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吧
下载APP
下载APP
进入原新闻
进入原话题
下载APP
去提问
注册
/
登录
下载APP
打开澎湃客户端提问
登录
搜索
视频
战疫
时事
财经
思想
生活
上直播
七环视频
温度计
一级视场
World湃
湃客科技
纪录湃
围观
@所有人
大都会
追光灯
运动装
健寻记
AI播报
眼界
关键帧
中国政库
中南海
初心之路
舆论场
打虎记
人事风向
法治中国
一号专案
港台来信
长三角政商
直击现场
公益湃
暖闻
澎湃质量报告
绿政公署
澎湃国际
外交学人
澎湃防务
唐人街
澎湃人物
浦江头条
教育家
全景现场
美数课
快看
战疫
10%公司
能见度
地产界
财经上下游
金改实验室
牛市点线面
科技湃
澎湃商学院
自贸区连线
进博会在线
社论
澎湃评论
思想湃
上海书评
思想市场
私家历史
翻书党
艺术评论
古代艺术
文化课
逝者
澎湃研究所
市政厅
城市漫步
智库报告
专栏
异次元
海平面
一问三知
有戏
文艺范
身体
私·奔
运动家
私家地理
非常品
楼市
生活方式
澎湃联播
视界
亲子学堂
赢家
汽车圈
分享
精选
Front Page
焦点
Focus
思想
Thoughts
圆桌
DISCUSSION
探索
Discovery
法律
Legal
百科
General
目击
Witness
教育
Education
健康
Health
文艺
Arts
品位
Taste
运动
Sports
政务
Government Affairs
商界
Business
投资
Investment
明星
Celebrity
直播
Live
讨论
Discussion
澎湃新闻客户端
我是国家气象中心气象预报工程师张峰,今夏高温为何如此强悍,问吧!
探索
2019-07-09
张峰
近日,世界气象组织发表声明称,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为地球上“自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
…
年”。北极圈也迎来罕见高温,创下50年纪录。全球热浪和高温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在持续增加。
我是张峰,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室气象预报工程师,负责中短期天气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预报等。近期,三伏天虽没到,但高温已成为全国多地天气的主旋律。从6月以来,华北、黄淮一带高温天数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为何近期高温现象频发?欢迎大家来问我!
分享
2.1k
共93个提问,
91
个回复
进行中...
柒星:
14
2019-07-09
既然能人工降雨,为何不人工降温呢
张峰
:
2019-07-12
283
人工降雨或者说人工增雨,其实是针对成云降雨的原理,在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食盐或者吸湿性焰弹等催化剂,从而加速云中冰晶或雨滴的增长。这相对来说是比较好实现的。
而想要人工降温,需要减少太阳辐射,就像夏天我们在外面走打遮阳伞一样,在高温区域上空人工制造可以反射太阳辐射的物质,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
不过科学家确实也有过这样的想法,据说哈佛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认为把一些粒子喷洒到平流层,通过它们反射太阳辐射来给地球降温,但是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样做会给地球带来不可知的严重后果。
总之呢,我看来目前来看最好的人工降温方法就是:开空调。
回复
流星:
7
2019-08-18
请问一下天气预报武汉的最高温度37-38度,但实际上下午最热的时候室友实测温度有五十多度,难道是我的温度计在骗我
张峰
:
2019-08-19
28
温度计没有骗你,可能只是使用方式的原因。
我们气象站观测的气温是百叶箱里气温计的温度,这和我们感受的温度是有点差别的。
百叶箱是里面放有气象观测仪器,而且空气能流通的一个箱子,百叶箱外壁是白色,投射在百叶箱上的阳光会被白色的表面反射掉,箱内的空气不致因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并且箱子的通风性很好,这样气温计所测出来的气温就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你室友测量温度的时候,比如直接放在阳光下暴晒、屋子里空气不流通、温度计周围受其他热源影响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使得他的测量结果很高。
而我们预报的温度也是以百叶箱里的气温计测量结果为准的,所以肯定会和自己测量的产生偏差。
回复
谧清:
10
2019-07-27
您好,请问您认为今年高温是暂时性的还是阶段性的?这种情况足不足以给人类一个‘伤害’?全球变暖是否可以制止,方法是否有用?
张峰
:
2019-07-27
153
既是阶段性的,又是暂时性的。
随着副高控制了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开始进入高温蒸煮模式,这个估计要持续一段时间了。
北方地区的高温在月底随着冷空气的到来会有所减弱,迎来几天凉爽天气。
目前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目前制止的方式就是全球各个国家一起减排,但是作用嘛……
回复
熊:
1
2019-08-27
人类的工程建设,像三峡大坝及长江上众多的水电工程等等,这些,会对气侯造成严重影响吗?我总觉得大自然你不去打扰它的话,天气啊没有现在这么糟?
