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特色园区跟踪调研|超能新材料园的“三超”攻关战略

澎湃新闻与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联合课题组
2020-10-29 17:36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同时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上海的制造业产业链梳理、再造和升级,非常关键。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探寻上海产业创新升级的可能路径。   

数据来源:上海市经信委(时间截至2020年3月,后续园区土地供需或有变化,特此说明。)

调研园区:超能新材料科创园

调研时间:2020年9月4日 

上海的26个特色园区有不少承担着国家战略。地处宝山的超能新材料科创园(下称“超能科创园”)是一个集中承担国家战略的园区,它一肩挑三副担子:超碳、超硅、超导,这都是高难度的科技攻关项目。

承担国家战略既是实力的体现,更是重担,因为科技攻关长期处于投入期,但产业园区不能不计收入只做研发,因为它还肩负着自身发展的重任。这就为园区攻坚战略任务带来巨大考验:如何既保证国家战略、园区规划特色,又完成园区发展指标?

超能科创园的超碳、超硅、超导都是材料领域的焦点项目,分别是石墨烯材料、半导体材料、高温超导电缆,这也是承担宝山转型发展,承接高校创新项目产业化的具体任务。 

科研攻关的成就

目前超能科创园入驻新材料企业有57家,涉及石墨烯材料、超导电缆、半导体硅材料应用等领域,产业规模从2015年的5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0亿元,占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的88%。2019年园区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超20亿元,税收收入近1亿元,新材料领域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园区拥有1家院士服务中心、4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汇聚了一批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功能型创新平台,其中较为典型的有石墨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上海市高温超导产业基地。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被认为是一种革命性的材料,有工业味精之称,自从2010年英国科学家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这个产业热度急升,目前石墨烯最大的用途是用于手机散热膜。

按照园区规划,石墨烯材料以石墨烯平台带动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薄膜与粉体、纤维材料、金属材料板块、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板块。

上海超碳石墨烯产业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超碳公司”)是上海市石墨烯功能性平台。以石墨烯为主题的新材料功能平台,上海仅此一家。据超碳公司董事长梁勇介绍,超碳公司于2017年获批为上海市功能性平台,原来其股本结构中民营资本有59%股份,成为公益性研发平台之后,企业必须走公益非营利路线,民营资本随即退出。

平台的主要任务是把上海科研院所的材料科学实验室成果进行转化,帮助研发团队实现项目产品化,然后对接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由它们接力进入大生产阶段。

梁勇表示,上海发展新材料有很强优势,上海交大、复旦大学等在沪名校几乎都有材料系,这些院校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科研成果。

发现项目,集聚研发团队是平台的主要工作,其次为入驻企业提供平台功能服务,如产品检测、产业和技术资料服务,其中包括知识产权,还有招商和帮助对接企业。

平台通过为入驻项目提供设备、资金等扶持,切割一定知识产权,在项目研发顺利,落地成立公司时,平台按持有知识产权的比例进行投资和获得收益。

目前石墨烯晶圆是平台的明星项目,该项目由平台与中科院微系统所合作,即将量化生产。由于市场上晶圆都是以硅片为材料,用石墨烯来制造晶圆太过超前,因而项目在立项之初遭到很多反对。经过平台和入驻团队的努力,已经做出8英寸单片晶圆,已完成中试,部分中试产品销到国外。项目已开始公司化运营,计划今年量产。

微系统所日常入驻平台的团队有二十几人,平台提供公寓和办公条件,对其中的核心专家提供补贴。目前平台共有40多个团队入驻,正常运作的有近20个团队,常驻科研团队有几百人。

石墨烯晶圆之外,平台和上海交大石墨烯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的石墨烯铝项目也接近量产。

自然界最坚硬的东西,不是天然金属而是贝壳,贝壳依靠特殊结构获得极强的硬度,烯铝团队仿生这个结构形成了高强度的特种材料。

烯铝的实验室成果在平台通过了10吨的中试,经机构测试得出结论,烯铝可以为相关产品减重13%。

马斯克的猎鹰火箭使用的材料是锂铝合金,这种材料在波音飞机上大量使用,中国民用航空也需要高强度低重量的材料。烯铝降重17%,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为相关产品提供了急需的轻质高强度材料,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这个项目已经实现了第一轮融资,平台持股20%,此前投入的50万元已增值为1000万元。

宝山石墨烯相关产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10月中旬,2020年中国石墨烯创新大会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举办, 100余家石墨烯企业的创新成果,全球5000多名材料专家、企业家亮相会场。

在超碳之外,超导项目是超能科创园的另一块招牌。

“高温超导项目经过19年发展,已经进入下半场,其水平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国际超导”)副总经理张喜泽表示。

