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战疫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世界会客厅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IP SH
酒业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讨论
Discussion
目击
Witness
文艺
Arts
教育
Education
探索
Discovery
百科
General
圆桌
DISCUSSION
健康
Health
法律
Legal
运动
Sports
品位
Taste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青年导演许振昊,低成本电影高回报有多难,问我吧!
文艺
2020-11-17
许振昊
5G时代人人都能拍电影?从陈可辛导演用手机拍摄《三分钟》刷屏朋友圈,到到打开抖音人人都在用手
…
机拍故事。科技的发展为电影制作提供了便利性吗?投入的时间和预算越多,电影的成色就越好吗?职业导演和专业人员如何应对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如何在低预算的情况下,拍出高质量的影片?
我是电影《乘客》的青年导演许振昊,该片耗时四年,独立筹备制作,获得了第43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华语新秀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关于中低成本电影制作及运作的相关问题,问我吧!
分享
413
共42个提问,
40
个回复
进行中...
小兔兔
:
2
2021-04-10
请问您,低成本电影在国际影展上有声音?
许振昊
:
2021-04-10
0
有的,每年国际影展有很多低成本影片。同样也有很多高成本影片。成本高低并不影响电影艺术水准。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04-03
请问您,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可以开发出来吗给小成本影片?
许振昊
:
2021-04-10
0
电视台和电影频道我都不了解,所以这是我无法涉及的问题。但常有从业者以此条路来给小成本影片回本,至于具体操作的什么状况我不知道,在我认识和了解的周围项目中,这样操作成功的案例并不普遍。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04-04
请问您,低成本电影带来的视觉和听觉是否是必然的短板?
许振昊
:
2021-04-10
0
不是,前面的问题中针对此举过案例。有很多现今来看的大师都是低成本电影的代表,他们的视听觉业界顶级,无与伦比。
回复
柒星:
1
2021-04-04
为何导演总想着高票房不想着拍好片?
许振昊
:
2021-04-10
0
并不是导演总想着,是投资者总想着。大部分导演还是总想着继续拍片,想要继续拍片就要遵循市场规则。如果你有数据或案例表明“导演总想着高票房”那可能表明这是一个高产型导演。
回复
柒星:
1
2021-04-04
低成本高回报也能用来评价作品的质量吗?
许振昊
:
2021-04-10
0
不能。但难免在一个低成本作品得到高回报后作品本身的艺术好坏变成了模棱两可的评价。我认为真正的质量的衡量该来自于创作者自己。一个职业的创作者有责任及义务去不断衡量自己的作品在艺术水准层面的好坏。
回复
柒星:
1
2021-04-04
好的作品大概率取决于导演还是制片人?
许振昊
:
2021-04-10
0
好的作品起于导演,成于一个优秀甚至伟大的制片人。惨的是,以现在国内市场来看,大部分导演正在被逼着转向做制片人型导演。这对于创作来讲是极其吃力的方式。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04-01
请问您,低成本电影是电影创新的必由之路?
许振昊
:
2021-04-03
0
我不知道,可能是吧。不然什么资本会去拿一大笔钱去赌一条未知的路呢?当然创作者本身如果很有钱的情况不算。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03-14
请问您,国内有专门推广低成本影片的机构?
许振昊
:
2021-04-01
0
有的,但在根本上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事实上我认为真正能解决问题不是靠一个机构或是个人,在我们这样的体制内可能需要一个政策,一个规定。
回复
小兔兔
:
7
2021-01-30
请问您,低成本电影需要预测观众类型吗?对欣赏者有没有潜在要求?
许振昊
:
2021-03-07
16
您好,不好意思,这么久回答你。
低成本电影在国内目前以网络大电影类型或者艺术片类型居多。前者的播放平台是网络,据我所知这两年也多是在拍前就已经得到合作平台的评估或者拍前也有目标投放的网络平台,针对该平台喜好制作内容。因为网大的核心还是商业目的,需要卖钱。所以综上所述这部分是需要明确观众类型的。文艺片艺术片等目前已经不适合在我们环境内生存,现在该部分影片趋势从一开始创作就已经偏向类型化,比如会增加犯罪或者喜剧等商业类型元素,这是市场和环境导致的。这部分影片站在创作者角度可能对预测观众类型没那么大必要,更多的是在满足投资者和自我表达之间去寻找平衡。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03-08
请问您,低成本电影是不是不被连锁院线所接纳?
