瓦城,我在两城中都有穿越时空的感觉,仿佛回到中世纪。
回复
神的鱼儿:
1
2021-11-09
席老师,为什么古代都城是方方正正的,而不是圆形的呢?或者不规则?
席会东
:
2021-11-09
72
北方古都大多是方正的,符合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和择中而居不偏不倚的权力观,明南京宋杭州受制于地形,外郭城并不方正。
回复
做个春秋大梦:
2
2021-10-29
请问老师,为什么西安城墙的隔音效果异常好,明明墙体并不是很高,城墙外车水马龙,汽车鸣笛声刺耳异常,可一旦进入墙内,立刻安静异常,真的是很奇妙啊。我一直都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资料,不知道老师有相关研究吗?😁
席会东
:
2021-10-29
124
这点我没有研究,也没有切身感受。建议拿分贝仪或手机测音APP测下,看是否是心理错觉。
回复
杨涛
:
4
2021-11-11
请问古代都城里坊街区尺度多大?有何规律?如何确定的?
席会东
:
2021-11-12
45
里坊制盛行于中古时期,隋唐长安是集大成者,分大小两种坊,大坊一里见方,小坊约为大坊一半多。长安洛阳等都城一百余坊,地方州城约为16至32坊,县城4到8坊。制度规定大致数量规模,测量确定大小。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12
请问您,关于都城的风水知识如何保存和传承?
席会东
:
2021-11-12
42
著书立说,开坛讲学,创造性转化,对接当代科学,付诸实践。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09
请问您,战乱是古代对都城伤害最大的吗?
席会东
:
2021-11-09
40
是的,古都大多都是毁于战火,如汉长安均毁于绿林赤眉,唐长安毁于黄巢乱兵。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06
请问您,古代都城几乎都在河流的中游地区。是否说明古人对水利的认识很深的,知道当时的条件无法克服水患?
席会东
:
2021-11-06
55
古人对河流季节性变化规律确实认识很深,都城往往依托大河支流,如周秦都城都沿着渭水逐渐向中下游迁移,周汉魏晋隋唐洛阳依托洛河下游,从大河看长安洛阳在黄河中游,但与黄河没有直接关系,水患都来自其支流,影响都不大。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11
请问您,古代都城的格局是如何相近。是因为古人不会因地制宜?建造技术无不同?地形地貌
席会东
:
2021-11-11
2
古代城市一开始就讲究因地制宜,后来逐渐形成相一致的城市规划理念和礼制要求,城市中有些形态和功能才相近,但还是有很多受不同地形地貌影响而因地制宜的地方,没有基本相同的城市。
回复
Linger:
1
2021-11-11
老师去国外游览是专门去那些都城遗址呢还是顺便一游?
席会东
:
2021-11-11
1
名城都是专门去的,按世界遗产名录或某国的遗产名录去不会错过古都名城。
回复
易安 _an:
1
2021-11-09
请问古代战争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但是也会带来战火纷飞导致民不聊生。在您看来战争的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
席会东
:
2021-11-10
1
站在民众的角度,战争肯定弊大于利。站在国家和王朝立场,有些战争推动国家统一、制度革新和技术进步,利大于弊。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10
请问您,在古代都城收到伤害后多久可以恢复元气?
席会东
:
2021-11-10
0
取决于乱后局势、都城受损类型和程度,改朝换代后另迁都新旧都被废一般很难恢复。在王朝未衰亡的情况下,一般战乱或自然灾害受损后相对容易,如安史之乱后长安迅速复原。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07
请问您,古代建立都城需要考虑周围的城市本身具有那些可塑性?
席会东
:
2021-11-07
0
都城选择一般会考虑区域地缘、经济、交通等条件,但很少会考虑周边城邑可塑性,一般是以都城形塑周边城市构建城市体系,比如汉长安城建立后周围营建七座陵邑形成城市体系。
回复
西安柳沙阁:
1
2021-11-05
唐代长安城内,私宅是通过交易还是皇帝赏赐的?
席会东
:
2021-11-06
0
绝大部分是购买,极少数是赐宅,如玄宗宰相姚崇在长安无宅寓居寺院,玄宗下令为其建宅。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05
请问您,四大古都的水利设施都是历朝历代维修?
席会东
:
2021-11-05
0
一些都城附近的重大水利设施往往是盛世时期集中修建的,如郑国渠、白渠等水利设施,但都要不断的周期性维护。
回复
小兔兔
:
2
2021-11-02
请问您,四大古都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北方。能否说明丝绸之路主要还是北方?
