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百度车联网苏坦:车联网的发展将改变未来的交通出行

栾锴韬
2020-07-30 17:07

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车联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作为成长最强劲的市场之一,车联网的市场规模提升迅速。面对巨大的市场与前景,近年来,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加入战局。而在一众互联网巨头中,作为BAT领头羊的百度,发展尤为迅速。

从2013年以无人驾驶技术入局车联网为起点,百度布局车联网已有7年之久。7年看似很久,但对于技术的演变似乎只是弹指一挥间。虽然在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中,百度并非最早入局的玩家。但是凭借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百度已经成为车联网布局非常全面的企业之一。

在自动驾驶领域,百度与长沙市政府合作的自动驾驶商业化项目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项目已经于今年投入试运营,首批45辆车型,目前覆盖的路网面积已达70平方公里,站点数量50个以上。

得益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沉淀和Apollo平台的开放,自2017年4月与奇瑞签署战略协议以来,百度先后与北汽、长城、一汽、东风等传统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共建生态同盟。目前,小度车载OS已经成为国内车联网领域合作伙伴较多、上市合作车型较多、覆盖场景广、合作车企强的系统。而从规模和深度来看,百度在车联网布局中,暂时也处于国内互联网巨头中较为领先的地位。

不过,“危”和“机”总是并存的。虽然小度车载OS以先进的语音交互技术实现了不错的用户体验,但其本身还是基于Android系统进行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更加类似于一个包含智能导航、语音交互等功能的“超级APP”,尚无法与车辆硬件进行更深入的结合,面临升级潜力受限的问题。

另外,车联网领域也不再是BAT三家互联网巨头的“游戏”,包括华为、博泰、小米、字节跳动等一系列互联网厂商均加入了这座“混战”中的车联网“竞技场”。如何发挥集团优势,形成一套健康、良性的生态,百度面临的战场可谓惨烈。

今年,启辰星的上市,将百度车联网与东风启辰联手打造的启辰智联系统4.0推上了台面,这次合作让百度在车联网领域的合作伙伴进一步壮大。而在车型上市后,就车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车联网的交互形式、未来网联汽车发展的方向等问题,百度车联网事业部总经理苏坦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过去——车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必然

澎湃新闻:车联网是最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您认为车联网为什么会在中国发展起来?

苏坦:车联网的确是最近两年比较火的一个概念,这其实与整个中国人生活水平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中国千人汽车保有量从原来不到10辆快速增长到全球平均水平的192辆,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这些变化都是在过去短短20年间发生的。

从我们百度地图的大数据来看,中国头部的15个城市,用户每天平均花在路上的时间是60分钟到90分钟不等。当一个用户平均在路上花费这么长的时间,他对车的需求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从A点到B点的移动工具,一定会延展出更多的需求,这其实就是中国车联网发展的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和背景。

澎湃新闻:您觉得目前中国车联网发展到一个怎样的水平?

苏坦:车联网的发展其实也经过了几代,我认为是有三代的。

上一代车联网的发展,我们认为它更多的是解决一个有无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到包括合资和自主品牌在内的很多车企,在2016到2018年这个时期开始为汽车去配备中控大屏,而这些大屏内包含一些基础的导航、娱乐等功能。这一代车联网产品是一个先导性的产品,虽然解决了有无问题,但并没有很好地让用户使用起来。

目前我们处于第二代产品,这一代车联网产品普遍是以AI为核心的。它会有聪明的地图,有好的生态,从而能够建立起与用户之间的粘性,让用户爱上使用互联网。它是让车联网实现普及的一种产品。

而在下一代车联网,我们认为它是一个能让用户沉浸的产品。它能够做到无缝地以自然交互的形式,把人和车连接起来,也可以把车和外部的外物连接起来。并且利用更好的信息组织形式,把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在他所需要的时间推送给他。这需要更多的技术变革,但在我们看来通过更好的AI技术、更好的生态整合和更好的人机交互,这个阶段正在走向现实。

连接——人与车的交互是重点

澎湃新闻:您刚才提到的一个关键词是连接。我们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紧密了,那么您认为人和车之间的连接要怎样更加紧密起来?

