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博士的脑洞|独立女性,人设过于华丽会忽略普通人

万喆(特约评论员)
2020-07-28 19:34
来源:澎湃新闻

最近,女性话题又在发酵。

自从月前一部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上线,关于独立女性的话题就络绎不绝。

此后,是相关议题的电视剧,显现年轻貌美的几位小姐姐们在生活中的乘风破浪。有人是满怀闯劲的家庭主妇,有人是满腹野心的奢侈品柜姐,也有人是满满拖延心的本地“土著”。她们都在看似光鲜而铺陈着许多细微荆棘的大理石地板上起舞,笑并痛着。

与此同时,真实生活中,也在上演着关于女性的议题,只是,更加残酷。杭州某户人家女主人神秘失踪,在经过侦查拉锯战后,其老公正是杀人分尸凶手或被坐实。痛和惊之余,不少网友在留言中发现,那些年“被失踪”的女性不在少数,而家暴又成为让人痛心的热词。

如果说影视综艺作品中的姐姐们是在叹惋中繁花似锦,那么真实生活中的有些姐姐可能是在繁花似锦中的哀叹。

是否有了经济基础就是“独立”象征?

无论何时,谈到“独立女性”,似乎绕不开的一个因素是经济。

然而,是否有了经济基础就是“独立”象征?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一幕被各路媒体自媒体反复咀嚼讨论,那就是,爱马仕是“贵妇圈”的敲门砖。

剧中,女主角因没有爱马仕在手在肩,而被“贵妇团”diss,甚至被从合影中堂而皇之地剪掉。

后来,女主想方设法,买了一只爱马仕,入了“团”。

比戏剧更耐人寻味的,是各种讨论的焦点和态度。究竟什么是爱马仕?为什么爱马仕这么贵?贵妇们是不是都用爱马仕?爱马仕是不是“入团”必备?

无论是否爱马仕,所谓“鄙视链”,是真实存在的。

那么,我们想讨论的是,这些“贵妇”是不是“独立女性”?

一个告诉你几克拉以下都是“碎钻”的女人,是否就是“独立女性”?

可能并不是。

倒不是因为喜欢钱、爱花钱、买奢侈品,我对于买买买或者买什么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经济。而是因为这种单薄的势利。将没有足够昂贵饰物的人踢出照片合影,不只是在说“你没我有钱所以不配和我做朋友”,也是等于在说“我就是一个昂贵饰物”。拿什么来定义人决定了拿什么定义自己。

用一个包来界定所谓“友谊”,这件事中最危险的,其实是等同于用一个包来界定了人格。别人的,也是自己的。

唉,至少在人家买上了爱马仕以后,就不应该同意她“入团”吧。长点心吧,贵妇们。

“贵族”是独立女性?

这又会牵涉到另一个问题,还是关于“独立女性”。

就是“贵族精神”。

在电视剧里,也屡被提及。有些人分不清梵高和莫奈,有些人分不清high tea和low tea,有些人是old money,有些人是new money。

另一条鄙视链。

而近些年,在此条“鄙视链”上大做文章来烘托自身“独立女性”身份的也不在少数。

一个使用USB闪存也要英国管家拿银盘子在百年古堡中奉上的,是否就是“独立女性”?

可能并不是。

倒不是因为英国管家、银盘子、古堡,我对于服务业、制造业都没有什么意见,毕竟三产都是经济构成。而是因为这种幼稚的势利。什么是“贵族”大概是很多人并不清楚的问题。欧洲贵族喝几次tea,懂几幅画,都完全不是他们历史上值得称道的故事。涂脂抹粉并不是“贵族精神”,冲锋陷阵才是。而况,尽管有过声名赫赫的几位女皇,但大多数女性在贵族生活中毫无独立可言,看过《名姝Harlots》的人可能会深深感到,所谓贵族女性的独立性,可能还不如妓女。

至于old money还是new money,这个话题恐怕本身已经太过old,已经out了。

慢说在技术革新大潮下,社会生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科技新贵们层出不穷,而其生活理念亦已完全超越过去的定式。世界首富们经常穿着格子衬衫和圆领T恤到处溜达,他们的夫人们也不再天天在古堡中等着银盘子送到而自信感爆棚。

对于中国而言,更是没有什么old money与new money,改革开放四十年,资本市场建立三十年,得道有先后而已。

有人说,房地产的算old money,金融与科技是new money。你看看,都是暴发户,唉,我的意思是,真是只有暴发户才说得出来的话啊。

家庭主妇是独立女性吗?

