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安会2020:大国竞争时代法德“双轨领导”的新尝试?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胡黉
2020-02-14 20:16
来源:澎湃新闻

“德国准备好领导了吗?”当2015年慕尼黑安全会议发布其首份《慕尼黑安全报告》时,这是报告第一章的开篇之问。今年的慕安会即将开幕,而这个曾经一度不言自明的问题,在德国内外环境均发生剧烈变化的如今,似乎需要重新审视。

“法进德退”是2019年欧盟政治与外交中的新动向。无论是在欧美、欧俄抑或是欧中关系中,马克龙领导下的法国更多扮演了领导者的角色,而在过去十年里,长期领导并代表欧洲的德国却开始显得畏缩不前。于是我们看到,不久前德国总理默克尔说“我们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需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先后主持了利比亚问题峰会并赴非洲访问,被媒体评价为“德国通向全球领导地位的道路正穿越非洲”,今年下半年,德国将成为欧盟的轮值主席国。

在过去一年中,风头被法国完全盖过的德国,如今似乎正在抖擞精神,重新站到欧洲前台。此次慕尼黑会议,是否将是这种尝试的新起点?

德国去哪儿了?

过去十年中,默克尔带领下的德国是欧盟事实上的领导者。当欧债危机、乌克兰危机以及难民危机从经济、安全、社会对欧盟发起全方位的挑战之时,默克尔凭借其出色的危机管理能力避免了欧盟的分崩离析。德国亦在这一过程中体现了其多面的领导角色。

而慕尼黑安全会议作为德国最重要的外交活动,历来是德国体现领导力的场合。其中,2014年,时任德国总统高克、国防部长冯德莱恩、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在此提出了“德国应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慕尼黑共识”,被视作对德国战后“克制文化”的重大突破,也是德国发挥领导角色的正式宣示。

但在过去一年中,德国似乎从领导地位上“隐退”了。去年慕尼黑安全会议德国总理默克尔隔空回怼特朗普,似乎成为了去年德国外交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自2018年底,默克尔宣布不再连任基民盟主席,“默克尔时代”行将落幕。在德国成为“跛脚鸭”的默克尔似乎再也无力引领欧盟。

2019年,除了政策宣示之外,德国似乎并没有把嘴上的话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欧洲与国际事务中鲜有成果。欧洲政界与学界对默克尔政府始终未能提供足够领导力的批评也不绝于耳。受制于国内的政治压力,无论是在欧元区改革问题,还是外交与安全政策上,德国秉持的更多仍是“德国优先”而非“欧洲优先”的保守做法。

尽管如此,欧洲对于德国发挥更大领导力仍抱有期待。这一方面因为德国仍然是欧洲最大也是最成功的经济体,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默克尔所代表的稳定、坚韧的品格仍是当今国际舞台、尤其是西方世界中的稀缺品。欧洲仍然需要德国。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国际战略环境的剧烈变化,指望德国再像过去十年领导欧洲似乎显得强人所难。

“斗兽场”内的德国

国际战略环境的深刻变化冲击着德国的领导模式。对于当前国际战略环境的变化,时任德国外长的加布里尔在2018年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曾作过一个比方。他把欧洲形容为“食草动物”,而美、俄等国则是世界舞台上的肉食者。“作为唯一的食草者,我们将在一个肉食者的世界中艰难度日。”情绪所至,加布里尔甚至还爆了粗口。

如果说当时行将卸任的加布里尔更多是在警醒德国和欧洲,那么时至今日,以丛林法则为基准的肉食者游戏正日益成为现实,德国、欧洲被困入了大国竞争的“斗兽场”。而在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要领导欧洲,德国必须探寻新的模式。

在过去,德国作为一支地缘经济力量,而非地缘政治强国,其领导力植根于多边主义、全球化进程、欧洲统一大市场,依托于北约提供的安全保障以及欧洲一体化相伴的政治力量。无论是在欧盟内部,还是在国际事务中,作为“中间的领导力量”,德国领导方式更多是照顾好各方关切,招呼着大家一起前进,而非带头冲锋在前。

现如今,大国竞争的日益升温要求德国迅速学习并适应这一新环境,才能够在新时期继续扮演欧洲的领导角色。正如法国总统马克龙所警告,欧洲如果不学习“权力的语言”,将有可能从地缘政治意义上“消失”,或将自身命运交到别人手中。而欧盟委员会新任主席冯德莱恩也说到,对于今天的世界而言,仅仅有软实力是不够的,欧盟既需要在安全政策上打造欧洲“自己的肌肉”,也需要在欧洲对外利益上更加有“战略性”。然而,如果说历史上的德国曾经是地缘政治的一把好手,那么二战后的德国发展至今,无论从心态上还是能力上都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大国的地缘政治博弈。