许振昊
:
2021-03-09
2
不会,但排片量肯定不高,因为想要院线排片量上得去的因素很复杂,笼统来讲就是你片子铺垫了大量宣发有大量明星参演,最好还是要好看。这几点都不是低成本能满足的。前些年国内开了专门的艺术院线联盟来鼓励各地方院线给艺术片拍片。如你有兴趣可以搜搜相关资料。
回复
治怡:
1
2021-03-08
您是指室内剧吗?
许振昊
:
2021-03-09
0
??
回复
wzcglk90:
1
2021-01-11
低成本电影如何界定?当年拍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甜蜜的事业这些农村题材电影,没有千军万马,没有啥特技,也没有豪华的场面,放到现在是否能算是低成本电影?
许振昊
:
2021-03-07
0
您好,应该算。那个时代的中国大陆电影以小成本居多,电影在当时纯属于文艺工作,大多是目标性明确的宣传媒介。所以当时本身的市场性决定因素不会太大。
前几天重看了和你提到的这几部片子同时期的前苏联影片《士兵之歌》,感触颇深。这些影片都值得现在打着拍爱国题材实则赚地方补贴的各种数字电影好好反思。
回复
Via~:
3
2021-01-22
许导,您好。我是一个平常愿意写东西的人,也喜欢看电影。我写了一个有关小镇青年的短片剧本,后来找专业书发现它的格式有问题,我就在修正。我是一个小白,完全没学过这专业。不知道应该做怎样的训练才能有效帮助自己早日完成第一个短片。目前镜头的概念是有,但从未实操。剪辑、调色等技术上的东西我可以之后去学,就想冒昧问下应该在文字和审美这方面做些什么准备。有点啰嗦,先谢谢您了。
许振昊
:
2021-01-25
7
你好。
一开始格式的问题并不是麻烦,剧本的确立是为了给电影一个文字转化成视听的框架,只要你自己能看得懂就行。主要是如何把文字层面的情感视听觉化的一个过程。当然格式上也最好是科学的慢慢规范。
举个例子,比如文字“时隔十多年不见了,我时常想起他。今天是我们重逢的日子,我为此做了些准备。”这段话是文学层面的话语,写小说或者故事可以这样,但剧本不可以这样。我们要在剧本中通过一系列人和物的动作描写把它转化成可以呈现出来的你喜欢的观众也能明白的视听觉。
一个好影像的前提是一个好表达,它是统一的,之于创作者来说更像是木桶理论,最短板的那个决定了真正能盛多少水。比如一个拥有视听天赋的创作者实则讲了一个特别无聊幼稚空洞的故事,这也不是好影像。
之于准备,以我的经验就是多看各种好书和好电影。我也时常看一些画作学习构图颜色和光等。各种文学书籍层面的我就不具体讲了,能把那些名家大家认真的看下去就足矣。这里具体罗列对我影想比较大的两本专业书籍。一本是赫赫有名的塔可夫斯基的《雕刻时光》,其实我觉得这本书可以有另一个副标题:《艺术是什么》。另一本是巴赞的《电影是什么》,这本书有一个较旧的版本(*******的那版)里附送了一张DVD碟,因为《电影是什么》是电影评论家巴赞对于当时一些电影的评论集,那张DVD碟里是他评论的各个电影的节选片段。边看电影片段边读他的电影评论,会对电影的审美包括电影基础体系的建立影响甚大。我在以上两本书中受益匪浅。
希望这些能帮到你,加油。
回复
柒星:
1
2021-01-06
好的电影画面表达,都需要大制作吗
许振昊
:
2021-01-08
25
那肯定不是这么绝对。从世界电影史至今,电影大师们拍过小制作的比比皆是。比如塔可夫斯基、布列松、安东尼奥尼等等,他们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小制作。他们的电影都拥有顶尖的视听表达。大制作和视听表达可以说几乎没半毛钱关系。对于一个真正的导演来说,优秀的故事文本肯定优先大小制作,而制作大小不考虑功利主义的话,适用就行。
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减法比加法更难做。
回复
西瓜可乐味:
1
2021-01-09
请问许导!技术的提高会将电影成本也变高吗?怎么样才是好的电影艺术表达?您个人会偏好什么题材的电影?