还有一个“尖锐”问题,那就是,家庭主妇算不算独立女性?

这个问题在网上被热议,电视剧女主盖章说“算”。

毕竟,从剧中看来,家庭主妇也是一份艰辛的工作。进得厨房出得厅堂不说,朝五晚九一周七天一年365天从无休息比上班族还辛苦,既要照顾老公孩子的生活,又要帮助孩子学习,督促老公的工作,搞定老公的客户,搞定孩子的入学资格,还要防止老公在外的不轨之风吹草动,有时需要劝退,有时需要面撕,有时需要迂回,有时需要硬干。

要求真的不低。

一个撕心裂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家庭主妇,是不是独立女性?

可能并不是。

说到这里,我并没有一丝一毫瞧不起家庭主妇的意思。正相反。我觉得家庭主妇们付出了太多,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她们没有被赋予“独立”的基础和性质,不是她们的问题。

是社会的。

一个人在公司里打工,做得再兢兢业业出类拔萃,也不是自己创业。

除非他有股权。

一个家庭主妇,无论做得多么好,可能并不能拿到相应的报酬,得不到相应的价值体现,更为关键的是,得不到相应的保护。

最为简单明晰的例子,是去年北京朝阳区法院将一岁半的孩子判决给其父抚养,其母亲未能拿到孩子的抚养权,重要原因是其抚养能力不如父亲,而抚养能力包括没有北京户口和收入不及父亲。

也就是说,你可以有爱马仕,也可以失去。你没有名正言顺的价值体现,就很可能一文不名。即使是你的孩子,在两岁以内,也会因为你生育、哺乳耽误了工作降低了收入而不归你,何况如果你没有正式收入?

家庭主妇们没有必要生气。你们可以扪心自问想一想,不管现在能不能被定义为“独立女性”吧,如果你想要“独立”,是不是就能够拔杆而起硬起腰杆子“独立”出来。如果不能,那就,唉,你自己看着办吧。

关注普通人

我觉得经济独立确实是女性独立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说“有钱”就是独立女性。

譬如说,最近我们都关心的有些侵犯女童案中,中间人也是女性,并从中获利不菲。

我当然无意拿独立女性与这种人相比较,我想说的是,对于女性,包括未成年女性的保护,我们还很欠缺,而不少戕害和辅助加害女性的,恰恰也是女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加需要的,不是在高悬的剧目里,讨论一些形而上或者高大上的“独立女性”,而需要更加实在、深切的关心在普通生活中的女性生活和权利。

就像是,买爱马仕加入“贵妇团”我们可以热议冷议大议特议,但是女性收入不及男性而无法获得孩子抚养权该怎么议?

就像是,不断重复上演的“当当夺符”大剧,我们真的不想站任何人,但是夺了三四次以后,我们真的觉得,俞渝能够掌控当当,还是有道理的,很有道理的。然而,即便如此,李国庆那句话,还是会在市场上悠远流长击中很多人的心扉:俞渝没有给我洗过袜子!

就像是杭州杀妻案,英国《卫报》曾经报道过一个调查,90%的女性谋杀都来自于熟人。举这个例子并不旨在说明男性都很坏,不是的,想说的是,有些女性确实仍然得不到保护,而这,和整个社会的思维有关系。

后记

这个时代太注重概念化,“独立女性”也成了一个华丽的“人设”,戏剧性有余,真实性不足。

我比较担心的是,过多地讨论概念,过多地展示高潮,过多地主张主义,会让大家忽略了最基础层面的女性基本权利。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责任编辑:蔡军剑
    校对: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