一方面,正如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报告《西方缺失》(Westlessness)所言,对于欧盟而言,“大国竞争”这项任务异常复杂。欧盟原本即是为了克服大国竞争而创立,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对于欧盟来说是陌生的。对于二战后国家正常化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相伴相生的德国而言,亦是如此。对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的坚持已经深嵌于德国外交的方方面面,重新适应现实主义与权力政治并改变行事方式,绝非朝夕之功。

另一方面,硬实力的匮乏也大大限制了德国以及欧洲的行事能力。战后七十年来,德国和欧洲长期将自身的安全与防务外包给了美国,军事能力建设明显滞后。今天美国不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尽管在过去两年中欧洲防务能力建设大有进展,但相对于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能力上的差距,仍然显得起步太晚,也远远不够。

法德的“双轨制”领导?

那么,德国和欧洲应该怎么办呢?无论是从历史传统、战略文化、防务实力还是国际地位来看,在欧盟内部都没有比法国更擅长进行地缘政治博弈的国家。也正因如此,当大国竞争日益成为国际关系的焦点时,法国显然更迅速地适应了国际关系的新玩法。拉住法国,重构法德领导力的平衡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领导力,或许是大国竞争时代欧洲所需要的领导力。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2019年的“法进德退”,对于重构法德领导力的平衡进而帮助欧洲更好适应大国竞争的新环境,是必经之路。

一方面,法国将是带领欧洲参与到大国竞争的更好领导者。马克龙在2019年的言行似乎都在表明他已经做好了这种准备。在他所提出“欧洲主权论”的推动下,欧洲在2019年实现了“战略觉醒”。马克龙对于欧俄之间建立“基于信任的架构”的新观点,推动欧俄关系转圜的尝试,成为其2019年的代表作。

另一方面,当今大国竞争虽然升温,多边主义依旧有着其顽强的生命力,从气候变化到军控,从贸易到网络安全,多边主义在国际关系的重要性不可取代。而在多边外交场合,德国凭借其经济实力以及外交能力,仍将是代表欧洲的更好人选。若从这个角度观察过去一年的德国,无论是在联合国建立“多边主义联盟”,还是推动利比亚问题峰会的实现,以及在伊核问题上的努力,都是德国在自身相对熟悉的多边外交领域发挥领导力的不断尝试。

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报告《西方缺失》提出,西方在新的大国竞争时代需要一个“双轨战略”,既在符合其最佳利益的情况下与不同类型的国家合作,同时加强西方的凝聚力以创造一个更具竞争力的环境。然而,在大西方内部,欧洲当前难以推动欧美形成共同战略的背景下,欧洲内部先行展开另一种“双轨制”的尝试,似乎是更具有可行性的做法:法国更多代表欧洲利益参与到大国竞争与博弈中,而德国则更专注于编织多边外交网络,既实现欧洲利益,也对其他大国形成制约。从长期来看,对于欧洲而言,最理想的场景即是,法德的“双轨制”领导在未来实现汇集并互补,将欧洲打造为大国竞争与多边外交两种能力兼具并相互加强的国际关系行为体。

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法德间分歧正在削弱这种共同领导力实现的可能。正如《西方缺失》报告所指出的,法、德两国本应在欧盟中共同发挥领导作用,目前却在欧洲战略方向问题上缺乏协调,甚至存在根本分歧。双方在西巴尔干国家入(欧)盟、对俄罗斯立场、同北约关系等问题上意见不一,对如何与中美打交道也各有算盘。

但在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开始前不久,法德终于在欧盟东扩的问题上达成一致,为新一年的法德共同领导开了个好头。此外,两国尤其是德国内政对于各自对欧洲乃至全球事务的干扰亦不容小觑。本周初曾被视为“默克尔接班人”的德国现任防长、基民盟主席卡伦鲍尔的突然请辞,无疑将对接下来德国在欧洲事务上,尤其是当好下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造成干扰。

按照惯例,默克尔将不会出席今年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法国总统马克龙将成为此次会议上欧洲方面的发言人。马克龙将如何继续推动他的欧洲主权论,对欧俄、欧美、欧中关系又将提出怎样的主张?2020年作为欧洲的“地缘政治之年”,将有一个怎样的正式起步?还是如欧洲政治新闻网站(www.politico.eu)所说,欧洲的“地缘政治之年”已出师未捷身先死?将是本次慕安会值得关注的焦点。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