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家:一周城市生活

明星辰 解舒畅 Jady Liu 王越洲
2021-02-11 12:15
来源:澎湃新闻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极为重要的文化符号,象征着阖家团圆与天伦之乐,它像是整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留存并渗透出这个民族最为重要的文化内涵。

归家,则是每个春节的固定主题,每年都有超过3亿的中国人会踏上“春运”的旅途,回到家乡,与亲人共享天伦;但在今年,它显得有些特别,由于疫情管控的因素,很多人只能呆在工作的城市,和朋友、同事或者独自一人,度过这个春节。

最近几天,新的语音聊天软件突然开始盛行,显示出地域并不能限制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它实在就像是古早的网络“聊天室”,但也拥有新意,因为我们的目光,投向了一个新世界。

(本期主持:明星辰)

近期回顾

本期我们邀请纪录电影《云阳》的导演解舒畅回顾了这部拍摄于他的家乡云阳(重庆下辖县)和德国两地的纪录片,没想到上映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竟是关于“吃”的种种,“味觉的记忆远比一切记忆更强烈”。

关于《云阳》的吃饭镜头

《云阳》电影静帧  解舒畅供图

《云阳》粗剪完以后内部放映,观众的第一反馈都是:“看完好饿! ” 我为此感到自豪。只有一位德国大妈表示异议:吃饭镜头那么多,怎么在中国都吃得那么热闹,到了德国就只有盘牛排薯条?我们德国哪有这么凄凉!  

《云阳》电影静帧  解舒畅供图

出了中国就是美食的灾区,恐怕也代表绝大多数国人的成见,比如我妈。我刚来德国求学时,不会做饭,烤了速冻比萨来吃。烤焦了,黑黑的一块拿在手里跟我妈视频。我妈一看就哭了,可怜我在国外吃苦。劝我说,吃上面就别太省了,再穷也不至于吃这个。

现在打工赚一点钱,立刻去吃米其林,希望自己在美食的疆域上把地平线再拓宽一点。其实说白了还是馋。也没什么可耻,会吃也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我从小就馋,在90年代的云阳老县城,放了小学,奶奶来接我。一路爬坡上坎回家,会遇到无数的小吃摊,卖包子、馒头、花卷、米糕、红油豆腐脑、麻辣串、烤红薯、烘土豆、卤鸡爪、麻辣猪肚等等,防不胜防。我徘徊在摊前不走,奶奶只能买个什么,让我拿着一路吃回家。回家被骂一顿,吃这些零食败了胃口,不吃饭。

云阳老县城家门口,2016  解舒畅拍摄

三峡搬迁后,回过几次老县城。整个城早已不在,但那条从小学到家的梯坎路意外还存留着。重走在那条路上,摊点仿佛又在眼前。记得有家面店,上小学的时候天天去吃早饭。说是店,但连个招牌都没有,其实是一户人家的客厅,家庭主妇做点小本买卖补贴家用。清晨六七点,把煤炉搬在家门口煮面,客厅里摆上两个折叠矮桌,就算开张。天还没亮,客厅里昏黄的电灯只能照亮眼前的一碗面,女主人在房间深处包馄饨,身后阴影处有一架扬琴,应该是她女儿的。经济这样窘迫还要培养业余爱好?也不奇怪。我爸妈当时下岗,还要送我去学画画。

从老县城的家窗口看出去,2009  解舒畅拍摄

我拍的《云阳》是关于逝去生活的记忆。但记忆以外还有些东西在延续着。有家我小时候常吃的包子店,十几年后,竟然被我在新县城的一个角落又找到了。必须去那店里再吃一次!味道依旧,过去的一切全回来了。立刻写一场戏,对白几乎是现成的:关于我儿时想吃的那家“眼镜牛肉面”,必须要考到双百分才能被奖励吃一次。

味觉的记忆远比一切记忆更强烈,是在身体里的。身在异乡,更懂这感觉。去年德国一封城,我吓得囤了一屋子吃的。紧要关头,买的食材竟全是我下意识里熟知的。这一年没别的事可做,就每天三顿饭,忙得不亦乐乎,厨艺竟然大涨。做菜全凭记忆,做一份风干萝卜姜卷,本是我奶奶的拿手小菜。最近在德国图书馆,意外翻到张学良的厨子出的一本食谱上记载了这个菜,做法一模一样,特注只做给赵四小姐吃。

《云阳》电影剧照,在德国,2018  解舒畅供图

《云阳》的结尾是“我”在异乡的生活。给自己做一顿饭,然后漠然地吃掉了它。“个中滋味不足道矣”——几乎是个烂俗的隐喻。然而回看素材的时候,发现这镜头里有一种异样的神秘:“那是关于饿” 。他饿了,饿了就要吃。吃完这顿饭以后又如何呢?在电影结尾那一刻,我知道,他不饿了。但我也知道,饿不会停止,时间也不会停止,世界也不会停止。社会在继续,就像关在我邻居家的那条狗,已经叫了一整天,它也会继续叫下去。

(文:解舒畅/《云阳》导演)