许振昊
:
2021-01-10
14
技术的提高并不会直接让电影成本变高,反而可能变低。从胶片到数字记录,在硬性条件上为电影制作成本省了不少钱。现在是个手机都能拍1080p,人类文明的发展把制作影像的难度减少了很多。
好电影艺术的表达来源于表达本身,如果表达者本身没什么可讲的,制作电影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卖座,那么电影艺术也不能称为艺术。想要好的电影艺术表达的根本是先得花费大量功夫来弄明白艺术是什么。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的艺术体系才能制作出好的电影艺术表达,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学习。
当然拍卖座电影也没什么错,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艺术,很多人更需要消遣和娱乐。电影厉害之处是它的宽泛能为人们提供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在里面你可以看到科幻片、动作片、警匪片、喜剧片,也可以看到艺术电影、实验电影等等。
我个人没有特别偏好的题材,我想做的电影也都来自于我的表达。表达来自于对自我和世界之间的思辨。还有那些能触动我的,让我久久不能平静的。对我而言,电影仅是一种表达手段,和画画写小说创作音乐并没什么分别。
回复
柒星:
1
2021-01-06
好的电影是通过好的故事情节与画面表达的吗?
许振昊
:
2021-01-08
1
笼统上是这样的,电影由文学体优秀的好故事+好视听语言构成。
回复
柒星:
1
2021-01-06
低成本就没有好制作吗
许振昊
:
2021-01-08
1
超级多啊。
回复
要问月亮在何方:
1
2021-01-08
许导,您好!想问一下,如果不考虑电影成本,您目前比较想和哪位演员合作呢?
许振昊
:
2021-01-08
1
不考虑电影当然会想拍自己特别想拍的题材。除了目前在筹备的一个新戏外,最想拍的还有个古装片。演员肯定以最合适为主,里面男主是一个剑客,背景设立在五代十国。剑客需要有一张刚毅的脸,完好的身段,我一下子能想到的可能是张震吧。因为里面时间跨度是从剑客年少到年老,年少时的剑客我可能会用个素人或者新人,当然肯定要按照整体相像的模子去找。我很喜欢素人做演员,因为在我看来演员是什么演什么更重要。表演痕迹适用于另一套戏剧冲突强烈的电影体系,相较而言我更认同去表演化的电影体系。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01-02
请问您,低成本现在具体的数额有吗?成本年年有变化呀!
许振昊
:
2021-01-06
1
近十来年,随着内地票房的每年增长(当然今年除外),整体成本可能都在增加。低成本电影的数额也在相对增加,业内没有明确规定,大致形成的范围是500万以下制作成本,不超过1000万的总成本(含宣传发行费用)都算的上低成本吧。
回复
小兔兔
:
1
2021-01-03
请问您,小成本电影是否可能最合适的题材是文艺片?
许振昊
:
2021-01-06
1
不一定吧,《疯狂的石头》就是典型的商业片啊。前段时间我还看了部极低成本的法国片叫《死路》,讲一家人自家旅游,走了条陌生乡间小路,发生了各种离奇事件一家人相继送命的故事,典型的商业类型片啊。包括美国绝大部分B级片,都是商业类型片啊。
回复
西瓜可乐味:
3
2020-11-17
许导你好,感觉低成本给人的固有印象就是粗制滥造,而精细的大片一定是斥巨资,低成本电影中怎么才能展现出不低成本的质感呢?
许振昊
:
2020-11-18
196
一个米其林厨师不可能做的每一天每一顿餐都是为米其林餐厅服务的,电影同是。首先可能需要创作者是一个真正热爱电影的人,然后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其次才能讨论如何做出好电影。至于做一顿家常菜还是做一顿法餐都不妨碍米其林厨师是米其林厨师。相反,让一个水平糟糕业余的厨师无论做一顿家常菜还是做一顿法餐都会相当糟糕,不妨碍他是一个糟糕的厨师。
大片里的烂片也比比皆是数不甚数,每年产出的大片里,扑街的占大多数。举例子的话可以参考尼古拉斯凯奇后期演的绝大部分电影。
反之,中低成本里的好片也比比皆是。与您举例的《逐梦演艺圈》同期的比如有张大磊导演的《八月》,王学博导演的《清水里的刀子》,白雪导演的《过春天》,滕丛丛导演的《送我上青云》,郑大圣导演的《村戏》,蔡成杰导演的《北方一片苍茫》黄信尧导演的《大佛普拉斯》等等等等,都是口碑很不错的中低成本影片。
回复
改个名字还挺难的:
1
2020-12-23
许导您好,我又来了。想问电影行业是不是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虚幻或者说对他抱有美好的期许,所以才有很多人前赴后继,哪怕小成本也想做一部自己的电影?冒昧问一下,如果一直没有被关注,您还会继续电影行业吗?
