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记疫|林宏贤:生活万岁,做一个坦诚的记录者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凌骏
2020-07-08 10:22
来源:澎湃新闻

林宏贤是一位长居广州的独立摄影师。

作为像素笔记团队的创始人,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的几个月内,他和同事们坚持影像记录,将镜头瞄准在疫情期间社会众生下普通人的生活。

作为一名已有十年拍摄经验的摄影师,不同身份的群体,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林宏贤见证过各个阶层的人物,职业的身份早已让他的内心变得坚韧。但面对这次疫情下那些为了生活而奋斗的普通人,他却依旧为之动容。

“我常常觉得,作为摄影师,需要强大的共情能力,才能走入他者的内心,做一个坦诚的记录者。”林宏贤说。

此次,他通过影像,为我们讲述了3个不同的故事。

故事1:疫情之下,云上逛街

王体能是一名90后,念完大一后辍学,经历过三次创业失败。2019年,王体能和女友陈敏来到广州,加入了服装行业电商带货直播这一群体。

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暴发,王体能和陈敏并没有回家过年,而是选择呆在广州坚持工作,正好也满足了居家期间人们“云逛街”的需求。

2月份,受疫情影响,物流人员复工推迟,居住的小区严防外人进入。王体能便戴上口罩,拉着小推车,和同事把上百件包裹送到小区门外。“等疫情过后,再租带仓库的大场地,招更多的人手帮忙。”看着屋里堆积如山的包裹,王体能说。 

2020年2月20日,王体能和同事在整理直播需要用到的衣物。

2020年2月20日,王体能和团队成员在工作室里一起吃午饭。

2020年2月20日,正在休息的王体能。每晚凌晨三四点才入睡,王体能白天见缝插针地补觉。

2020年2月20日,王体能和同事抓紧时间轮岗休息。

2020年2月20日,团队成员正在分工处理不同工作。

2020年2月20日,团队同事江帆在打包快递。

2020年2月20日,王体能和江帆戴上口罩,拉着小推车,把包裹送上物流车。

2020年2月20日,夜幕降临,陈敏的直播也开始了。

2020年2月20日,陈敏在直播中向粉丝展示睡衣。

故事2:年过半百,她开始送外卖

52岁的叶爱玲是一名外卖员。从春节后疫情暴发至今,她一直穿梭于广州的大街小巷,连除夕也未曾休息。38天,是她保持不间断工作的最高纪录。

毕业于同济大学的她,在这个年龄选择这个职业,并非是生活的压力,而是一种职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有位老人对她说:“这两天都是吃面条,今天你来了,我才有菜吃。”

她也为医院送餐,她说:“一开始也有所顾虑,但一想到患者下单,可能是没有家属在旁照顾吧。”

她还是去了。

2020年2月22日,广州海珠区商业广场,叶爱玲准备搭乘地铁去送餐。疫情期间,地铁口人流稀少。

2020年2月22日,广州客村,叶爱玲在药店帮客人买降血压的药物。她反复通过电话和客人确认,以防买错药物。

2020年2月22日,广州海珠区城中村。叶爱玲在送药途中,用手机地图查找客人的住址。

2020年2月22日,广州海珠区城中村。疫情期间许多城中村都封了路,叶爱玲不得不绕路骑行。

2020年2月22日,广州海珠区的公交车上,叶爱玲在送餐途中。疫情期间,市民纷纷居家隔离,公共交通上客流稀少。

2020年2月22日,广州一德路。叶爱玲接到单帮客人买食物,进入村口时接受体温检查。

2020年2月22日,广州一德路。叶爱玲帮居家隔离的客人买卤味熟食。

叶爱玲肖像。

故事3:疫情下不同的地摊人生

魏女士一家原本经营着一个小商铺,因为疫情来袭,生意惨淡。今年5月份,她加入摆摊的行列。她一个人把货品从出租屋搬过来,要搬3次,东西放在天桥上,没人看管也没人拿。“这边的人心地好。”她说。

