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科院|如何安全高效处置医疗废物,防止病毒二次扩散

矫旭东
2020-02-14 10:08
来源:澎湃新闻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截至2月12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52526例(其中重症病例803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5911例,累计死亡病例1367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59804例,现有疑似病例13435例。同时,仍有大量的隔离观察病例。随着病例的增多,医疗废物产生量短期内快速增长,远超出原有医疗废弃物产生量。

2月7日,工作人员在乌鲁木齐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卸料大厅内搬运医疗废物收运桶。 新华社记者 张晓龙 摄

一、事关全局:安全、高效处置医疗废物肩负抗击疫情最后一道防线

此次新冠肺炎产生的医疗废弃物为感染性废物,属于携带病原微生物并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主要包括: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如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其他各种敷料、废弃被服等),废弃的医学标本、血液、血清,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以及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病人或者疑似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上述感染性医疗废物由于沾染了新冠肺炎病人携带的的病毒菌,其危害性和传染性极强,若管控不当极易对水体、土壤和空气产生污染,成为新的病毒传播源,造成疫情进一步扩散,危害风险巨大。

能否安全处理废弃的医疗废物,是抗击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安全处置医疗废物肩负着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后一公里”的使命。

因此,面对突如其来、来势凶猛的疫情,如何安全、高效、有序、科学处置医疗废物,防止二次污染,成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必须高度重视的头等大事。

二、形势严峻:武汉市、湖北省医疗废物处置压力日趋增大

在全国新冠肺炎联防联控的应急状态下,各地特别是武汉市、湖北省医疗废物正呈现出爆发性增长。从武汉市疫情情况看,截至2月12日24时,武汉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32994例(含临床诊断病例12364例)。按照当前国家疫情防控“应收尽收”要求,未来武汉市医疗废物产生量和处置压力仍将持续加大。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医疗废物产生量经验估算,通常住院部医疗废物每天约产生0.5~1.0kg/床,其中,传染病区医疗废物产生量约为每天1.0kg/床。按此标准测算,仅武汉市新冠病毒确诊病人每天医疗废物产生量将达到近33吨,再加上武汉全市各类其他医疗废物,处置压力极大。为此,1月27日武汉市生态环境局曾紧急致电生态环境部表示,针对当前武汉市医疗废物产生量越来越大,集中处置企业将增加到3~4家,进一步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坚实基础。

从武汉市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看,根据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武汉市2018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2018年武汉市医疗废物产生量1.73万吨,处置量1.73万吨,全部运送至武汉市汉氏医疗废物焚烧处置中心采用无害化焚烧方式集中处置,疫情发生后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

从湖北省医疗废物处置情况看,根据2019年湖北省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名录,湖北省共有17家医疗废物收集、贮存、处理处置单位,每个地级市、自治州、直辖县基本设置了一个医疗废物处理厂,湖北全省医疗废物处理能力合计约7万吨/年,每天的处理能力约为200吨(大约相当于武汉市的4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仅1月23日至2月3日,湖北省全省共安全处置医疗废弃物1518.57吨。2月11日,湖北省全省共收集医疗废物187吨,其中涉疫情医疗废物125吨,占全省医疗废物收集量的67%。

从全国情况看,2月11日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5435吨/天,比疫情发生前增加532吨/天;全国共收集医疗废物2661吨,其中涉疫情医疗废物489吨,占全国医疗废物收集量的18.4%;当日集中处置2641吨,平均运行负荷率为48.6%。疫情暴发后,以使用量巨大的口罩为例,预计2020年全国新增废弃口罩产生量将超过16万吨,同时新冠肺炎疫情也将带来各种感染性废物增长。叠加其它类型新增医疗废物,预计2020年全国医疗废物产量增幅将超过25%。

三、对策建议:提前谋划,安全、高效、科学处置医疗废物

(一)提前谋划、着眼长远,迅速提升医疗废物处置能力

从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亟须着眼长远,做好应急预案,尽快扩容增容,努力提高武汉市、湖北省疫情“重灾区”的医疗废弃物处置能力。一方面,武汉市按照既定计划,加快推进中节能紧急驰援新建的武汉千子山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中心建设进度,协调调度各方力量,解决实际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建成投产,确保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安全高效处置,构筑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安全防线;另一方面,科学谋划医疗废弃物与其他危险废物中长期协同处置规划,确保疫情过后医疗废物产能处理能力不过剩、危险废物产能处理能力合理配置,建立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突发情况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与长效管理机制。

(二)分级管理、分类处置,科学处置不同类型医疗废物

面对爆发式增长的医疗废弃物和满负荷运转的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议对医疗废物实施分级管理,分类处置。一方面,医疗废物处置企业从分类收集、分类贮存、安全运输、消毒防疫、防止泄露、无害化处置等方面,按照疫情防控和处置规范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另一方面,建议在优先处置危害大、风险高的医疗废物前提下,合理利用移动式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工业窑炉等,科学分类处置方舱医院救治轻症患者产生的一般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废弃物。

(三)统筹资源、科学调配,跨区域协同处置医疗废物

在武汉市、湖北省医疗废物处置能力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在中央“一盘棋”的统一指导下,发挥国家应急状态下灵活协调联动机制作用,由生态环境部统一调配,统筹湖北省及周边地区医疗废弃物处置资源,开辟跨区域医疗废物转移处置“绿色通道”,将医疗废物处置压力大的新冠肺炎“重灾区”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运送至周边邻近地区集中处置,实现跨区域协同处置医疗废物。

(作者矫旭东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博士,主要从事固体废物处置、环境污染防治、循环经济、乡村振兴、县域绿色发展等理论与政策研究,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起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等国务院重大政策文件。)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丁晓