张峰
:
2019-08-30
0
长江三峡截流导致下游水量减少而上游水量增加,必然会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
回复
羿九日:
1
2019-08-10
张先生你好,您讲讲今年台风的具体成因吧,还有为什么要以利奇马命名呢?不胜感谢!
张峰
:
2019-08-11
72
台风的形成一般都需要几个条件:1,在足够大的海面或洋面,海水温度在26-27℃以上;2,需要一个初始扰动作为启动机制;3,需要一定的地转偏向力作用,所以距离赤道要有一定距离;4,对流层的风垂直切变要小。 今年台风的形成也不例外,离不开这四个原因的作用。
而关于台风的名字嘛,台风的名字是由亚太地区14个成员国一起取的,每个成员国取10个名字,一共140个名字。这些名字就是现在使用的台风名字库,然后台风生成以后就由这140个名字按顺序轮流来命名。这些名字都有特殊的含义,也带有14个成员国家和地区独有的特色。"利奇马"这个名字来源于越南,意思是一种热带水果,其实就是之前一段时间在网上被网红吃播们吃过的“蛋黄果”。
回复
小兔兔
:
1
2019-08-22
请问您,天气预报有气象学的公式?
张峰
:
2019-08-26
1
是的,按照气象学的公式可以构建一系列的大气运动方程,现代天气预报其实就是在解这些方程
回复
熊:
1
2019-08-19
我包括我周围所有人,都认为天气预报不准?为什么?有人说,是因为我没花钱?
张峰
:
2019-08-26
0
因为天气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天气预报是不可能实现百分百准确的。具体原因可以参照这个解释,https://news.mydrivers.com/1/493/493191.htm。
最后,这和你有没有花钱没有关系。我国的天气预报都是免费向全国发布的。
回复
Yokas:
1
2019-08-19
你好,为什么今年上海没夏天没有持续几天高温天气,和去年夏天比反而温度低了?
张峰
:
2019-08-26
0
前期副热带高压偏南,上海地区降水比较多,导致气温偏低。后期副热带高压北上后出现了高温天气,但又开始受到台风影响,故而高温持续时间比较短。
回复
联合作战指挥中心:
6
2019-07-13
张工你好,为什么现在天气预报经常不准,并且连小范围的预报都不准。比如说在我们深圳,我们每个人手机上都安装了深圳官方的天气预报APP,上面说再过十分钟该区域就会下暴雨,我们赶紧做好准备,结果整个一天却是艳阳高照。而且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让人无法相信预报。
张峰
:
2019-07-15
180
你说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我想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范围越小,预报难度越大。以前我们一个城市就只有几个观测站,这几个测站的气象数据就被用来代表整个城市,我们的预报也是一样的,预报范围比较大,比较粗糙。现在随着我们观测网络的建设和数值预报模式性能的提高,我们已经可以越来越精细的作出预报,但要做出很小范围地点的精确预报,目前难度还是很大的。
第二,小范围出现的往往是对流性天气,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我们广东地区地形复杂,沿海又多山地,水汽充足,温度较高,非常容易出现对流性天气,这种天气局地性很强,可能相邻两个县的天气都是截然相反的,这就造成了广东地区的预报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难。我看了下我们统计的全国各省晴雨预报准确率排名,以广东的经济和科研实力居然连续三年排名在倒数10名之内,可见难度之大。
最后,为什么我们会觉得现在科技发展了,预报反而不准了。
首先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增多、增强、时空分布更加复杂多变的趋势,大气运动变化和影响规律越来越难以把握,预报起来越来越困难了。
其次是,随着我们经济文化水平的增长,人们对预报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以前可能我们只是听一下深圳有没有雨,现在我们希望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会不会下雨,几点下雨,几点停。
回复
华锅锅:
6
2019-07-28
张工您好!地球接收太阳的热量不断累计叠加,会不会最终变成个火球啊!
张峰
:
2019-07-28
119
不会的。虽然每天太阳向地球发射的能量非常巨大,但其中一部分被地球和大气反射回太空了,而地球和大气吸收了太阳辐射能量之后,又会向外辐射长波辐射,最终地气系统吸收太阳辐射和向外辐射长波辐射会达到一种平衡,使地球的温度保持在某个范围内。
而且呀,地球已经存在了45亿年,如果只吸热不放热,应该早就变成火球了才对吧┓( ´∀` )┏。
回复
屋里无人:
2
2019-07-31
请问蝴蝶效应在气象学中算不算是上帝之手?你们在工作和研究里有没有给这只蝴蝶留一个位置?谢谢!