苏坦:我觉得这个话题很好。人和机器的连接其实是一直贯穿了整个IT互联网的发展史的。我们常常认为互联网或者IT的变革,很多都是来自于技术的进步,但是其实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围绕着人来实现的。历史上很多次的IT变革,其实都是起源于人机交互连接体验的升级和变化。

比如微软Windows的键鼠操作,就是一次重大的人机交互变革,它带来了PC(个人电脑)的繁荣。而来到移动互联网阶段,乔布斯重新发明手机,把多点触控这种为触控操作所优化的交互方式第一次带到了移动互联网,这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繁荣。

回到车联网这边,我们认为车联网其实不属于PC也不属于移动互联网,它更多的属于一个面向未来的泛互联网的概念。在泛互联网的时代,人和机器之间的终极交互形态目前还没有出现,但是我们认为答案非常明显。

我们认为结合语音、图像的识别,包括身体姿态、手势、表情等等,这种多维度为核心的一种自然交互,才是在泛互联网时代人机交互的终极答案。

所以在车这边,如果好车配上一个足够好的车联网,一定是一个画龙点睛之笔。而要做好车联网,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人和车的连接。

我们在自然交互中,最重要的一个维度其实就是语音交互。百度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比如我们目前已经能够在车内实现四音区技术,坐在不同位置的乘客能够同时与车机进行交流,实现不同的功能,这种多并发同时处理的语音交互系统,其实和以前的系统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另外,我们在开发语音交互系统时发现,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会有方言以及不同语义的问题。我们最近开发的车联网系统,就第一次引入了完整意义上的粤语交互系统。粤语的很多表达方式和语序跟普通话其实有很大差别,百度车实现的这套从唤醒到识别再到理解的全域交互系统,在中国是一件非常创新的事。

我们相信,人和车基于语音的连接变得更加流畅之后,用户会更爱用语音和车机系统进行交互,那么未来我们就可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澎湃新闻:那您认为,未来的车联网,能否实现类似于现在语音助手这种,能够回应大多数需求的情况?

苏坦:我们希望我们打造出来的车联网系统,能够更像是一个在用户驾驶过程中一直陪伴的朋友那样,而不是像上一代车联网系统“只是工具”的感觉。

我们希望语音作用并不局限于导航或者媒体娱乐内容,而是能够让你感觉在车上有一个情感的陪伴。

另外,由于百度拥有非常大的搜索体系作为支撑,所以其实百度的车联网系统能够回答很多类型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与驾驶相关也可以不相关。比如你开到一个景点,车联网系统可以给我介绍这个景点的信息,再比如可以向车联网系统问车的保养、最近的新闻等等类似的问题。我们更希望它能够做到像一个随身的搜索引擎、百科那样,给你提供非常多的知识。

通过把用户手机上的一些高频应用移到车上,再加上我们的AI技术,我们相信用户在车上的时候使用车机的体验会好于他使用手机的体验。当用户的需求在车机系统上都得到了非常好的满足时,人和车机系统的信赖感就会变得非常强。

澎湃新闻:你们是基于怎样的考量,为车机系统开发出这些功能的?或者说你们开发车联网的初衷是什么?

苏坦:首先,百度其实是一个对汽车交通和出行领域非常关注的厂商。比如我们有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品牌,也有小度车载OS这些。

另外,前面我说过,我们在分析百度数据中能够看到中国头部15个城市,用户在路上的时间其实是非常长的。而用户每天的有效时间是有限的,出行在每天的有效时间里面已经占比非常高了。如果每天的这个时间能够有效的转化成用户自我提升的时间、放松心情的时间,或是自我充电的时间,一年的时间下来,收益其实是非常高的。我们也发现,如果我们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基于车的解决方案,那么用户的快乐感其实是可以加倍的。

所以你之前问我们的缘起是什么,那我们的缘起就是我们的用户有这样的需求没有被很好的满足,而我们有很好的技术和内容,可以让用户在这些时间得到收益,这就是我们做这些事情的初衷。

安全——效率与安全可以兼得

澎湃新闻:车联网的诞生确实解决了很多效率的问题,这与汽车最早诞生的原因是相同的。但效率的背面就是安全,那么车联网系统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保障安全?

