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再生|东京练马区资源循环中心:融入社区,贴近居民

Lori
2020-06-11 13:02
来源:澎湃新闻

日本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日本环境省的一般废弃物处置情况调查显示,日本每年人均垃圾生产量于2016年即控制在约337公斤,为世界最低。日本的生活垃圾处理已形成源头分类、焚烧为主、终端填埋的处理方式,循环利用占比自2000年来即稳定在20%左右。日本的垃圾分类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198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以填埋方式为主,政府不实施相应措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经济发展,日本垃圾量剧增,因垃圾处理能力跟不上而爆发的“东京垃圾战争”引起民众的大规模不满和抗议。

- 1980年代为第二阶段,以“东京垃圾战争”为契机,为有效实施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日本开始尝试简单的垃圾分类,用焚烧替代填埋,国民逐渐形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 1990年代为第三阶段,垃圾从源头进行资源化、减量化,垃圾分类方法进一步完善,回收利用率提高,垃圾焚烧获得推广,占垃圾处理方法主导地位。

- 进入21世纪为第四阶段,大力开展资源再利用。日本启动循环型社会建设,颁布针对垃圾问题的《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提倡通过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减少垃圾的产生。循环型社会的理念涉及从物质生产、消费、回收到处理的全过程,以资源化、减量化为目标,整个社会形成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2019年12月26日,我有幸参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社会实践中心的公益领导力提升计划——日本社会创新研习营,此次行程中,我们参观了练马区资源循环中心(以下简称为“循环中心”),是东京23区之一的练马区及周边的垃圾集散中心。这个循环中心以“形成循环型社区”为发展宗旨,于2010年11月1日建成。从1998年到2016年,练马区的人口从64万增加到了72万,但垃圾量从21万吨下降到了12万吨,达到了近一倍的垃圾减量。

理论:精准的“源头分类”

参访开始于三楼的接待厅,在那里,讲师山崎直子女士(东京练马区环境部清扫再生利用课课长)向我们介绍了日本的垃圾处理情况以及练马区垃圾分类的相关规定。

讲解中的山崎女士。摄影:王旻若

按照处理方式,日本的垃圾主要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大件垃圾及其他垃圾五种。分类标准全国统一,但是具体实行起来却会按照各区的垃圾处理能力有细微差距,比如,橡胶制品曾经属于不可燃垃圾,但随着练马区垃圾处理工厂技术水平的提升,达到了焚烧橡胶制品的技术要求,因此在最新的垃圾分类指引里,橡胶制品已然属于可燃垃圾了。

练马区现行的分类标准及处理方式见下表,主要以处理方式为基准进行区分:

练马区循环中心发放的中文版简易指引,详细规定了收集时间与品类。

光是看这一张表,我们就可以感受到日本的垃圾分类对居民的要求之高,除了细致入微地按要求处理各种类型的垃圾(譬如牛奶纸盒要剪开洗干净才能回收)外,不同垃圾还要定时定点地投放在不同的场所。在居民区以外、做不到分类追责的情况下,政府要求商业机构对自己产出的垃圾负责,比如便利店的垃圾就需要店员进行分类。正是这些高要求的分类标准,才让垃圾在“源头分类”,为后续环节减轻成本,下游的资源化处理也因此更加高效有序。

高度成熟的指引体系及接地气的宣传方式

在如此冗杂的规矩之下,再全能的家庭主妇也记不住所有垃圾的处理方法和时间。练马区资源循环中心保证高垃圾分类率的一大秘诀就是极其完备的分类指引。我们在参访时拿到了两种指引文件,包括完整版和简便版。两种指引文件上都附有版次,因为文件随时都会根据最新的规定进行更新,资源中心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居民都可以免费获得最新的指引文件。

练马区循环中心发布的指引手册,足有35页之厚。内容十分丰富,垃圾回收的时间表、日本垃圾分类现状科普、3R原则科普、各类垃圾的分类标准及处理方法、垃圾处理词典速查等内容,均以图文并茂的生动形式收纳其中。

分类指南的简易便携版,正面为时间表,反面为分类标准。不同于指引手册,简易指南有多种语言版本,图中为英文版和中文版。

练马区资源循环中心的另一大秘诀就是全方位且接地气的宣传体系。

“全方位”体现在年龄段覆盖上,针对普通居民有公开会议(open meeting),中心会派人前往居民聚会的地方进行宣讲,同时也设有咨询角、展览空间等开放空间供居民学习;针对孩童,中心有一套更完备的“自然教育”课程,小朋友们会在幼儿园时和小学时分别参与一次课程,通过游戏、实地参访等方式深入学习垃圾分类,并树立环保意识,正是“环保要从娃娃抓起”。我们体验了分类垃圾的游戏,幽默的工作人员加上可爱的展现方式,想必能俘获不少小朋友的心。

“接地气”则体现在循环中心与居民的紧密联系中。中心不仅为居民自发的分类活动提供补贴和支持,还会参与到居民活动中,譬如参加节日祭典时,开一个垃圾分类的游戏摊位,为正确答题的居民送出中心吉祥物——“练马丸”的周边产品。

有了系统的指引和高效的宣传,推进居民的垃圾分类进程如何能不顺利呢?

