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防疫调研丨一个外地人员的复工经历

甘颖
2020-02-18 14:15
来源:澎湃新闻

从武汉封城至今已有20多天的时间,人们也从“谈疫色变”到现在的“冷静居家”,但随着各企事业单位复工时期的临近,越来越多的人要返工回城,据相关数据统计,元宵节之后,我国的返工人数将达到1.55亿人,国务院也指出,在返工潮期间要做好相关疫情防控的保障,而我的同学小希正是这波返工人群中的一员,她在回城的这一段时间里亲身经历了忐忑、震惊和失望的心理变化。

一、必须回去上班了

同学小希在广西柳州市的某机关工作,于2020年2月9日从湖南老家返回柳州,当她踏上返城的火车时,她的内心是无奈和忐忑的,一方面,家里的父母、亲戚都不愿意她现在这么早回去,毕竟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稳定,难以保证会不会被感染。另一方面,回到柳州之后不仅没有在家里舒服,还面临着隔离期间日子如何继续的问题,去哪里买菜,家里没有煤气了怎么办,这都是她所担心的问题。然而,实际上单位已经于2月3日就开始上班了,她已请了一周的公休假,上班是硬指标,没有办法推脱。于是,在反复纠结和做好防护措施之后,她还是踏上了回柳州的旅程。

二、来自多方的“问候”

小希从2月9日返回到柳州市,回去后一直居家自我隔离,她说隔离期间受到了多方“关心”。

第一,邻居的“问候”和楼道消毒。邻居对于外来返城人员的敏感度要高于房东和社区工作人员,2月9日,她的邻居都去问房东,怎么她回来得这么早?是不是之后还有外地人回来?楼里是不是不安全了?甚至一个邻居还在微信里让她出门时回避一下大家:“你如果出门上班碰到我们可以回避一下吗?我们不是不信任你们,是我们真的很害怕病毒,我们也都是老实本分的人,都很遵守在家隔离的要求,突然听说你回来了,心里就有些害怕,希望你可以理解。”并且,她房东的亲戚就住她楼下,她回来之后,那位亲戚隔天就在楼道里消毒,偶尔也会在她门前消毒时提醒她不要出门。

第二,房东的每日信息。从她到屋的第二天起,房东每天都会在微信里和她聊天,首先,每天要求上报自己和家人的基本信息和身体状况,包括乘坐的交通车次、每日体温,身边有无感染人员等等,并且向她转发相关的政府疫情防控公告,希望她配合。其次,告知她柳州当前的疫情状况,既包括每天柳州的确诊病例数量,又包括柳州的确诊地图,同时,还提醒她不要去大润发超市和北站市场,因为已经发现确诊病例。最后,提醒她在家要注意通风、勤洗手,实在无聊的话可以去楼顶看看花草,调解一下心情。

第三,社区的多次排查。社区的工作人员在她回去当天就专门上门登记,询问她的基本个人信息,包括是否有武汉居住、旅游史、当前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以及所乘坐的列车车次、时间等,并让他们按照要求在家自我隔离14天,每天向房东汇报自己以及家人的身体状况,以便于排查,而小区入口也有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对老家回来的人员实行实名登记,填写临时出入卡,出入都需量体温,并在门口树立“抗击疫情、人人有责、外来人员及车辆禁止入内,外出公共场所请佩戴口罩”的警示牌,提醒大家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同时,还会不定时通过电话核实返城人员的个人基本信息和身体状况进行核实和确认。小希表示,当地各方人员事无巨细地防控方式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着实让她惊讶。

三、全民防疫背景下居民的行为建构

对于小希而言,从外地返城自我居家隔离既是政府的要求,也是自我保护的方式,但她并没有想到,周围的人对她的到来竟然如此在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严重疫情发酵带来的民众警惕。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经过了20多天的疫情发酵,以及政府和媒体的宣传动员,大家已经较为深刻地了解新冠肺炎的严重性以及当前防疫的紧迫性,尤其是病毒的潜伏期长,一个不注意很容易造成大规模感染,因而,大家也愿意配合政府,自动居家隔离,减少外出。但是,人流量大和病毒的强传染性成为了本地居民对外来人员的“怀疑”根源。由于她居住地附近都是出租房,返工期间的人流量比较大,再加上病毒的强传播性,路上遇到的人,乘坐的交通工具都有可能成为传染的中介,尤其是现在广西好几例病患都没有直接的武汉接触史,谁也不知道接触过的人是不是携带了病毒,再加上柳州这几日的确诊病例数量也在悄然上涨,也让本地区的居民对不清楚“底细”的外来人员更加警惕和提防。