许振昊
:
2020-12-25
4
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世界和欲望没有那么复杂,那时你我对于梦想的美好期许要当一个科学家医生画家农民...梦想和美好期待是人类得以活下去的基础支撑,人类是靠故事体维系的,有了故事一切才有希望,才会憧憬才会相信才会有泡沫才会产生动力才会产生规则才会产生淘汰.....不好意思,绕远了,说实话我本来不太想回答您这个问题的,因为这个问题实在毫无针对性。姑且针对您毫无针对性的问题我也毫无针对性的回答一通吧。
回答时我们先来总结一下您的逻辑。对电影抱有美好期许——哪怕小成本电影也愿意拍——如果没有关注可能就不会继续电影行业了。大概是这样的对吧。其实这个逻辑是否可以放在任何事情上面?
我们举个例子:对您心动已久的异形终于邀请您的一顿午餐有美好期许——哪怕一顿廉价快餐也愿意——如果在这顿午餐后您发现对方对您毫无感觉可能就不会再那么执着的等着对方了。这逻辑没毛病吧?
这个逻辑里的关键在从第一次有了“美好期许”之后的态度和选择开始,这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的选择方式大有不同。有的人可能根本不在乎廉价午餐或者小成本电影,有的人哪怕没有得到关注或者对方对你毫无感觉也根本不在意,因为梦想和爱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私人化的,这可能才真正称得上是梦想和爱好,真正的美好期许不需要什么目的,你身在其中,因它而思考,它成了你的信念、你的故事,你用它的方式看待这个世界,得到属于你自己的私有体验和看法,这是你能证明你存在过这个世界上的全部。
我从高中由喜爱电影开始学习电影,到现在十几年,以前学生时代拍各种学生作业到自己掏钱(主要是管帮忙同学的食宿行)几千就能完成一部的短片充满欣喜和乐趣。直至拍第一部长片,充满惊讶、好奇和兴奋,大学那会儿我连短片报名投奖都不懂,全靠自行发到什么优酷酷六之类的视频网站,在校内网或者QQ空间里转发传播。我不觉得这让我感到难堪,它可能是我职业生涯最美好的部分。至于被关注的问题,我拍完第一部长片很长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认识任何圈内人,我的第一位制片人甚至是我在微博上私信认识的。在我看来大部分圈内人都会很好的帮助认真的你和认真的作品的,哪怕没有建设性帮助也会给你真诚的建议。我也想过放弃,放弃的原因是生活的压力,我曾甚至想过回去再做几年赚钱事情,再用闲钱搞电影....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让一个事情成为你的信念,成为你解释这个世界的答案。人不可没有信仰,你信宗教信科学信国信党,不管你信什么,总归要相信。人类宏观上来讲还是糟糕的文明,充满着个体的灾难和不幸福,只有相信才能伴随你在一些孤独漫长的夜晚暗自度过。只有相信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答案。这才是人类美好的部分,忘记人类不美好的糟糕部分,比如什么功利主义。当然他们也没有对错,只是生存的本能。
回复
wzcglk90:
2
2020-12-19
许导您好!再请教一个问题。现在明星出场费很高,对成本影响极大,但是老一代的著名导演谢晋先生我记得总是在主角上使用新人,比如电影《小花》的刘晓庆,陈冲当时都是新人,当时影片很成功,好像得了百花奖,陈冲和刘晓庆也获得了百花奖,为什么现在导演所谓的大制作都要找明星?新人就不行吗?这样不就可以把成本降下来了吗?
许振昊
:
2020-12-19
11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认清何谓大制作。广义上讲,大制作代表了在制作层面投入大资金,大制作的题材也相对明显,比如战争片,古装片,科幻片等等,通常他们都以给观众带来视觉奇观著称。大导演在做大制作时用新人多的去了,比如张艺谋,经常爱用新人演员,现在大红大紫的周冬雨、倪妮等都是曾经张导演挑选的新人啊。再比如像卡梅隆的《阿凡达》,够大制作了吧,照样儿找的主角在当时也很新。
为什么当今大制作往往会和大明星挂钩?