纪录片《云阳》简介:十八年前修三峡大坝,云阳老县城全城搬迁。张家有的外迁有的搬到了新县城。后来外公中风,子女轮流回来探望他。大女儿留下来照料,伺候饮食起居,她有个儿子是全家长孙在国外留学。外公好了以后,她让全家亲戚帮忙一起催婚。旧传统和新理念随之交织冲突,但都形成了暗流。长孙在异国有另一种人生,只是他们不知道。

本周主题推荐

书单|还乡与归属

《回乡记》

贺雪峰教授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共同编著的《回乡记》,汇编了36 篇返乡见闻笔记,呈现了全国不同地区乡村的熟人社会、宗法秩序、婚育选择、公共服务、村庄秩序出现的巨大变迁和面临的新问题,为关心自己家乡、热爱这个国家的人们提供了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真实状况的一幅画卷。

《火车上的中国人》

王福春乘坐火车上千次,行程十多万公里,拍摄了万余张底片。《火车上的中国人》精选其中114张,包括37张以往画册中都未出现的作品。这些黑白纪实摄影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旅途生活的真实瞬间,丰富的影像呈现一种久违的浓烈的人际关系,展示一个流动的中国。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

在民族识别调查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了70年之后,菅志翔教授大手笔地对保安族的方方面面做了一场回顾与反思的“解剖”,包括保安族的“诞生与成长”、“优惠政策”、“自我认同与他者定义”等等。

《老妇还乡》

《老妇还乡》是瑞士著名德语作家迪伦马特的成名作,描写亿万富婆莱尔四十五年后返回故乡居伦小城,要用十亿捐款取她当年恋人伊尔的人头,因为伊尔抛弃了她,曾使她沦为妓女。她的要求起初遭到居伦人的拒绝,但金钱的诱惑实在太大,居伦人最后不得不在金钱前屈服。他们集体扼死伊尔,以“主持正义”换得了本城的繁荣。

《我弥留之际》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美国南方农民本德伦为遵守对妻子的承诺,率全家将妻子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整整十天的行程灾难重重:先是大水差点把棺材冲走,后来拉车的骡子被淹死,大火几乎把遗体焚化。结果长子失去了一条腿,老二发了疯,三子失去了心爱的马,女儿打胎不成,反被药房伙计奸污,小儿子也没得到想望的小火车,而本德伦却装上了假牙并娶回了一位新太太。

书单|移民与归属

《落地》

全书以纽约法拉盛中国城为背景,讲述了12个关于新移民的生活故事,他们对新世界的探索与追寻,对故乡无奈的眷恋与牵挂,以及对自身身份的迷茫与确认。被欠薪寻死的僧人,既堕落又向往新生活的妓女,为获得终身教职而焦虑的教授,为生活所迫而临时拼凑的抗战夫妻……他们各自带着自己的美国梦在现实生活的泥沼中摸爬滚打,既辛酸、无奈,又不乏温馨与希望。

《乌暗暝》

《乌暗暝》为黄锦树两本早期短篇小说集的合集。故事多发生在南洋的胶林小镇:移居南洋的华人处在野兽环伺、种族压迫、殖民侵略、认同焦虑的环境中,面临各种形式的离散、失踪,及死亡。黄锦树积极运用后设、嘲讽、拼贴等手法与历史的沉疴对话,将马华文学、大马华人的处境以“附魔”的方式展演。在一篇篇黑色文字的背后,是作者对族群记忆缺失的修补、重构,也是对南洋华人集体命运的反省、思索。

《小镇生活指南》

作者林培源说: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我摇摆不定,总是找不到合适的落脚点。在熟悉的故土面前,我是陌生的“异乡人”。我无法融进城市的生活,也无法重新适应我成长的故乡。我总是在焦虑,也只有投身写作才能缓解这种焦虑。

《惑乡之人》

横跨七十年的时代物语,四个不同时空背景的少年,因为一部电影,他们的命运意外交错,撞击,纠结。一个原本平静的东部小镇,竟成为他们共同的、回不去的故乡……《家园何处是》

海外华人史学大家王赓武在年近九旬之际写下自己“长年半游牧生涯”的故事。他的人生以殖民时代的东南亚为起点,历经殖民、战争、动乱、革命,大半生在三大洲间迁徙,构成二十世纪的历史洪流中一部丰富而独特的流浪史。

《客居己乡》

这是一部关于战争、政治与生活的回忆录。前半部分“离去与归来”讲述了“二战”时期作为一个犹太人可能经历的爱与背叛,危难与离奇。后半部分“日食时分,独立山丘”则聚焦中欧知识分子在革命年代的行动,面对审查与监禁时的对抗,以及彼时不得不面对的去国与留驻的选择。阅读这些文字,犹如亲身经历了那段动荡激烈的东欧历史。

片单|还乡的悲喜

《雄狮》

萨罗和妹妹、哥哥以及母亲过着相依为命的生活,一次偶然中,萨罗同哥哥在火车站走散了,误打误撞之中,萨罗登上了一列开往加尔各答的火车,在那里,萨罗成为了露宿街头的流浪儿,后被来自澳大利亚的约翰和苏夫妇收养了,萨罗成长为了前途无量的有为青年。某次派对中,来自家乡的食物勾起了萨罗对过去的回忆,他萌生出了回到家乡寻找家人的念头。