高温超导输电,是电力行业最具潜力的电力工程技术。所谓高温其实还是超低温,用液氦将汞冷却到零下268.95℃时,其电阻消失。后来科学家经过努力发现,使用较为便宜的液氮在零下196℃也能实现超导。

超导材料还有体积小的优势,一根超导电缆在同电压之下,可以替代同样粗细的六七根常规电缆。这对于中国超特大城市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些城市的用电持续增长,需要不停扩建供电站,在寸土寸金的超大城市,扩建难度极大,而超导电缆可以不用扩建电站,就能大大增加输电量。

经过19年发展,上海电缆所已解决了所有高温超导的国产化难题。2020年4月30日,由超导科技主导的国内首条35千伏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示范工程开工,这是高温超导电缆输电技术在国内首次启动商业化应用。该项目核心技术国产化率达100%,预计将于2020年底建成投产,届时将成为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距离最长、全商业化运行的35千伏超导电缆工程。

在项目商业化落地的同时,项目的公司化运营也随之展开,上海电缆所将科技成果进行商业转化,采用国企混改模式,由超导科技、澳盛集团、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等组成合资企业运营超导项目。

超能科创园招商部部长郑陵珏透露,超导项目负责方上海国际超导科技有限公司预计,将来超导产业产值目标为500亿元。 

两手都要抓的考验

高新材料行业高耗能的特点,前沿项目需要持续投入,这为园区带来不小的考验。据梁勇介绍,石墨烯平台目前遇到几个难题。

入驻石墨烯平台的项目在拿到第一笔投资之后,马上需要规模化生产,它需要更大的场地和更复杂的设备,此时平台没有能力继续提供支撑。

譬如烯铝完成中试之后的量产,将是千吨、万吨级别,能为平台乃至园区和上海带来巨大收益。但烯铝量产需要防爆厂房,上海没有这种特殊装备。梁勇认为,为了更好地实现入驻项目的商业化,需要改进平台目前的运行模式。需要摸索重型制造项目在上海该怎么发展,如何用好上海的资本市场来壮大平台的支撑能力。

此外,材料化学的特点是高污染、高耗能。所以材料项目在上海的产业化落地,必然会遇到环保压力、安全压力。

石墨烯平台上一个已经融资三轮的项目,科研团队来自瑞典,按规定如实向管理方汇报了危化品库存,按规定存储这些产品需要建造危化品专用楼。

园区的超硅项目主要承担人是上海申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下称“申和热磁”),这是一家日资企业,于1998年入驻投产。申和热磁总经理郭建岳介绍,该公司主要以硅片制造为主,经过20多年发展,在园区的帮助下,园区内日常运营的项目是月产40万片6英寸硅片的项目。硅片表面洁净度、平坦度要求极高,实现高洁净度需要反复清洗硅片,企业用水量比较大,能耗比较高。所以,申和热磁的12英寸项目最后落户到了浙江萧山。

郑陵珏表示,对这个问题园区看得很清楚,上海的环保要求肯定高,但超硅项目也必须要做,超能科创园的办法就是,在上海发展超硅项目的研发和测试总部,有些项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飞地经济办法。

郭建岳也表示,鉴于上海人才充足,以及长三角完备的供应链体系优势,在上海应更适合研发和服务型的产业。申和热磁将来在上海的出路就是逐步变成一个投资控股公司,发展总部经济。

除去材料行业的环保和发展空间压力,面积仅为2.56平方公里的超能科创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作为战略留白,由于园区接近中环,区位优势突出,所以到2035年,要把大量工业用地转为其他土地性质。

郑陵珏表示,园区内外资企业比较多,主要是以德国企业和日资企业为主。园区的产值等任务,主要由这些外企负担。从2010年后,工业园区可开发土地基本耗尽了,产业发展空间受限。园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产业用地已开发完成5970亩,可用土地仅剩1095亩,又处于战略留白区内。此种情形之下,园区内很多民营企业遵从园区规划,开始转型,改造升级厂房,提高容积率。 

在产业园区的发展定位清晰之后,除了对接孵化科研院所的成果之外,引入三超行业相关成熟企业,是园区的重要任务。

因为这些企业的到来,既能充实材料产业供应链,还能做大新材料产值,兼顾园区特色。

上海广川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川科技”)是园区从沈阳引入的企业。广川科技本来是一家中国民营企业与日本机器人巨头安川的合资企业,广川科技的主要产品是晶圆的搬运机器手臂,后来,公司实现了中方控股。

