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新书|《党在这里诞生》:寻找中共一大会址的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徐明徽
2020-08-14 07:42
来源:澎湃新闻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今南昌路100弄2号)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是全国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次年7月,在如今的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两幢具有20世纪20年代上海民居风格的石库门楼房里来自各地的13名代表以及2名共产国际代表在这里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由于当时会议是秘密召开,而后又长期处于战争年代,因此,中共一大会址的寻找、确认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进行。党的诞生地是如何被勘察、确定的?建筑的修缮复原工作具体如何展开?背后有怎样曲折的故事?由上海市档案馆深挖馆藏资源、精心编纂的新书《党在这里诞生——中共一大会址、上海革命遗址调查记录》给出了答案。

8月13日,作为“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活动之一,由上海市档案馆组织编纂、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新书《党在这里诞生——中共一大会址、上海革命遗址调查记录》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行新书发布会。

《党在这里诞生——中共一大会址、上海革命遗址调查记录》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传承着红色基因,承担着重要使命。近一个世纪以来,红色文化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底色。红色文化的历史完整性也成为上海文化的一大特色。

“聚焦城市记忆、留存城市发展、传承城市历史。我们架起档案为民服务的桥梁,讲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滋养下生生不息的上海故事,”市档案局局长、市档案馆馆长、该书主编徐未晚在发布会上向读者讲述了编著该书的初衷,“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共中央机关的长期驻扎地。以中共一大会址和众多其他革命旧址遗址为代表的城市地标,是留给世人的重要党史见证和宝贵财富。为了推进和深化中国共产党党史研究,加强对党的创建史料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工作,上海市档案馆深挖馆藏档案资料,精心编辑了此书。”

《党在这里诞生》融会址勘察、当事人访谈、回忆录、珍贵图片等为一体,着力多侧面、多角度展现建党早期丰富的活动内容。全书汇集15组档案文献、27幅珍贵图片,共12万余字。

市档案馆接收征集部主任石磊介绍:“这本书比较完整地呈现了三大内容,第一个内容是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一大部分代表住宿地博文女校、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新渔阳里6号团中央机关等重要革命遗址的调查考证、勘察确认的档案文件。”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筹建革命历史纪念馆,期间专门函访了李达、包惠僧等中共一大会议代表,《党在这里诞生》收录了中共一大会址原住客李书城的妻子薛文淑,曾来往于此的周佛海妻子杨淑慧、老街坊邻居等的座谈会记录。书中还收录了部分当事人的回忆录,其中有陈潭秋1936年6月撰写的《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李达、包惠僧等人的回忆文章等。这些文章生动展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在沪活动的状况。此外,也收录了陈公博、周佛海等人有关建党早期活动的文章,以资学界研究。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外景(原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8号)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宿舍旧址——博文女校(原白尔路389号,今太仓路127号)

“第二个内容,是中共一大会址、毛泽东1920年寓所、《新青年》编辑部、团中央机关旧址、博文女校等革命遗址纪念建筑物的室内布局、修缮恢复原貌的工作报告。”石磊说。

上海市档案馆通过勘察确认上述几处重要的革命旧址,初步确定了恢复建筑原状及室内具体布置陈设等事宜。此外,1960年中共上海市委组织了四个文物征集工作小组,征集和集中保存了一大批革命文物,共计两万余件,本书详细辑录了当时征集工作的总结报告,记录了文物征集的主要成果。

“第三个内容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上海市系统调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早期革命活动遗址留下的档案资料。”石磊介绍,上海市档案馆勘察确定了辅德里625号中共二大会址,北成都路劳动组合书记部原址、毛泽东1924年茂名路旧居、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等革命遗址。《党在这里诞生》首次公布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拍摄的革命遗址照片共24张,这些照片是最接近历史原貌的真实记录。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外景(原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老成都路7弄30号)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原霞飞路渔阳里6号,今淮海中路渔阳里6号)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原北成都路19号C,今成都北路899号,《劳动周刊》在此创办)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该书的出版对落实市委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使命部署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市档案局副局长、市档案馆副馆长郑泽青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本书是我们推出的‘纪念建党100周年’档案专题研究成果之一,也是档案工作者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的有益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