参访获赠的指引手册与循环中心的周边产品

实践:可持续的垃圾处理

听完山崎直子女士的介绍,我们在增田岳人先生(公益财团法人练马区环境城市建设公社资源循环中心次长)的带领下参观中心全貌,直击垃圾分类及处理的现场。

参观的第一站,增田先生带我们登上了顶楼。没想到这里种植了一片草地,一方面为了在夏天降低建筑温度,节约电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绿化面积的方式。

增田先生介绍道,循环中心的建筑设计从一开始就以“打造循环型社区”为宗旨,除了屋顶绿化,还有太阳能供电、雨水收集等设计细节。

随后,在二楼的展厅,我们了解到垃圾是如何在循环中心被处理的,并看到了垃圾在各个环节经过处理后的模样。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练马区的垃圾处理机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技术和流程的进步不断优化。工作人员希望尽可能地使垃圾更大价值化,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譬如前文提到的橡胶制品,由于攻克了焚烧技术,而从不可燃垃圾转变为可燃垃圾。

增田先生也提到了处理流程上的进步,循环中心雇佣员工预先处理回收来的小型家电,从中回收稀有金属,步骤简单却大大提升了小型家电的回收价值,否则被损坏的小型家电就只能被简单粗暴地归类为不可燃垃圾。

增田先生补充道,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奖牌正是由全日本回收来的稀有金属铸造而成,这些奖牌将向全世界展示他们的环保理念。

正在拆卸小型家电可回收稀有金属部分的工人。摄影:王旻若

在顶楼鸟瞰练马区时,有人发现垃圾焚烧工厂就坐落在居民区中。

“垃圾焚烧厂离居民区这么近,不会被投诉吗?”当我们询问增田先生时,他解释道,垃圾焚烧厂不会引起居民的反感。首先,焚烧厂排放已经达到国家标准,练马区甚至制定了更高的标准,力求对环境无影响;其次,垃圾处理厂也会与居民保持良好的关系,比如焚烧发的电免费供给居民使用,也会邀请居民前往参观,收集居民的意见等。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贴心的细节:循环中心内部随处可见的无障碍设施,修缮家具等简单工作直接聘用当地希望再就业的高龄者、残障人士,循环中心还有专门的小组收集处理居民意见……

这一系列的细节都展示了循环中心与练马区居民的紧密联系,循环中心融入了社区生活之中,而居民们也将垃圾分类纳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由居民雇工修缮好的家具,最终又将回到居民生活中。摄影:王旻若

借鉴和反思

1)源头分类与居民的责任意识

目前,日本的垃圾分类基本可以在居民端实现“完全分类”,负责处理的下游环节只需将居民分好的垃圾运输走,即可处理。而中国的垃圾分类推行尚处于起步状态,很多居民分类的垃圾只是“半成品”,需要在后续的运输和处理过程中进行“二次分类”,这无疑提升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也降低了垃圾的资源化效率。

我们还看到,日本将垃圾分类的职能完全赋予居民,这也增强了居民的责任意识。当居民需要为自己产生的垃圾付出大量时间精力(严苛的分类规定)、甚至金钱(大件垃圾票,加价回收)时,就会有意识地减少垃圾产量,并且会更主动地关注、参与垃圾分类相关的社会活动。

2)能动性强的宣传模式

练马区资源循环中心是由政府外延团体组建,相当于政府职能的延伸机构,实现了垃圾处理和宣传的一体化。循环中心可以主动组织参访,或派遣一线工作人员外出宣传垃圾分类。

基于政府背景,循环中心在宣传方面有极大的自主权,摸索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宣传方法。其中有两点令我深受启发:一是儿童教育,从娃娃抓起,以小朋友为支点撬动整个家庭,同时培育具有环保意识的新一代。二是融入生活,譬如循环中心参与到市民活动中,或主动邀请市民参观,还有可爱的吉祥物设计,都是潜移默化间强化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同,提升“存在感”。

中国的很多城市中,垃圾处理端与宣传是割裂的。宣传靠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主要有投放宣传材料和社区激励机制。而很多垃圾处理端都是默默无闻的,工厂缺乏让市民了解自己的机会。如果对一般市民来说,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只停留在丢入垃圾桶那一步,他们也就意识不到垃圾分类的实际影响。

假如有人像练马区循环中心的工作人员一样告诉我,每五个大牛奶盒就可以再生为一卷纸,那么我肯定会更加留意回收牛奶盒,因为我的行为产生了意义。所以,如果有关部门能调整宣传方式,让市民对垃圾处理有更深入的了解,一定会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的进程。比如组织中小学生前往垃圾处理厂参观,一定会是非常棒的社会实践课。

这次参访,除了看到日本垃圾分类高度成熟的体系,也了解到日本对待垃圾的态度已然到了另一个层次——以“资源循环型社会为目标”,从“循环中心”的命名即可见一斑。最重要的不再是垃圾处理技术的“黑科技”,而是如何看待垃圾,如何让公众了解垃圾,真正向着资源循环型社会而前进。

此次参观的合影,背景标语是“目标是循环型社会!”

【作者Lori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大学大三学生。鸣谢:日本社会创新研习营主办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学生事务处、日本社会创新研习营承办方-无奇不游,以及随行翻译王山的帮助】

    责任编辑:冯婧
    校对:张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