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种楠:来看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街头经济

澎湃新闻记者 梁嫣佳
2020-06-15 12:47
来源:澎湃新闻

摄影师种楠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拍摄了一组上海的日常景象,其中不乏街头经济的身影。

当时摊贩的经营内容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花鸟鱼虫、旧货布料、锅碗瓢盆、早餐粮票、补锅理发无所不包。迎着改革开放的新风潮,市场大浪袭来,当年上海的这批创业者、小本经营者经历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历程,街头成为他们的起点和机遇。

种楠生于1942年,是地道的上海人,他作为新民晚报资深摄影人,敏锐地察觉到当时整个社会的气氛起了变化——一些工厂工人倒卖产品开始自寻出路;街上人来人往,步行的速度开始变得“急吼吼”起来;一间间烟纸店不知怎么一夜之间冒出来许多,遍布街头巷尾。虽然是小本微利,但是上海人似乎并不在乎旁人的眼光,问多了,常常以闲着没事打发时间来回应。但它们的出现的的确确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可以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最根本的是,这种商业精神的回归早已一代代嵌入到这座城市的肌理之中,渗入到市民的血液之中——90年代初上海受改革春风的吹拂,终于“破茧而出”全面激活了这一蛰伏的商业因子。

种楠镜头下的市场生机勃勃,熟悉的人与物真实自然,仿佛我们经历过的日子又恍然在纸上重演。他以平实的镜头语言为后来人留下一部活跃而完整的上海市民生活记录。

拂去时间的灰,记录的价值也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变革显示出借鉴与发展的价值来。

种楠现为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上海联络部副部长、地市分会顾问。

1981年8月,街头甩卖钢化玻璃杯。摊主将手中钢化玻璃杯摔到地上却毫发无损,以此向顾客证明质量可靠。

1978年7月18日,天下着绵绵细雨,上海榆林路街头,一小女孩在雨中小心翼翼地守护着“棒冰保温瓶”在吆喝,她要把保温瓶内棒冰卖完才能回家。

1981年10月,上海街头随处可见卖颜色鲜艳零头花布的摊贩,布摊为注重打扮的市民提供不要布票的花布。(1983年12月上海取消布票)

1982年7月,上海街头贩卖鲜艳零头花布的摊位。

(左)1982年11月,汾州路上铅皮匠(白铁工)换面盆底严丝合缝,接缝处无需再用焊锡。阵阵敲击声就是一道风景线。

(右)1984年11月,一位白铁工在北苏州路设摊自敲自卖手工铁锅,一块3至5厘米厚的铁皮,经他用铁锤敲打二万次做成的铁锅价廉物美。

1985年5月,箍桶匠在街头为居民箍木桶,用旧木料做桶盖。

1983年8月,四平路一居民小区门口的理发摊,小剃头挖耳朵受人欢迎。

(左右)1984年7、8月,在夏季的每天下午,本溪路花鸟市场都会变成卖鱼虫的一条街。

1986年8月,大世界门前,有小贩在锰钢立交桥上设摊。

1986年10月,上海许多小型食油品商店门前都会有“打桩模子”在设摊收购粮油票证。

1988年2月,扬州路上“卖火柴的老人”。

(左)1988年10月,控江路上夫妻搭档为路人“无痛拔牙”。(右)1992年12月,本溪路上拔牙摊“无痛拔牙”。

1989年4月,上海织袜二厂工人拿着本厂产品街头推销。

1992年8月25日,一位女医生在同心路附近内环高架建设工地上设摊“拔火罐”。

1989年5月,上海东街旧货市场。

1992年11月,靖宇中路沿街商店将各种鞋子堆放在店门前促销。

1993年10月,百官街沿街住户破墙设摊卖杂货。

1994年9月,通北路海鲜一条街各家海鲜楼,每天傍晚都会在店门前马路上用桌椅抢占地盘,迎接食客光临。

1997年9月,长白新村居民家门口摆摊推销大闸蟹。

1998年2月,走街穿巷的磨刀匠,春节前夕生意最好。

(左)1998年11月,四川路街头卖早点的小摊。(右)1999年,图门路上早点摊。
    责任编辑:许海峰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