《回归》

雷蒙黛和他的酒鬼丈夫、年轻女儿共住,生活却不像别人平静。 雷蒙黛有个姐姐索尔,小时候两人和父母生活贫寒。父母在一场火灾后遇难后,两姊妹就搬到了马德里生活,为着各自生活已经渐渐疏远。然而,一场意外和一个鬼魂,打破了两姐妹平静的生活。

《老兽》

老杨曾是财富激荡时代的乍富阶层,如今已破产多年,赋闲在家。某日,他挪用老婆的救命手术费,让子女们忍无可忍,一出儿子绑架老子的荒诞闹剧上演。老杨怒其不念养育之恩,毅然把不孝子告上法庭……这出现代家庭闹剧终以悲剧收场。

《吉祥如意》

大鹏首次执导现实题材文艺片。一位喜剧片导演突发奇想,回到东北农村老家,希望将一家人如何过年拍成一部文艺电影,结果遭遇一系列意外。因拍电影而聚齐的家庭成员们,完成了最后的聚会。

《巫山之春》

导演章明带着DV摄影机,在春节期间从北京回到故乡巫山。在节日的十多天里,他的镜头对着朋友和家人,拍下了每天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情。

巫山是长江边的一个老县城,已经被撤除成为一片废墟,它即将被长江涨上来的水淹没,因为三峡大坝第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准备蓄水发电。巫山新县城刚刚修建起来,县城的人们、导演的家人和朋友,正在度过他们在这里的第一个春节。

展览|故乡是不是围城

北京·艺术丨刘展个人项目:西南来风

2019年春节前夕,我自制了一个风动泡泡机,悬于车顶。从北京出发,借助风力,一路撒着泡泡,穿越了大半个河北,回到了我的家乡河南洛阳。这次旅途不同于以往的两点一线,而是随着自己的性子游走了许多从未走过的县道和乡道,并用摄像机记录了沿途的一些景象。这些影像里既有久违的烟火气,也记录了种种令人触目的生存环境。

详情请关注PLATESPACE微信公众号

南京·展览 | 逐流:张嘉桐个人展

张嘉桐此次个展的启示来自于钱钟书的《围城》,对“家庭”、“集体”、“社会”中的“话语权”、“婚姻”和“自身主体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再度阐释。通过使用雕塑和新媒体等媒介形式,对种种“支配”与“压抑”及“必然如此”的原生境遇提出了诘问。

详情请关注桑外somewhere公众号

线下活动推荐

上海·展览|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详情请关注上历博上革博微信公众号

上海·展览|春运CoRneR

聚福与上海风景将共同搭建首期CoRneR,在上海五原路92号的一角,推出适用不同时节、出自上海师傅之手的日用手作杂货,后期还会不定期推出工作坊。

详情请关注上海风景SHVIEW微信公众号

西安·展览长安之音——西安青年油画展

“长安之音——西安青年油画展”是西安绘画双年展的首展,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第一次以45岁以下油画家参与的专题性展览,也是对西安当下青年油画发展从作品到学术方面的全面呈现。

详情请关注西安美术馆微信公众号

北京·展览丨胡介鸣:格物·2020

详情请关注魔金石空间微信公众号

成都·展览《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在本次展览中,策展人王庆松通过系统梳理成都、重庆两地影像发展脉络,以艺术家的作品和创作历程为切入点,集中性地呈现12名活跃在成都和重庆的艺术家代表作品。

详情请关注成都当代影像馆公众号

深圳·展览|拍立得摄影展

拍摄者记录了2018-2020年800余个日夜的深圳城市天际线,本次展览精选出其中40张作品以拍立得的形式展出,带读者一起来感受这40个日夜。

详情请关注本来书店微信公众号

线上活动推荐

征集 ·泼先生汉语写作奖

泼先生奖,是一个专注写作的小奖,每两年一届,从2010年第一届开始,到今年,泼先生奖已经走过了整10个年头。2020-2021第六届泼先生奖,现在面向两岸四地的现代汉语写作者,开始征稿!

征稿邮箱:pulsasir@163.com(来稿请注明“泼先生奖”字样)

详情请关注泼先生PULSASIR微信公众号

戏剧丨声嚣翻译剧目展演第一季

2021年1月21日至2月21日,声嚣将首次以剧本朗读演出展映的方式,推出四部英国新剧本。本次活动为国内首个无障碍线上戏剧展映,将全程提供包括中文字幕、音效描述、语音导览、口述影像、手语翻译等无障碍支持。

详情请关注声嚣微信公众号

艺术讨论丨Critique马拉松第七轮

时间:2月20日和21日 20:00-02:00

详情请关注Trigger 触发微信公众号

线上征集|请发出你的回声

详情请查看澎湃新闻城市回声地图专题或澎湃市政厅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想联系我们,请发邮件至shenjw@thepaper.cn)

    责任编辑:沈健文
    校对:栾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