广川科技2020年4月份落户园区,广川科技副总经理杨琦称,该企业目前已经接受订单4000万元左右,预计经过3到5年的发展,企业产值可以达到30亿元至50亿元。

对于产业园区的日常发展任务,郑陵珏称,园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园区引进和培育新材料企业100家以上,上市企业2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0家。产业规模达到80亿元,成为本市前沿新材料产业基地。

园区内2.7平方公里的生命健康产业园支撑着园区的持续发展,目前区内的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势头很好,已有很好的市场反应。“生命健康是我们园区的明天,新材料产业是园区的未来。”郑陵珏说。

未来,如何继续提升园区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新材料领域的集聚效应,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成为新材料行业产业化的源头?这是园区管理者及政府有关部门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超能新材料科创园:

盘活存量创新空间,寻求产业政策支持,设立产业引导基金

一、园区基本特征

宝山超能新材料科创园是199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综合性市级工业区,规划面积5.4平方公里。园区位于市郊结合部,是距市中心最近的市级工业区。

经过多年发展,园区在新材料、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形成明显的产业集群,汇聚了一批行业的头部企业和产业创新平台,现有“四上”企业达到8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2家。

现阶段,园区新材料产业发展创新要素不断积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断集聚,特色优势日益凸显,整体实力大幅提升,集聚了科勒电子、西德科东昌汽车座椅、霍富汽车锁具、光驰科技、安川机器人等知名企业,是上海市知名品牌示范区、宝山区“国家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区现有新材料相关企业近60家,2019销售总收入超20亿元,上缴税金6000多万元。 

二、发展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园地处上海市宝山区的西南部,东靠上海市外环线,南接普陀区,西连嘉定区,北依蕴藻浜,该园区位于宝山区、嘉定区、普陀区三个区的交界处,紧靠外环线宝山段。园区周边有轨道交通7号线、11号线、15号线。园区紧邻S5、S6、S7、S20 城市快速通道,园区内共有8 条公交线和短驳线对接轨道交通站点,可直达市中心,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二是产业链优势。园区物业形态丰富,可提供研发、中试、生产、运营的全产业链需求,现有可开发土地50.33公顷,可租售物业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能满足各类企业对高品质物业需求。

三是特色产业平台集聚优势。园区现拥有上海市石墨烯产业功能型平台、上海超导产业基地、上海申和热磁等新材料领域的一批头部企业和功能型平台,在超碳石墨烯新材料、超导新材料、超硅新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研发领域具有优势地位,助力打造园区新材料品牌。

三、主要瓶颈

一是土地资源不足。宝山城市工业园区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是成熟的开发区域,规划面积仅为5.98平方公里,其中超能新材料科创园区域面积为 2.56 平方公里,并且基本已全部开发,园区土地资源紧缺。园区未来更多需要依靠“存量盘活”释放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级。

二是园区资金收入来源单一。由于体制机制的问题,园区管委会和开发公司不能进行对外投融资。而资金使用面广、量多,现有财政收入与实际支出存在缺口,给园区发展带来困难。

三是环境配套相对老旧。现阶段园区在环境形象、商业配套、电力配套、交通出行等方面相对老旧。 

四、对策建议

一是创新空间存量盘活机制。一方面,要利用好全市战略留白优质项目认定政策,通过区内土地空间腾挪、指标平移等方式确保优质项目的土地供应。另一方面,探索多元方式盘活存量用地,对于业主较为分散或原业主开发意愿不强的地块,通过土地收储、以房换地、协议收地、园区平台回购、产权转让等多种方式盘活;对于现有业主资源丰富且转型意愿明显的企业,可采取联合开发的方式;同时,要继续引入经验和资源丰富的品牌战略投资者。

二是强化机制创新突破。设立园区存量资源盘活专项资金,探索产业用地储备专项债。出台重点产业支持政策,针对新材料、精准医疗、总部经济、在线经济出台针对性政策,合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基金。实施更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实行“先租后售”公共租赁房政策,积极帮助园区企业解决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的落户、子女就学等需求。

三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一方面,加快集聚功能性机构和服务领先企业,构建良好的服务生态圈。另一方面,强化“新基建”布局,布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网络、科创新设施、智能融合平台与智能终端设施。与此同时,打造地标性产业综合体,集中建设总部大楼、创新成果展厅、开放共享空间等功能设施。

四是完善园区配套。提升交通通达便捷度,开展园区环境形象整治。五是链接共享周边科创资源,促进产学研联动。承接新兴产业与科创资源、人才资源溢出。 

[本文执笔人:柴宗盛、姜乾之。课题负责人:张俊、李显波,课题统筹协调:田春玲,课题组成员:张云伟、柴宗盛、王琳杰、姜乾之、崔园园、戴跃华、张靓。感谢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和礼森(中国)产业园区智库对本次调研的帮助]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