张峰
:
2019-08-01
104
蝴蝶效应是美国科学家发现的一种现象,正式的名字叫“混沌理论”,他是说,在天气预报的过程中,初始状态的一点点误差(即使只有像蝴蝶有没有扇翅膀这样),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比如两周后),这个误差会被不断放大,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比如几千公里外会不会发生龙卷风)。
他最大的贡献是指出了在预报中初值的重要性,也指出了预报时间是存在上限的。以前刚开始发展数值预报的时候,科学家认为只要我们的计算机够强大,我们建立的模型够精细,就可以一直延长预报时间,可以预报一个月后、几个月后的天气,但是蝴蝶效应的发现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前期一点点我们无法分辨的误差,在几个月后就会造成完全相反的预报结论。
在了解了蝴蝶效应之后,我们一方面确保得到更精确的初始值,这样预报才更准确。一方面在超出预报范畴的时间段内不再开展定量化的预报,而是开展定性的趋势化的预报。
回复
黑胡椒鼓声:
1
2019-07-25
今年成都到今天7月25日了,都非常凉爽。
张峰
:
2019-07-25
115
你考虑过在办公室仍然汗流浃背的我的感受吗……
回复
小兔兔
:
1
2019-08-09
请问您,人工干预天气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有明确结论?
张峰
:
2019-08-09
40
目前的人工影响天气主要是通过播撒催化剂,来实现人工增雨或人工消雹等。
它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在还没有什么显著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主要是问题在于,空中的云就那么多,其中包含的水汽也是一定的,如果在一个地方实施人工增雨,那么云中的水汽都变成雨下在这个地方了,它下游地方的降雨就会减少。如果下游也比较需要雨水,那他就没法再进行人工增雨了……
回复
5G规划局:
2
2019-08-05
请问出现这种高温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跟环境破坏有极大关系!未来会更热吗?
张峰
:
2019-08-05
57
造成夏季高温过程的原因大部分是辐射增温。首先是高温区域上空大部分时间晴朗无云或云比较少,使得地面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气温上升比较明显。另外,南方地区现在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也会伴有一定程度的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也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而南方地区水汽比较足,空气湿度大,这使体感温度比较高,进一步加剧了高温带给我们的感受。
高温天气和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有一定关系。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之后还会向大气发出长波辐射,这部分长波辐射很容易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使空气增温。所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多了,会对高温天气的多发造成影响。
未来会不会更热,目前还不能下结论,但从历史数据来看,月气温纪录被刷新的频率的确越来越高了。
至少8月份,在没有台风来临的日子里,南方还会热下去。
回复
吾寻江中翎:
6
2019-07-12
张先生您好。
我附近的人总说这气候变暖是过度开空调造成的,你觉得这个原因是否是主要的?
张峰
:
2019-07-12
154
和开空调的关系应该说没那么大,引起全球变暖的原因,目前的主流观点仍然认为是人类活动如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等造成的。以前的空调里面会使用一种叫氟利昂的物质,这种物质会破坏臭氧层,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加,一定程度上对全球变暖有所贡献。现在大家使用的很多都是无氟空调了,不会制造氟利昂。当然少用空调,节能环保也是我们国家提倡的。
回复
小方潜水:
5
2019-07-27
张先生您好!请问下您觉得《流浪地球》中极寒的天气会有可能发生吗?
张峰
:
2019-07-28
79
你好,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流浪地球》中的极寒天气是怎么发生的,在电影《流浪地球》中,地球已结束了刹车停转时代,开始了逃出太阳系的过程,而且电影中地球已经接近木星,说明此时地球已经处于远离太阳的最后时期。此时地球上的严寒天气主要是因为距离太阳太远,接收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大幅下降所导致的。因而,只要我们不启动流浪地球计划,那么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极寒天气。
但是,注意这里有个“但是”,在2004年有一部美国的科幻灾难片叫《后天》,在这部电影里展示了一种全球变暖导致全球变冷的可能。说的是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地区的海冰融化,融化的海冰进入大洋后会改变目前的洋流分布,进而通过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改变气候,使全球进入一个变冷的阶段。这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当然电影中为了戏剧冲突把这种影响的时间大大缩短了,实际上即使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在几十上百年之后了。
回复
熊:
1
2019-08-11
目前地球是不是处在周期性气侯变暖期?