苏坦:我觉得车联网系统的发展,和安全相关的话题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其实车联网是能够提升安全性的,当我们的车与城市交通信息高度链接的时候,安全性的保障系数会大幅度的提高。举个例子,它是能够保障弱势交通参与者的安全的,比如你在道路上行驶时,车会告诉你前方30秒钟会有一个老太太过马路请你降低车速。

这其实就是自动驾驶技术在交通领域降维的应用,它能够让路像自动驾驶汽车一样对路上的交通状况拥有感知能力,并反向通过车路协同技术传到车内,以车联网为媒介,更高的服务用户,提升安全性。

另外,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用户在自动驾驶实现以前,主要精力依然是放在目视前方上的。那么,如何让用户在聚焦于驾驶、目视前方的状态下,还能有效的为用户提供信息呢?

我们认为从人找信息,变为信息找人的有效的信息组织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基于场景、用户画像、时间、地点等各个维度的信息组织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过剩对于用户行驶安全的骚扰。同时,在某种意义上,因为信息的高效组织,其实能让用户的出行变得更有效率,也能够更好地为用户提供安全的保障。

而在更为核心的方面,百度其实有很多硬核的信息安全技术。比如说如何保护用户隐私不被泄露,比如用数字ID形式实现钥匙、车、家一体化解决方案,这些更硬核的技术我们也都有了,百度一级一级的解决方案是很多的。

未来——中国车联网将引领出行方式的变革

澎湃新闻:现在很多中国的汽车品牌都开始投入到车联网中,您认为车联网对他们的意义是怎样的?未来可能会有怎样的发展?

苏坦:我认为车联网对于中国车企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首先中国整个车联网的发展,拥有一个非常好的土壤,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的汽车市场。

第二,中国有一群对高素质的、对科技敏感的消费者。中国的消费者其实是经过了整个互联网的犀利,他们对新科技的理解其实是非常非常深的,同时他们对新科技这种欲望、使用的动力是也非常强的。

这会导致什么?这就导致整个中国车联网在全球的发展水平是相对靠前的。其实这跟中国手机行业的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

中国手机就是从“混战”,慢慢发展成现在头部品牌良性竞争的局面。经过良性的、高水平的竞争,国产手机的整体技术水平已经在全球具有领先性的效应了。

而车联网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也是一个相似的、同样重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它可以帮助中国的厂商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让用户更爱使用中国品牌的汽车。

另一方面,我们也有机会和我们所有中国车企一起,在真正意义上去引领全球领域用车体验新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很多新的科技、新的体验很有可能会在中国市场第一次出现。

我们对这一点其实是非常清晰,也非常有信心的。

澎湃新闻:在科技领域,中国在核心技术、标准制定方面一直有一定的滞后或者缺失。百度在这方面有那些作为?

苏坦:说到AI技术的发展,其实我们还蛮自豪的。在AI技术发展的领域,百度其实在全球都是相当行线的。我们有一套完全自主可控的全链AI解决方案,无论语音、视觉、自动驾驶技术还是其他的领域,百度都是有一套完整的自有解决方案的,也是得到了全球范围的认可的。

例如在今年加州DMV(加州车辆管理局)关于自动驾驶能力的报告里,百度第一次和waymo、通用和福特一起,进入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第一阵营。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记得几年前我们是第四第阵营,靠着一步步努力逐渐进入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阵营。

澎湃新闻:您认为AI技术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真正落地还要多久?

苏坦:我觉得AI技术的发展,离真正意义上达到我们想要的状态,或者说真正意义上达到像人一样,还需要较长的时间。

不过,现在的AI技术如果我们很好的框定它的使用范围,你会发现它已经不是玩具,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工具了。比如语音识别、人机交互、车路协同等等,AI技术已经产生了很多价值。

自动驾驶也是一样,比如说前段时间,百度在长沙投入运行了自动驾驶出租车队Robotaxi并正式向公众开放,未来也会有更多的城市实现这样的部署。这个是不是终极的自动驾驶?一定不是,他是在限定范围内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但这些东西有没有意义?一定有意义。

这次湖北疫情期间,我们突然发现无人驾驶变得很重要。有很多之前以来人干的事情,在这个时间突然不再方便让人去做了。就比如一些有疫情的医院里跟清扫、物流、消毒剂喷洒有关的工作,这时候用AI技术所驱动的车或是机器人去帮人完成就很方便。

终极的自动驾驶的实现肯定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限定场景的自动驾驶,我觉得在未来,不需要很久就逐渐会进入到我们的生活里面,我们对此还是很有信心的。

    责任编辑:毛玮静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