大部分情况下,当一个大制作电影项目在导演品牌上或者投资回报上没有足够信心时,往往就会用大明星的知名度为大制作电影项目保驾护航。
大制作说到底,还是投资回报的事儿。举个例子,比如您是一家电影投资公司老板,听说一个项目是大型科幻片,导演没听过不说还没什么经验,看电影项目案时,发现用的演员也都是三四流或者新人,项目要价五千万。导演阐述那一栏导演大概意思是,这五千万将主要都花在制作上。
抛除导演是您亲小舅子的情况下,您会投吗?
回复
wzcglk90:
2
2020-12-15
许导您好!现在的中国导演能拍出比肩《英雄儿女》《南征北战(黑白版)》《冰山上的来客》这样的优秀电影吗?
许振昊
:
2020-12-18
2
您好,整体上来看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
以前出过非常多优秀的爱国题材影片,记得前段时间在抖音大火的那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出自谢晋老师的《牧马人》,也是非常优秀的爱国题材影片。那时候的爱国影片透露着真情实感的爱国,切肤于大地的朴实感,所有的情感都如此自然流畅,人物也打心眼儿里坚定纯洁。反观现在的此类题材影片,多变得流于表面,整体都处在艺术创作手段里非常浅层的水平。这导致大部分观众都不太可能相信。不被相信的艺术是极其糟糕的。近两年我参加一些主旋律背景的电影节,看过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政策扶持拍摄的主旋律电影后,此种感觉更是。
据我所知,每年也有大笔的政府资金在扶持主旋律电影,为什么这些资金不能被真正热爱国家,并且懂得拍摄技巧、艺术水准也在线的创作者拿到用于创作?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回复
熊:
1
2020-11-19
高回报其实每个人都想,但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却是,我一定拍一部高质量的好电影,结果事与愿违,问题出在哪?
许振昊
:
2020-11-20
78
问题是多方面的,绝对不是一言两语能总结的。
我记得以前看谁小说里写过,下棋想两步的是高手,想二十步的寸步难行。问题可能主要出现在,想多了。做电影,创作者应该把自己从一开始当成一个匠人,匠人做活,以苦和细居多。好匠人都是艺术家,没有哪个好匠人在雕琢一块木头前想着是把它雕的多卖钱。一个真正的好匠人需要笨拙的、专注的为一件作品的好坏负责,没必要为它是否卖钱负责。是否卖钱获得高回报是会算价值让其最大化的好商人干的事情,这对于好匠人来说本质上是另一个行业。
回复
纸袋玫瑰:
1
2020-12-01
许导您好!最近的一秒钟关注了吗?想知道为什么豆瓣电影的影评和专业人士、影评人的评价差那么大?这种上价值的小成本电影是不是不如那些爆米花电影吃香?
许振昊
:
2020-12-02
13
有关注,但没有看。前几天找空去了电影院选择了正在上映的万玛才旦导演《气球》,看后很喜欢。
我没理解您说的第一个关于豆瓣影评的问题。据我了解,豆瓣电影的评论有很多专业且主流影评人的评价。豆瓣电影的影评多为影评人+重度影迷+“文艺青年+营销公司”构成的。
张导作为一个典型作者型导演,此片题材也应该是他热衷想表达的。既然是作者型导演,又已如此大牌,那么选择拍什么就比较私人化了。所以无从拿它和爆米花电影比。站在市场和艺术角度,他们都已经具有自知或不自知的引领性,所以没法拿市场准则套用于他们的电影做评判标准。至于您提到的小成本电影不如爆米花电影吃香,小成本电影也并不代表一个电影的种类。小成本也有爆米花电影,比如各大视频网站制作或上线的网络大电影,在我看来大都算爆米花电影。小成本当然也有吃香的电影,比如早期《疯狂的石头》,去年的《无名之辈》等等。
回复
改个名字还挺难的:
1
2020-11-26
请问许导你们会介意翻拍吗?经典电影永不过时?翻拍是不是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制作成本?