张峰
:
2019-08-11
11
目前主流观点仍然认为是人类活动加速了全球气温升高的速度。
回复
快乐的一个人:
1
2019-08-09
您好,真的很荣幸能向您问一些问题,前段时间我爸说日本再有100年就被淹没了这是真的吗?
张峰
:
2019-08-10
14
你好,现在全球变暖确实在造成极地的海冰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科学家预测100年后全球海平面可能会上升1-2米。这会淹没一些小岛或沿海地区。但是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整体海拔是比较高的,所以目前来看应该是不会被淹没的。
回复
牛牛柳柳六六:
1
2019-08-04
你們的溫度定制規則是否有失偏駁,畢竟我們生活在城市,地表,接觸到的都是最熱的地面溫度。大型城市的熱島效應,導致市區的地表溫度,空氣溫度都會高於你們放在郊區陰影下的風箱溫度計的實測溫度,這種測量數據,對於在熱島效應下生活工作的人來說是,十分不公平,不正確的。因為國家對於室外作業者的高溫保護政策,是高於40℃,你們的數據卻永遠都是38-39。因為你們的38-39℃,不得不導致他們必須要在40+的高溫環境下室外作業。。極其不公平
张峰
:
2019-08-05
40
我不知道所谓的“气象局不敢报40度高温”的言论是从哪里流传开来的,但这种情况在我们这里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发生的,我们的预报考虑的因素只有准不准,如果我们预测会出现40度以上的高温天气,我们肯定会如实预报。比如2016年7月我们发布高温橙色预警,https://www.chinanews.com/gn/2016/07-23/7949055.shtml,从链接的图里可以看到我们预报了浙江地区大范围的40℃以上的高温天气,再比如这个https://hebei.ifeng.com/a/20190704/7511422_0.shtml,各个省气象台也会发布40℃高温的预警。
现在每个城市都有很多个气象观测站,并不是都在郊区,有大量的观测站都在城区的。
最后不管是预报数据还是观测数据,气象局公布的气温数据都是本着科学、真实的原则,既不会为了让室外作业者继续工作而故意报低,也不会为了所谓“公平”而故意报高。
回复
快乐的一个人:
1
2019-08-09
哇,感觉你什么都知道,好专业。
张峰
:
2019-08-10
9
谢谢,您过誉了。
我也有很多不了解的问题,还需要继续学习。
回复
BoomEr0315:
7
2019-08-02
你好,很荣幸能与您交流,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下:针对当前高温天气,会对我国冬季产生什么影响?会造成“夏天越热、冬天越冷”的局面吗?参考去年,夏季温度普遍高、冬季温度普遍低,这具有可参考性吗,谢谢
张峰
:
2019-08-05
17
今年夏天南方降水偏多导致气温偏低,而北方降水较少,出现高温天气,这种情况和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有一定关系。如果考虑厄尔尼诺的影响,今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出现暖冬的可能性比较高。
但是随着全球变暖带来影响,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增大了,本来是普通的高温天气,现在可能发展为极端高温,这样冬季出现极端寒潮的概率也会大一些。
去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冬季接近常年同期。应该说“夏天越热,冬天越冷”并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还是要具体年份具体分析。
回复
Tim123:
1
2019-07-29
为什么北方夏天的高温日比长江中下游地区来得早?好像六月下旬七月上旬北京就已经是高温了,上海可能也就二十几度
张峰
:
2019-07-29
61
造成夏季高温过程的原因大部分是辐射增温。以近两个月北方地区的高温为例,华北黄淮地区受反气旋环流控制,这就造成了这片地区上空大部分时间晴朗无云,使得地面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气温上升比较明显。
而且,在过去的一整个冬季和春季,北方地区降水较少,下垫面地表状况不像南方那样潮湿,地表较为干燥的环境也有利于气温在短时间内上升。
此外,华北、黄淮地区在高空一直存在着暖脊,同时也伴有一定程度的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也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
最后,就是这段时间北方地区的冷空气势力比较弱,难以影响华北黄淮地区,造成这些地区温度难以下降,形成持续的高温天气。
而今年夏天以来,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南,南方降水比较多,阴雨天气多,太阳辐射一部分被云反射,一部分被云吸收,到达地面的少了,就不容易出现高温天气。目前副热带高压北抬之后,已经控制了南方大部分地区,南方地区才开始进入高温模式……
回复
伴奏者:
1
2019-07-25
张工你好,为啥往年的这个时候台风678月份经常登陆,今年现在毛线一个都没有在东南沿海登陆?5个台风都绕道走?