31岁的陈先生从茂名来广州打工10年,因鞋厂倒闭,选择在天桥上摆水果摊。从4月开始,每天营业时间从晚上5点到10点。Vivi从3月就复工了,尝试过发快手短视频及直播,但发现自己在这块领域并没有任何优势,于是便选择摆地摊卖鞋,每双鞋净利润仅10到20元,每天平均能卖10来双。

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人,本不相识,却都因为一场疫情,一次自主的“重启”,将彼此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

2020年6月4日,广州白马服装城。

2020年6月4日,广州站西路天桥。魏女士在摆摊卖衣服。

2020年6月4日,广州站西路天桥。陈先生在水果摊前等待顾客。

2020年6月4日,广州站西路天桥。陈先生和他的水果摊。

2020年6月4日,广州环市东路华丽宫。Vivi在她的鞋摊前展示商品。

2020年6月4日,广州站西路天桥上的流动摊贩。小摊上所售的大多是蔬菜和生活用品。

2020年6月4日,广州站西路天桥。

2020年6月4日,广州环市东路华丽宫。正在整理鞋摊子的商贩。

澎湃视界:介绍你在疫情期间拍摄的最喜欢的一张照片,你是怎么拍下它的,它有怎样的故事?

林宏贤: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是正月初八,我从农村老家回到广州时拍的。当时正是疫情严峻之时,广州已是一座空城。我到广州的市中心珠江新城拍照,往日里走过无数次的人行天桥,那天却空无一人。广场上只有广播在循环播放着录音,提醒人们居家隔离,做好防护。傍晚,天桥的灯照常亮起,一切让人感到很魔幻,也让彼时的我怔住了。这个场景,我应该会记住一辈子。

2020年2月1日,广州市中心空荡荡的人行天桥。

澎湃视界:在几个月的拍摄中,有没有某个固定瞬间或者某个人的某句话打动了你?

林宏贤:拍摄女骑手的过程。跟拍当天,她正在为客人送药。一位患高血压的客人,无法出门买药,叶爱玲骑着共享单车,去药店为他买药送去。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城中村也封了村,在城市里通行要绕不少弯路。到了村口,却找不到进村的路——全部封锁了。我和同事冯海泳骑着单车在她身后,看着空荡荡的大马路,那时候,有些心疼她。

澎湃视界:随着疫情发展,在过去几个月的拍摄中,感受到城市和人们有什么样的转变么?

林宏贤:城市与人们的转变,几乎与疫情的变化同步。我自己没机会去到核心区域,只能尽己所能,记录当下。正月初八是我第一次出门拍摄,那时候广州是一座空城,人也变得很敏感。我当时拿着相机在街头拍摄,常会引来关注,也有人会要求我删照片。后来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武汉解封,广州也恢复了往常的烟火气,人们也习惯了这种非常时期的状态。

澎湃视界:身为一个职业摄影师,你认为什么是摄影?它与如今普通人随手就可以记录下的日常影像故事有什么不同?

林宏贤:对我来说,摄影是一个表达方式,跟普通人“随手拍”最大的区别是表达的内容不一样。完整的摄影报道,要符合基本的新闻属性,有完整的叙事逻辑和内容信息量。在制作过程中,每个选题拍摄前,我们都要经过大量的案例筛选,提前搜集资料,写好脚本和采访提纲。

澎湃视界:随着影像技术与传播媒介的发展,普通人也可以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事传播到网络。有人认为这代表着大众拥有了更多参与社会事物的渠道与权利。也有人认为流量时代造成了讯息快餐化。你是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又是如何平衡在摄影时“质量”与“流量”的矛盾?

林宏贤:“质量”与“流量”是内容生产者争执最多的议题。事物的变化,比既有的经验更加迅速。我曾经在纸媒做过摄影记者,在门户当过编辑,在算法主导的资讯平台做过运营,恰好发生在媒体变革的不同阶段。唯一不变的,是对社会周遭始终保持好奇。

我们不仅对选题和拍摄十分用心,也很注重传播运营。每次拍摄完成后,也用不同的形式在各个平台发布。“质量”与“流量”并不总相悖,在我们团队以往发布的作品中,通常只要新闻性强、人物故事有特点,在平台上的数据反馈都很好。

平台与算法,只是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我相信,优质的影像自有其生命力。

    责任编辑:梁嫣佳
    校对:施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