其次,相关防疫政策的压力传导。2月4日,广西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小组指挥部出台相关的防控工作通知,社区要加强对辖区内的出租房状况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同时,要落实出租房管理主体责任,如出租房发生疫情而未及时报告,将依法追究房屋出租主体单位或个人的责任。可见,相关的防控政策对社区工作人员和房东的责任都有了明确的要求和划分。按照小希房东的说法:“我租房子出去,我是要每天汇报情况的,这是我的职责,每天如果不按时问问房客们,不仅整个街道居民会说我不负责任,国家也可能会惩罚我。”再加上国家现在对干部防疫能力和作为有严格考察,基层干部和工作人员生怕自己工作不到位而被撤职。

最后,熟人社会的关系压力。之所以房东对外来租客的监督频次和力度这么大,一方面来源于上级政府的防疫指令和责任追查,另一方面也是周遭亲戚、邻里的强关联下的压力所致。由于小希租住的是旧小区,邻里都一起居住了20年,楼下居住的还是房东的叔叔一家。而在这种熟人关系网络内部会存在较强的共同体意识,这就会造就他们行为的责任意识。“今天有个亲戚打电话问我是不是有外人回来,我的压力就好大,老人和小孩的抵抗力都差,万一出了什么事情,以后我还有什么脸面面对她们。希望你理解我,毕竟我以后还要在这里生活。”房东更是在这种压力之下,已经挨个通知未返城的外来人员不得早于3月返回,这期间房子可以保留,也不收取租金费用。

四、本地居民的行为对返工人员的影响

在家隔离的7天时间里,小希认为不仅仅是强有力的本地防控体系让她震惊,还伴随着一些矛盾的滋生。一方面,整个小区的全员动员,让她看到防疫面前集体的意义,同舟共济,互相理解、支持配合也是每个人的义务,“我不能因为自己一个人不守规矩而害了别人,大家都这么积极,自己要是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就太对不起大家了”。所以她每天也及时主动地报告自己每日的身体状况,有什么情况也会和房东沟通,他们会更加严格地遵守国家的居家隔离号召。另一方面,本地居民对返工人员的一些言语和态度也让她感到失望。邻居在微信上质问小希为什么要回来工作,不在家里待着,硬要回来上班,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恐慌,房东也一天好几遍地反复问她“假设租不了房子住,单位又安排不了住宿,那不就不能回来了。”这一种排挤感在她看来是一种对外来群体的不信任和挤对,她在这种情绪影响下甚至还和房东发生了争执,“我们不是病毒,我们也没有害人之心,我们回来就只能被嫌弃和指责吗?”她一度认为,这与房产有关系,如果在当地有了自己的房子应该就不会有如此遭遇。

五、对于返工人员的疫情防控要软硬结合

在人员的密集流动和正处于疫情防控关键攻坚期的大背景下,对返城、复工人口的排查和管理也是当下疫情防控攻坚阶段极其重要的部分。而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外来人员大规模返城复工,广西提前采取了严防严控的防控手段,对大部分小区和村庄都采取了封闭式管理,实行一户一人外出采购制,并限制外来人员和车辆入内,较为严格的防控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员接触,切断病毒的传播,但是也可能会给外来返乡人员造成“心理阴影”和“心理负担”,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团结。因此,在返城高峰来临之际,对于返工人员的疫情防控要软硬兼施,并确保其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

第一,继续加强对外来人员的排查与监督。病毒的强传播和隐形的病毒携带体说明排查是必要的,对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群进行逐一登记和体温测量,以保障相关单位对各个区域的疫情状况可以及时、精准把握。同时,严格防控措施也可以减少复工人员的心理压力和心理恐慌,排查清晰就能及时减少病毒传播。

第二,要减少对返工人员的地域“歧视”。一些地方对外来人员采取了极其强硬的措施,返城人员不仅因为外来人的身份被拒之门外,还受到一些人群的谴责和辱骂。但是,社会的运转、物资的生产甚至家庭的积累都离不开他们的身影,是一份责任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岗位继续工作,他们的努力也值得被尊重。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武汉人、外地人,在他们行为、身体状况可防可控的条件下,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就如小希所说:“我们配合是义不容辞的,但请尊重我们,也理解我们。”

第三,对外来人员的基本生活要有保障。政府在要求民众配合其工作的同时也要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对居家隔离的外来人员而言,相应生活必须物资的满足是他们可以坚持14天居家隔离的基础。社区工作人员和房东要做好相应的物资保障工作,一则可以向他们推荐相应的物资采购群,由专人送货上门;二则也可以利用小区内的超市为本小区居民提供蔬菜、饮用水等必要生活物资,让他们在异地他乡也能踏实、安稳地度过这个艰难时期。

(作者甘颖系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