张峰
:
2019-07-25
73
这可能和今年是厄尔尼诺年有关,在厄尔尼诺年,赤道东太平洋海温增高,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偏低,在西北太平洋,提供给大气的热量和水汽减少,太平洋低纬地区对流活动减弱,这些都是不利于形成台风所需的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环流条件,因此在厄尔尼诺年台风活动会减少。
不过今年的台风季尚未结束,在未来的8、9、10月份,我们还会严密监视台风活动的动向。
回复
博搏:
1
2019-07-31
你为什么如此优秀
张峰
:
2019-07-31
42
我还不是高工,还不够优秀。
回复
和你拥抱20122016:
2
2019-07-25
应付全球气温变暖,只要人类多种树就行吗?
张峰
:
2019-07-25
62
一般认为,树木的确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使地球降温,但是它们同时也会释放各种混杂的化学物质,其中部分可能会使地球变暖。而且,树木深色的叶子会使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减小,更多的吸收阳光,使温度上升。
过去几年里有若干分析表明,森林的这种变暖效应可能会部分或完全抵消其带来的冷却效应。
回复
Lchocean:
3
2019-07-30
每年夏季高温能不能提前预报,能提前多久?能不能预报与去年夏季某段时间平均温度的差值?谢谢
张峰
:
2019-07-31
31
能预报。现在的中期预报可以提前10天左右作出预报。
我们一般预报的时候用的是和过去30年同一个时间段的平均温度的差值,这样更有比较价值,当然只和去年比也是可以的。
回复
东山起、君在此:
2
2019-07-20
张工好:请教您 青海西宁距离兰州那么近,温度怎么差那么多?
张峰
:
2019-07-24
61
两个城市虽然距离很近,但海拔高度不一样。西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市区海拔接近2300米,而兰州市区海拔在1500米左右,二者海拔高度相差750米左右,我们知道随着海拔高度上升气温会随着下降,平均而言,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二者海拔高度相差750米,那平均而言兰州的气温会比西宁高4.5℃左右。
我看了下气温的历史统计平均情况,最近30年的7月14-23日的最高气温的气候平均值,兰州是30.3℃,西宁是25.4℃,相差4.9℃,和上面说的情况基本符合。
回复
小兔兔
:
1
2019-07-31
请问您,粮食播种面积和气候有关吗?农村来的朋友说这几年,果树种植多了,好像雨水多了一些。
张峰
:
2019-08-01
22
有关系,我们国家气象中心有专门负责农业气象预报的部门。他们每年会针对不同的作物做单位面积产量的预报,预报产品发送出去后,各个地方的农委会综合考虑,决定各地的农作物种植面积。
回复
xxn饲养员:
2
2019-07-30
为啥今年川西地区(主要是成都地区)会这么凉爽呢?较之去年6、7月份30°以上的天数很少,我印象中总共应该不超过10天吧。
这不正常呢?还是回归正常了呢?我记得成都在80、90年代的夏天基本都是这么凉爽的。
张峰
:
2019-07-30
13
这属于正常状态。成都地区7月份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较近30年历史同期确实低了0.1-0.7℃左右,低的不多,这属于气温的正常状态,只不过和前几年的高温比起来显得格外凉爽了。
原因嘛,6月以来,四川地区降雨日数比常年偏多,阴雨天较少了地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所以气温一直上不去。而且四川盆地上空北风比较强盛,造成不断有冷空气进入盆地,造成降温。
另外,我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原来四川人说的川西是指盆地西部,而我们气象上说的川西一般指川西高原。O(∩_∩)O~
回复
史提夫粥:
2
2019-07-29
欧洲的四十度高温是如何形成的?
张峰
:
2019-07-29
17
你好,我主要是预报国内的天气,对欧洲的天气系统了解的不多。
对欧洲延续多日的高温天气,目前欧洲的气象学家给出的解释主要有两点。
1是存在一股自南向北的急流输送热量,我们知道欧洲南边不远处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夏天在太阳暴晒下撒哈拉沙漠的温度极高,这股急流就把撒哈拉沙漠上空的热空气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欧洲上空,为欧洲带来大量的热能。
2是高压系统持续的盘踞在欧洲上空。这和我国夏季的高温天气成因类似。因为高压系统会造成这片地区上空大部分时间晴朗无云,使得地面可以吸收更多的太阳短波辐射,气温上升明显。高压系统同时也会伴有一定程度的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也会发生温度升高的现象。而持续稳定的高压系统使当地缺乏降水,使高温无法缓解。
回复
加载更多…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