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战疫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世界会客厅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IP SH
酒业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讨论
Discussion
目击
Witness
文艺
Arts
教育
Education
探索
Discovery
百科
General
圆桌
DISCUSSION
健康
Health
法律
Legal
运动
Sports
品位
Taste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文化评论者曾于里,张爱玲小说影视化为何那么难,问我吧!
文艺
2020-12-04
曾于里
文化评论者,专栏作家
近日,改编自张爱玲小说《半生缘》的《情深缘起》电视剧终于上映。即使有刘嘉玲等老戏骨加持,也无
…
法挽救整体评价的一路低走。此前《第一炉香》的电影改编版放出预告片,也因为葛薇龙、乔琪乔选角气质不符而让原著书迷难以接受,一度被嘲讽为《第一炉钢》。
如何理解张爱玲作品中的“张味”?怎样的魅力让李安、许鞍华等大导都馋过她的本子?为何文字中的苍凉鬼魅移入影视画面总是失其精髓?我是文化评论者曾于里,张爱玲作品影视化难在哪儿,问我吧!
Ta的其他2个话题
我是文化评论者曾于里,“凡尔赛文学”到底是个啥,问我吧!
我是文化评论者曾于里,杰迷集中力量助偶像登顶超话为了什么,问我吧!
分享
152
共17个提问,
10
个回复
已关闭提问
神田川:
1
2020-12-04
老师您好,为何张爱玲作品的味道可以成文但不可成画?您觉得问题在哪儿?谢谢。
曾于里
:
2020-12-09
39
小说和影视剧虽然都是叙事的艺术,但小说更偏向于时间的艺术,它有更多驻足停留的余地,可以充分发挥小说语言的魅力,对气息、韵味、诗意、格调、内心世界等进行浓墨重彩的刻画,提升文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影视剧更偏向于空间的艺术,通过空间转换演绎故事,它对情节、动作的依赖性更强。譬如小说家可以用几千字篇幅描写某一种气味,但这样的气味感受在影像化时就会面临困境:场景变换、视觉画面无法体现出气味。
回复
MagicWaltz:
1
2020-12-04
许鞍华已经是不可多得的具有女性视角的导演,拍过那么多女人戏、她也是个张迷,为啥还是拍不好张爱玲?
曾于里
:
2020-12-09
34
因为张爱玲的作品很难拍。张爱玲擅用奇绝的譬喻、独特的意象,她在小说中不厌其烦地调动各种感官描绘景物、塑造空间,构建出一个充满细节的世界,暗含象征和隐喻。并且,张爱玲文字间有独到的迁徙、转移、腾挪,并注入一种老辣的、带有悲剧感的韵味。这是“张味”的一大来源。视觉化的影像可以充分还原情节,却对于意象、譬喻等力有不逮。
回复
Yuki_:
1
2020-12-04
张的小说很难拍,是否因为她笔下苍凉的底色具有当时很强的时代性,然而当下可能很难复刻当时代的背景与感觉?
曾于里
:
2020-12-09
9
事实上,复刻时代背景倒是容易的,难的是,复刻张爱玲那种苍凉的底色,它是遣词造句、意象使用、创作者人生观念等多方面的结合,影像化难度很大
回复
碧绿色的 兔子:
1
2020-12-04
感觉选角一直是导致这几部小说拍砸了的最重要原因。比如刘嘉玲去演半生缘,彭于晏演乔琪乔。这些人物有什么特征那么难复刻?还是说本来张爱玲描写人物的时候就很理想化、脱离真实,才导致难演?
曾于里
:
2020-12-09
5
张爱玲笔下的主人公常常带有一种陨落式人格,他们不完美、不彻底,受了伤害,自毁的同时也毁灭别人,“那样不明不白的,猥琐,难堪,失面子的屈服,然而到底还是凄凉的”。刘嘉玲版顾曼璐无疑是不合格的,彭于晏的可能要等到看到作品再论断
回复
之升:
1
2020-12-09
张爱玲的作品到底有多少文学价值?
曾于里
:
2020-12-09
1
此发言已被用户删除
回复
关山难渡:
1
2020-12-04
《色戒》《半生缘》《海上花》,您觉得哪部改编张爱玲的作品改编得最好?
曾于里
:
2020-12-09
1
严格意义上,《海上花》不是张爱玲的作品,张爱玲只是译注。《色戒》和《半生缘》都是张爱玲改编里比较成功的电影作品了
回复
Cenel的岛:
1
2020-12-07
您觉得张爱玲笔下的哪个人物最贴合她本人?总觉得她写的很多女性人物里都有自己的影子?
曾于里
:
2020-12-09
0
这个还真不好说,可能她的遗作《小团圆》里的九莉,有更多自传色彩
回复
飞驰而过:
1
2020-12-07
李安拍色戒的时候应该不算是增改了很多情节吧?这种严格意义上是否算翻拍?
曾于里
:
2020-12-09
0
不是。改编就包括,改动和“编造”,创作者有权利自由发挥。翻拍一般指涉影视剧之前的关系,比如之前有人拍了《色戒》,然后李安根据那个版本的《色戒》又拍了一遍,这才叫翻拍
回复
西瓜可乐味:
1
2020-12-06
请问老师,张爱玲小说影视化那么难,是不是因为大家都没读懂她?反而是深陷她的假名言的现象中,以为自己读懂了。。
曾于里
:
2020-12-09
0
不是,因为张爱玲的研究挺透彻的,影视化难主要还在于小说与影像这两种叙事艺术之间“壁垒”
回复
要月亮奔我而来:
1
2020-12-05
怎么看待很多人觉得张爱玲小说只有情情爱爱、格局小的评价?您觉得是这样吗..
曾于里
:
2020-12-09
0
这么说的人,才是真正格局小,对文学理解也非常狭隘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