席会东
:
2021-11-02
13
丝路是中原联通域外的主要通道,都城是中原王朝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中心,所以丝路和古都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狭义的丝绸之路即从长安或洛阳出发的绿洲丝路都在北方,南京与海上丝路、北京与草原丝路和海上丝路关系较为密切,说明中国历史前半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北方,丝路当然主要在北方。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01
请问您,汉唐时代的都城,官员的宅邸是否按照官阶分区?
席会东
:
2021-11-02
8
汉唐官员府邸是私产,多由个人购买建造,并非政府统一规划分区修建,不存在按官阶划拨,每位官员家世财力不同,选址规格自不相同,但考虑上朝上班及党派关系,官员住宅也会有近宫、近衙、近族、近朋等自发分区现象,如汉长安未央宫北侧的北阙甲第、宣平贵里,唐长安平康坊同党高官聚居等。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04
请问您,古代都城的成长需要在粮食产区吗?都城周边的粮库能维持都城多久?
席会东
:
2021-11-04
1
都城未必要在粮食主产区,只要能把物资运到都城就行,唐宋以后都是都城和经济重心分离,依靠运河或海运把漕粮运到都城。
都城附近多存粮食一般是一年的量,供给皇室的应该更久些,如果超过一年无法运粮,就会闹饥荒。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1-03
请问您,中国古代地图编制和勘误,有哪些突出的贡献?
席会东
:
2021-11-03
0
中国古代地图编制强调文献考证和实地踏访相结合,注重表现现实地理知识而非神学观念,关注实用性而非突出数学要素,勘误方面强调地理信息及时更新,唐宋时形成地方三年闰年或五年造送制度。
回复
熊:
1
2021-10-28
巍峨的古都城墙拆掉,是不是太没眼光了?
席会东
:
2021-10-29
6
西方国家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后,普遍存在拆毁城墙现象,中国在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掀起大规模拆城运动,因其防御功能在新的武器装备下已起不到多大作用,从经济社会交通发展来看,有其历史合理性,但从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看,确实可惜。从当代中国不少城市修复城墙看,其与经济交通发展并不矛盾。
回复
读读吧:
2
2021-10-22
请问院长,在您对这段历史的了解中,是否存在武林高手,亦或是大内高手呢?所修何能?
席会东
:
2021-10-22
33
正史中记载的高手多为将军、游侠和刺客,不少人如史记游侠列传、三国志或唐书中李世民部下在汉长安或唐长安都有府邸,史书中只记载其擅长哪些兵器,并未记载其门派和绝技及所修何能。至于唐传奇、野史中或演义小说中侠客武林高手则无法学术考证。
回复
熊:
1
2021-10-28
古都的城墙一般有多高多厚,除了御敌外,还有哪些功能?
席会东
:
2021-10-28
2
一般十米左右,唐长安三重城,外郭城墙高5.3米顶宽3-5米,底宽8-9米,皇城城墙高10.3米顶宽10米,底宽15-18米,宫城与皇城一样。
除了军事防御,城墙还有防洪和标明圣界作用。
回复
熊:
1
2021-10-27
有的朝代建都一锤定音,有的朝代建都几经迁徙?
席会东
:
2021-10-28
2
夏商迁都频繁,周代以后都城都基本稳定,最多就是从西安到洛阳,从南京到北京,没有频繁迁都的。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0-25
请问您,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如何固定下来?皇帝个人的喜好好像没有影响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席会东
:
2021-10-26
9
中国古代建筑类型多样,风格各不相同。以都城宫殿来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在四千年前就确立了庭院式木架夯土建筑风格,以及坐北朝南、轴线对称的规划布局,这一建筑风格延续四千年,后世只是在其基础上量变而没有质变。皇帝个人喜好对建筑风格细节有较大影响,比如琉璃瓦颜色是青灰还是金黄,但对提现宇宙观、意识形态和等级制总体规划格局没有太大影响。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10-24
请问您,古代都城有监狱吗?一般在城墙以外吗?要是外国人犯罪会如何处理?
席会东
:
2021-10-25
3
古都都有监狱,一般位于城内相关衙署机构内,如宋东京开封就有御史台狱、大理寺狱和开封府狱等。外国人犯处罚,唐代主要按从俗原则即案犯来源地法律处罚,宋代以后一律按中国法律处置。
回复
oxford
:
1
2021-10-24
请问这四大古都的普通市民饮水和烧柴怎么解决?
席会东
:
2021-10-25
2
古都居民饮用水主要靠井水和明渠、暗渠引入城中河湖水,用柴需要到市场上购买来自城郊加工好的木柴或木炭,《卖炭翁》可见一斑。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