许振昊
:
2020-11-26
16
选择翻拍首要的目的可能是降低市场风险。被翻拍的对象在当地当时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就很容易被交易买版权在购买地重新翻拍。这种做法多用于商业片之中,如果是一门划算的生意,接受者也是为了奔着商业为首要目的,那么就不存在介不介意的问题。
翻拍也不一定会降低成本,往往有名气的电影版权费就肯定不低,加之为了匹配翻拍作品的名气, 也往往会用大演员明星加入,成本就上去了。翻拍成功的案例有,但不成功的占大多数。刚查了查,豆瓣有个列表列了些近年翻拍过的一些电影供你参考。https://www.douban.com/doulist/43347807/?start=0&sort=time&playable=0&sub_type=
回复
福源爱:
1
2020-11-23
拍电影的审批手续是什么
许振昊
:
2020-11-23
24
1、在创作完剧本之后需要通过电影项目公司送公司所属地方广电局审查备案,通过后会给你发《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回执单》。你拿此后可以开始筹备拍摄电影。
2、电影拍完后需要移交地方广电局内容审查,通过后会给你发龙标片头光盘。
3、等把所有片头片尾及5.1声音等全部按照官方清单做完后,送往广电总局(最近听说地方局也可以了)做技术审查。通过后会给你发公映许可证。届时,你片子可以正常发行了。
以我经验大致上是这个顺序,以上因每个地方细则材料准备有可能不大一样,需要你搜索你电影公司所属地方的广电局官网,一切以官方条例为准。细则有疑问就多和相关部门打电话多沟通。
回复
谭清110:
1
2020-11-20
你好,许导,能成一部电影,必然是需要具备电影的几大要素,甚至每一个要素都需要成本,我的问题有3个分别是,1你觉得低成本电影,哪里花钱最低和最高,2如何去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片的质量?3高成本电影低回报你怎么看,问题出在哪里,是导演的问题、演员的问题还是观众的问题?
许振昊
:
2020-11-21
29
您好。
1、以我经验,低成本花钱最多的地方在人员食宿差旅和车辆使用费用。先不论怎么拍拿什么拍,以上这部分是硬支出。至于其他地方,比如场地拍摄费用,团队人员酬劳,服装化妆道具,如果在建立了一个良好团队的前提下,这些的弹性空间就很大,可以适量压缩。当然注意不要轻易压低愿意在一个低成本电影参与的你的团队的报酬,他们都是真正愿意和你共患难打硬仗的亲兄弟。尽可能的给他们你能提供的,如果这次不行就一定信守承诺在其他地方或者之后补上。
2、在开拍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想清楚自己到底要表达什么,讲什么故事。多探讨,多验证,和能提供给你想法的团队及朋友多聊。多看片拉片,自我验证。因为毕竟开拍前的犯错成本最低,一旦开拍后,直至结束,即使影片出现诸多问题,也都属于补救措施了。另外就是找到合适的制片团队,多和他们交流,让他们最大化的理解你的拍摄方式。以便省去不必要的繁琐开支。
3、这个问题是多方面的,以前莱昂内导演《美国往事》在戛纳电影节摆摊找投资十年之久,耗巨资好不容易拍出来,自己剪了四个小时版本,因不符合市场体逻辑,被制片公司剥夺了剪辑权,制片公司剪了一百多分钟发行,票房惨败。时隔多年又在电影节放映4小时导演剪辑版,轰动电影节,之后影片大火轰动世界,直至今天依然被世界各地影迷观众视为殿堂级作品。这是一种情况,电影从诞生到面世观众,可能会经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因其参与人员、部门及环节众多的特殊性。还有一种情况很简单,单纯就是一个原因,太烂。
回复
纸袋玫瑰:
1
2020-11-25
许导再请问,既然您有回答说低成本电影有时候会成为新秀导演的一个踏板,那是不是大牌导演很少会拍低成本的电影了?往往以大制作为目标。。。?还有金鸡奖这种有小成本电影的身影吗?
许振昊
:
2020-11-25
6
也不会,大牌导演同样也会拍一些低成本电影的,但几率较少罢了。因为随着导演名气越来越大,作品的选择是多因素的,有时候是资本主动找上门有项目让开始有名气的导演做;也有情况是在有些经验之后,导演对制作的精良度开始有要求,但很多时候制作成本上去了,就意味着要有更大的市场回报才能回本,那就意味着要拼配有市场号召力的演员,整体成本就上去了。当然也不乏有名与利的本我姿态在起作用的情况。大导演做低成本电影的例子,比如前面提到的王全安去年的新片《恐龙蛋》,据我所知制作成本也就几百万。
金鸡奖还是有小成本电影的身影啊,据我所知,今年金鸡奖还有个单元叫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呢,里面有好几个项目的体量都很低。包括今年提名最佳导演的杨钠导演的《春潮》就是典型的中小成本电影啊。更不用说今年的金鸡创投单元,很多中小成本体量的电影项目都有入围。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